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J >> 记承天寺夜游 >> 正文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3

作者:翟少磊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播放音乐《明月几时有》)

师:大家请看投影,看到什么?

生:月亮

师:古往今来,月亮始终是文人士青睐的对象,从而诞生了许多优美诗文。我们也学过许多有“月”的诗句,比如:

生: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师:确实,一缕月光能勾起文人对故乡的思念,一轮明月更能引起文人们对亲人的美好祝福,为什么平凡的月光竟有如此的魅力牵动着那么多人的情肠?今天,让我们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寻找答案。

生:苏轼,号东坡,北宋文学家。

师: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现在老师来朗诵课文,大家来听读课文。听读中①注意字音、节奏,并作好标志;②初步感受月下作者有什么样的心情。(老师配乐朗诵课文)    (学生鼓掌)

    师:谢谢!大家觉得有没有哪些字音或句子的节奏需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

    生1:荇(xìng)

    生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师:这句也是老师希望大家能重点注意的句子之一。(投影出示)那这句该怎样读才合适呢?

    生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师:很好,因为“念”意思是考虑、想到;“遂”是“于是”之意。

        (齐读这句)

    生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后一小句应该是“盖/竹柏影也”,因为,“盖”是语气词,相当于“原来是”。

        (齐读这句)

    生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学生鼓掌)

    师:节奏把握得非常好!让我们象这位同学一样朗读这句。

        (齐读这句)

    师:现在我们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都很投入。当然,要想做到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节奏,还需要我们对文章内容的了解。现在,请大家结合注释了解文章内容,哪些词语、句子还无法解释的请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讨论请停下来。大家还有哪些词、句无法解释的提出来。

    生6:“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怎么解释?

    生7:月光照进窗户,(我)高兴地走出来。

    师:注意:“户”什么意思?

    生:窗户。

    师:对吗?回顾我们学过的第24课《大道之行也》中的“故外户而不闭”中的“户”什么意思?

        (大部分学生在思索着,有五六个声音说“窗户”,只有一个细小的声音说“门”。)

    师:我们再想想去年学过的《木兰诗》中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是当着窗户织布还是当着门织布?

    生:当着门织布

    师:所以,“户”应该解释为……

    生:门。

    生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怎么解释?

    生9:月光照在庭院中,好象水一样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相生,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生10:“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怎么解释?

    生: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啊。

    师:注意,“但”是“只”的意思,跟我们现在的“但”意思不同。

    师:我们已基本上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现在,我们一起朗读课文,在把握好节奏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心情,当然,这个内容我们呆会儿还要详细探究。        (学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不错,流畅,能注意节奏。通过以上的朗读和理解,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有了初步的认识。那夜游过程中,作者的状况怎么样呢?    (学生默然)

师:能不能用文章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生:闲

师:结合文章的内容,你对“闲”是怎样理解的?

生3:清闲

生5:悠闲

生6:闲适

师:大家对“闲”有大致的理解,那就是“清闲”“闲适”、“悠闲”等。那作者的清闲体现在哪些地方呢?找出有关句子进行朗读、想象,看看这些地方是如何体现作者的“闲”的?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投影出示:讨论交流:那作者的清闲体现在哪些地方呢?找出有关句子进行朗读、想象。)

    (学生交流,老师巡视)

师:请停下来。刚才大家都讨论得非常热烈,有的同学还读得很好,谈得不错呢。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投影出示苏轼图片)

生1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作者看到月亮就走出来,如果很忙的话就不可能这样了,所以看出作者现在很清闲。

师:作者本想睡觉,可一见到月光就睡意全无,披衣而起。“入户”让人感觉月光似乎善解人意,主动来与人作伴。“欣然”写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从中可见作者的清闲。

生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描写出月光的澄澈,环境很宁静,可以看出这时的作者心情很平静,悠闲。

师:请你试着朗读这句子。   (生1朗读)   (学生鼓掌)

师:读得轻缓,能读出闲适、愉悦之情。而且能借助景色特点来想象作者心情,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那我们再仔细想想,这一句有提到月光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从哪里感觉到此句在写月色?

