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刈麦》说课稿
|
(一)思考:(1)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个场景? 农人挥汗如雨割麦,揭示农民的劳苦。 贫妇抱子挎篮拾麦,揭示赋税的繁重 (2)诗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景物描写:夜来……黄 场面描写:足蒸……光 语言描写:家田……肠 心理描写:力尽……长 哪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表现出劳动环境的艰苦?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关心和同情? 明确:(诗中景物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对农家同情、关心的句子是:“闻者为悲伤”“今我何功德”‘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诗中“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其”指代的是“贫妇人”还是正在劳动的农民?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中的“其”指代的是什么? (“抱子在其旁”的“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听其相顾言”的“其”指代割麦的农民和拾麦穗的妇人。)(4)从文中找出叙事与抒情的部分,将农民与自己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惭愧、谴责自己,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用一字概括百姓生活,说说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思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6)面对这一切,作者的感情怎样,说说作者对百姓疾苦所持的态度。 苦————输税尽———生活困苦、劳作辛苦 愧————同情————关心百姓疾苦 这首诗虽然着墨不多,但却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动,历历如画。 (二)、学生探究,读准诗韵,理解诗歌内容出示思考题,学生读书。 作者怎样描绘割麦人劳动的情景?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不知热”?并且还“惜”夏日长? l 拾麦者为什么去拾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用一个字概括。 l 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是怎样想的?体现了什么情感l 1、教师明确:炎炎的烈日下,辛勤劳动和农民却不知热,他们珍惜这劳动的时光。作者真实的写出了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这种特定环境中的变态心理。 2、教师明确:一个“税”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今日的拾麦人即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 教师明确:作者在深深的自责,暗自惭愧。由农民生活的痛苦想到自己、想到高官的舒适生活。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 3、学诗歌要在诵读中品味语言、领悟感情。请同学们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赏读,赏读字句,体会其妙处,用“---------写出了--------”的句式说一说 生自由诵读 例:“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句写得好,为了早日将粮食抢收进仓,劳动人民为顾炎阳灼晒,为顾自己筋疲力尽,争分夺秒,拼命干活。 其中“惜”写出了劳动人民的一种反常心理,耐人寻味,令人心酸。 生赏读、探究、交流、发言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写出了当时 租税之繁重,百姓生活之困苦。 “少”、“倍”写出了劳动人民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 “吏禄三百石,风晏有余粮”写出当时官员(统治者)的不劳而获,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作却一无所有形成鲜明对比。 “输税尽”点出了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却一无所有的根本原因。 “愧”、“不能忘”写出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写出了农民在烈日下田间劳作的艰辛。 (三)、学生再读课文,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将你的理解融入其中,读出情境、情感,并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插图去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想象: 1、动作(如刈麦、拾穗、诉苦等)2、心情(如劳动不肯休息、听农妇诉苦后的心情等) 词语:一望无际 此起彼伏 汗流浃背 筋疲力尽 腰酸背疼 声泪俱下 忍气吞声 衣衫褴褛 面无菜色 悲痛欲绝 家徒四壁 仰天长叹 面红耳赤 以“你看: ”描述割麦者或拾麦者劳动的场景。(一百字以内) 生读、想象、描述、交流 激发想象,再现诗歌意境 . 2、集体背诵,了解古诗押韵的一般常识 押“ang”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观刈麦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观刈麦》说课稿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观刈麦》教学设计2 |
下一篇文章: 《观刈麦》说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