作者:翟少磊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播放音乐《明月几时有》)
师:大家请看投影,看到什么?
生:月亮
师:古往今来,月亮始终是文人画士青睐的对象,从而诞生了许多优美诗文。我们也学过许多有“月”的诗句,比如:
生: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师:确实,一缕月光能勾起文人对故乡的思念,一轮明月更能引起文人们对亲人的美好祝福,为什么平凡的月光竟有如此的魅力牵动着那么多人的情肠?今天,让我们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寻找答案。
生:苏轼,号东坡,北宋文学家。
师: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现在老师来朗诵课文,大家来听读课文。听读中①注意字音、节奏,并作好标志;②初步感受月下作者有什么样的心情。(老师配乐朗诵课文) (学生鼓掌)
师:谢谢!大家觉得有没有哪些字音或句子的节奏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
生1:荇(xìng)
生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师:这句也是老师希望大家能重点注意的句子之一。(投影出示)那这句该怎样读才合适呢?
生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师:很好,因为“念”意思是考虑、想到;“遂”是“于是”之意。
(齐读这句)
生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后一小句应该是“盖/竹柏影也”,因为,“盖”是语气词,相当于“原来是”。
(齐读这句)
生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学生鼓掌)
师:节奏把握得非常好!让我们象这位同学一样朗读这句。
(齐读这句)
师:现在我们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都很投入。当然,要想做到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节奏,还需要我们对文章内容的了解。现在,请大家结合注释了解文章内容,哪些词语、句子还无法解释的请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讨论请停下来。大家还有哪些词、句无法解释的提出来。
生6:“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怎么解释?
生7:月光照进窗户,(我)高兴地走出来。
师:注意:“户”什么意思?
生:窗户。
师:对吗?回顾我们学过的第24课《大道之行也》中的“故外户而不闭”中的“户”什么意思?
(大部分学生在思索着,有五六个声音说“窗户”,只有一个细小的声音说“门”。)
师:我们再想想去年学过的《木兰诗》中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是当着窗户织布还是当着门织布?
生:当着门织布
师:所以,“户”应该解释为……
生:门。
生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怎么解释?
生9:月光照在庭院中,好象水一样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相生,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生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怎么解释?
生: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啊。
师:注意,“但”是“只”的意思,跟我们现在的“但”意思不同。
师:我们已基本上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现在,我们一起朗读课文,在把握好节奏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心情,当然,这个内容我们呆会儿还要详细探究。 (学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不错,流畅,能注意节奏。通过以上的朗读和理解,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有了初步的认识。那夜游过程中,作者的状况怎么样呢? (学生默然)
师:能不能用文章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生:闲
师:结合文章的内容,你对“闲”是怎样理解的?
生3:清闲
生5:悠闲
生6:闲适
师:大家对“闲”有大致的理解,那就是“清闲”“闲适”、“悠闲”等。那作者的清闲体现在哪些地方呢?找出有关句子进行朗读、想象,看看这些地方是如何体现作者的“闲”的?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投影出示:讨论交流:那作者的清闲体现在哪些地方呢?找出有关句子进行朗读、想象。)
(学生交流,老师巡视)
师:请停下来。刚才大家都讨论得非常热烈,有的同学还读得很好,谈得不错呢。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投影出示苏轼图片)
生1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作者看到月亮就走出来,如果很忙的话就不可能这样了,所以看出作者现在很清闲。
师:作者本想睡觉,可一见到月光就睡意全无,披衣而起。“入户”让人感觉月光似乎善解人意,主动来与人作伴。“欣然”写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从中可见作者的清闲。
生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描写出月光的澄澈,环境很宁静,可以看出这时的作者心情很平静,悠闲。
师:请你试着朗读这句子。 (生1朗读) (学生鼓掌)
师:读得轻缓,能读出闲适、愉悦之情。而且能借助景色特点来想象作者心情,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那我们再仔细想想,这一句有提到月光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从哪里感觉到此句在写月色?
生12:从“影”可以感受到,作者运用比喻,把月光比作积水。
师:这句处处有月却处处不提月,在作者眼中,月与水已浑然一体,同时,作者还展开联想勾画出一副澄澈透明的月色世界。这种澄澈透明正是来源于作者心中的闲适、愉悦之情。畅游月景,作者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我们一起用轻柔的语气、缓慢的语速来朗读这个句子。 (学生朗读)
生1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么晚了,还去找张怀民出来夜游,看出作者很清闲。
师:确实,这么晚还跑去承天寺找朋友,看出作者清闲。“念无与为乐者”,可以看出这时的作者有一种……
生:寂寞、孤独
师:那为什么只找张怀民不找别人呢?