生12:从“影”可以感受到,作者运用比喻,把月光比作积水。

师:这句处处有月却处处不提月,在作者眼中,月与水已浑然一体,同时,作者还展开联想勾出一副澄澈透明的月色世界。这种澄澈透明正是来源于作者心中的闲适、愉悦之情。畅游月景,作者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我们一起用轻柔的语气、缓慢的语速来朗读这个句子。    (学生朗读)

生1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么晚了,还去找张怀民出来夜游,看出作者很清闲。

师:确实,这么晚还跑去承天寺找朋友,看出作者清闲。“念无与为乐者”,可以看出这时的作者有一种……

生:寂寞、孤独

师:那为什么只找张怀民不找别人呢?

生4:张怀民也是被贬。

师: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师生齐说)

师:既然同命运,那是否相知呢?从哪里看出来?

生:是,“怀民亦未寝”。

师:我们猜想一下,怀民为什么也没睡?

生:月色入户。

师:“亦”字写出他们“心有灵犀一点通”(师生共说)。有这样一个同命运又同好相知的朋友作伴同步漫游赏月,作者内心肯定是十分怡适的。我们一起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念无与为乐者”要放慢语速,读出若有所思之感、寂寞之感。后一句读出喜悦之情。    (学生朗读)

师:读得很好。这样看来,作者的“清闲安逸”体现在夜游与赏月的描述中。那作者为什么要夜游?

生:欣赏月色。

师:赏月又是为了什么呢?

生:放松心情。

师:放松心情、取乐。这说明作者原来心里怎样?

生:烦闷、苦闷。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有没有同学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生2:他被贬到黄州。

师:是啊,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遭到一次又一次的贬谪,尽管他的一生是如此的不幸,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政治抱负。这篇文章写于他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时。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被人陷害入狱,后经人多方营救才结案出狱,被贬官至黄州,身居闲职,而且还受到监管,可以说,贬谪剥夺了他的一切,天地间,唯有清风明月属于他。

师:结合这个背景,大家觉得作者最后说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着多少感慨?

生1:其他人都很忙,没办法欣赏这么美丽的景色。作者能够欣赏到,所以很高兴。

师:其他人在忙什么?

生:做官、赚钱

师:忙于追逐功名利禄。得到一种他人难以领略的美景,对当时的作者来说是一种自我安慰。

生6:作者当时内心很痛苦,但看到美丽的月色却很高兴。

师: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在美景中寻找寄托。

师:被贬是现实,悲凉是人之常情,但文章字里行间却流露出闲逸的情怀。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联想到作者有着怎样的思想境界?

生:乐观

生:宽阔的胸怀

师:归纳起来就是:旷达乐观。

师:探究到这,苏轼在你的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

生4:作者跟张怀民慢慢地走着,边走欣赏那美丽的月光,心里非常高兴。

生8:作者走得很慢很轻,内心很平静。

师:是啊,我们仿佛看到一个闲适的苏轼迈着轻缓的步伐,安静地欣赏着月景,看到一个旷达乐观的伟大形象。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作者的伟大形象。注意:用闲适的语调、轻柔的语气、缓慢的语速。   (学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比上次有很大进步。我为大家鼓掌。确实,一个伟大的形象需要我们仔细品读,一篇优美的文章更需要我们熟读成诵。那想要短时高效地背诵这篇文章,不知大家有没有什么妙招?

生14:先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一句一句地背。

生5:先理解文章大意,再分成几个层次,一层一层地背。

师:文章可分成几层?

生:三层:从开头到“相与步于中庭”为一层,“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为一层,“何夜无月”到结束为一层。

师:嗯,一层叙述夜游的过程,一层描写景色,一层抒发情感。

师:现在,我们用这位同学的妙招试着背诵课文。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师:哪位勇敢地来尝试背诵?    (生5举手站起来,学生鼓掌。)(生5背诵。学生再次鼓掌)

师:这么短的时间既能背诵又富有感情,非常可贵。哪位同学勇敢地来挑战他?

    (生15举手站起来,学生鼓掌。)(生15背诵。学生再次鼓掌)

师:同样出色,为女同学们争口气。现在,让我们像这两位同学一样既准确又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学生配乐背诵)

师:背得非常好,让我们为自己鼓掌。

师:德国有位大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雕刻大师罗丹说:“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确实,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到处都有诗意,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用心发现,用心体会。所以学习本文,在欣赏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习苏轼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希望我们都像苏轼一样拥有一个旷达、诗意的人生。