生4:张怀民也是被贬。
师: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师生齐说)
师:既然同命运,那是否相知呢?从哪里看出来?
生:是,“怀民亦未寝”。
师:我们猜想一下,怀民为什么也没睡?
生:月色入户。
师:“亦”字写出他们“心有灵犀一点通”(师生共说)。有这样一个同命运又同好相知的朋友作伴同步漫游赏月,作者内心肯定是十分怡适的。我们一起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念无与为乐者”要放慢语速,读出若有所思之感、寂寞之感。后一句读出喜悦之情。 (学生朗读)
师:读得很好。这样看来,作者的“清闲安逸”体现在夜游与赏月的描述中。那作者为什么要夜游?
生:欣赏月色。
师:赏月又是为了什么呢?
生:放松心情。
师:放松心情、取乐。这说明作者原来心里怎样?
生:烦闷、苦闷。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有没有同学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生2:他被贬到黄州。
师:是啊,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遭到一次又一次的贬谪,尽管他的一生是如此的不幸,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政治抱负。这篇文章写于他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时。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被人陷害入狱,后经人多方营救才结案出狱,被贬官至黄州,身居闲职,而且还受到监管,可以说,贬谪剥夺了他的一切,天地间,唯有清风明月属于他。
师:结合这个背景,大家觉得作者最后说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着多少感慨?
生1:其他人都很忙,没办法欣赏这么美丽的景色。作者能够欣赏到,所以很高兴。
师:其他人在忙什么?
生:做官、赚钱
师:忙于追逐功名利禄。得到一种他人难以领略的美景,对当时的作者来说是一种自我安慰。
生6:作者当时内心很痛苦,但看到美丽的月色却很高兴。
师: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在美景中寻找寄托。
师:被贬是现实,悲凉是人之常情,但文章字里行间却流露出闲逸的情怀。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联想到作者有着怎样的思想境界?
生:乐观
生:宽阔的胸怀
师:归纳起来就是:旷达乐观。
师:探究到这,苏轼在你的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
生4:作者跟张怀民慢慢地走着,边走欣赏那美丽的月光,心里非常高兴。
生8:作者走得很慢很轻,内心很平静。
师:是啊,我们仿佛看到一个闲适的苏轼迈着轻缓的步伐,安静地欣赏着月景,看到一个旷达乐观的伟大形象。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作者的伟大形象。注意:用闲适的语调、轻柔的语气、缓慢的语速。 (学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比上次有很大进步。我为大家鼓掌。确实,一个伟大的形象需要我们仔细品读,一篇优美的文章更需要我们熟读成诵。那想要短时高效地背诵这篇文章,不知大家有没有什么妙招?
生14:先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一句一句地背。
生5:先理解文章大意,再分成几个层次,一层一层地背。
师:文章可分成几层?
生:三层:从开头到“相与步于中庭”为一层,“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为一层,“何夜无月”到结束为一层。
师:嗯,一层叙述夜游的过程,一层描写景色,一层抒发情感。
师:现在,我们用这位同学的妙招试着背诵课文。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师:哪位勇敢地来尝试背诵? (生5举手站起来,学生鼓掌。)(生5背诵。学生再次鼓掌)
师:这么短的时间既能背诵又富有感情,非常可贵。哪位同学勇敢地来挑战他?
(生15举手站起来,学生鼓掌。)(生15背诵。学生再次鼓掌)
师:同样出色,为女同学们争口气。现在,让我们像这两位同学一样既准确又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学生配乐背诵)
师:背得非常好,让我们为自己鼓掌。
师:德国有位大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雕刻大师罗丹说:“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确实,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到处都有诗意,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用心发现,用心体会。所以学习本文,在欣赏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习苏轼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希望我们都像苏轼一样拥有一个旷达、诗意的人生。
师:最后布置两道作业:(投影出示)1、请收集苏轼作品中有关“月”的诗句词句。2、借苏轼的眼睛,展开联想想象,对文章中的景色进行详细描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