师:最后布置两道作业:(投影出示)1、请收集苏轼作品中有关“月”的诗句词句。2、借苏轼的眼睛,展开联想想象,对文章中的景色进行详细描写。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3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说课稿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苏轼词的人生哲学——《念奴娇•…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韩军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
    【写作背景】念奴娇
    苏轼诗词鉴赏<念奴娇>
    苏轼(1037~1101)北宋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
    念奴娇品评
    苏轼   念奴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
    课堂实录:我教《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建议
    《赤壁赋》关于练习
    《赤壁赋》问题探究
    《赤壁赋》整体把握
    《赤壁赋》电子教材
    《赤壁赋》的美人意象
    《赤壁赋》的悲音从何而来
    “一洗万古”二《赤壁》──前后《赤…
    “乌台诗案”和《赤壁赋》
    《赤壁赋》课文鉴赏
    《赤壁赋》多义词辨析
    《赤壁赋》教学设计
    巧用经典 化工无痕──对《赤壁赋》…
    《赤壁赋》特殊句式
    《赤壁赋》课文题解
    《赤壁赋》课文助读
    《赤壁赋》生字注音
    《赤壁赋》多音字辨析
    《赤壁赋》形近字辨析
    《赤壁赋》字词解释
    古今品评《赤壁赋》
    《赤壁赋》通假字
    《赤壁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赤壁赋》课文导读
    《赤壁赋》词语古今异义
    《赤壁赋》课文背景知识
    《赤壁赋》写作特点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建议
    《赤壁赋》有关资料
    《赤壁赋》参考图片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从赤壁时文看苏轼儒、释、道思想
    两作赤壁赋 双赋传千古──浅析前后…
    清风凌波,流光千古──苏轼《赤壁赋…
    笑解千愁,江月知我心──《赤壁赋》
    《赤壁赋》课文评点
    我读苏东坡《赤壁赋》
    《赤壁赋》教学设计
    行走在精神的高地──苏轼《前赤壁赋…
    《离骚》教学反思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历代名家汇评
    《赤壁赋》教学设计
    重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诵读: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离骚》…
    《赤壁赋》难解句子
    文具“四美”绝唱千古
    《赤壁赋》“窈窕之章”探解
    赤壁赋 知识点总结
    《赤壁赋》谁是开导者
    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浅谈苏轼的…
    苏轼的文论和散文
    才子苏轼
    苏东坡──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救药的…
    解读苏轼《前赤壁赋》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赤壁赋》备课三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课文赏析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2
    江城子 密州出猎译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课堂实录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教版九…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创新教学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2
    赤壁之战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赏析
    《石钟山记》说课稿2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1
    《石钟山记》导读说课稿
    《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石钟山记
    “笑李渤之陋”实可陋--读苏轼《石钟…
    石钟山记-苏轼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译文、鉴赏
    名篇《石钟山记》的由来
    《石钟山记》教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悦目、会心、畅神和超越──苏轼《赤…
    《赤壁赋》结构分析
    《赤壁赋》的句式特点
    《赤壁赋》课文导入
    《赤壁赋》重点难点指导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写作特色
    《赤壁赋》词类活用
    读苏东坡《赤壁赋》
    《前赤壁赋》赏析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上下文照应
    饮酒诵诗传真情──深入解读《赤壁赋…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轮回思想──解读《赤壁赋》的一把钥…
    《赤壁赋》中心意思
    《赤壁赋》学习要点
    走出心灵的阴霾──佳作《赤壁赋》赏…
    《赤壁赋》学法指导
    《赤壁赋》教学疑难十问
    《赤壁赋》设疑赏析
    赤壁赋
    东坡居士
    苏东坡突围
    一咏三叹文赤壁
    读赤壁赋前后二首
    《赤壁赋》设疑赏析
    在凄苦中挣扎和超越──苏轼《前赤壁…
    吟苏轼──读《赤壁赋》
    《赤壁赋》中的“明月”意象略析
    后《赤壁赋》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点将过关
    《赤壁赋》迁移赏读与检测
    《赤壁赋》必记知识精选
    自题金山画像
    西江月
    《赤壁赋》课堂实录及反思
    《赤壁赋》课堂练习
    《赤壁赋》教学设计
    阿房宫赋
    苏轼的赤壁
    风雨任平生
    穷则独善其身
    圆润锋芒
    《赤壁赋》教学杂谈
    狱中寄弟子由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临江仙·夜归临皋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知识点
    《赤壁赋》教学设计和简要实录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问题探究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教学反思
    自然关照下的苏轼情怀──《赤壁赋》…
    30岁有关教学的反思──我的一堂“…
    《赤壁赋》教学实践及后记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