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0年),名著翻拍在电视荧屏上“你方唱罢我登场”,赢得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饱受争议,年初浙江卫视版《西游记》被批为“很黄很暴力老少皆不宜”,上半年新《三国》首播被评为“彻底颠覆的雷人之作”,而李少红版《
红楼梦》则激怒了广大观众,获得了“聊斋版大观园”的封号。如今,电视连续剧《茶馆》正在央视八套热播,同样是
名著翻拍,观众、媒体和专家却给予了积极评价,据网上调查,认为改编得好的占65%,认为不
理想的只占到6%,网络影评团更是打出了82.48的高分。《茶馆》翻拍的成功,给予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静悄悄”的《茶馆》为何火了
《茶馆》由老舍在1956年完成,为三幕话剧,1958年由北京人艺首排,现是该院保留剧目。该剧通过茶馆这一三教九流聚集之地,用小人物的命运变迁反映旧时代灭亡的历程。《茶馆》原为3小时、1万多字的话剧,现在被改编成39集、40多万字的电视剧,比“三国”“红楼”的改编幅度大得多,看起来似乎是“脱胎换骨”,不过,电视剧《茶馆》人物形象鲜明灵动,情节结构丝丝入扣,主题表现富有意味,经过一段时间的“慢热”之后,已经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心。
没有大规模的炒作,更没有制造哗众取宠的话题,它在央视的首播甚至显得“静悄悄”,不过,它还是很快吸引了观众的关注。高三学生贺天说,几天前无意间看到《茶馆》,很快就被吸引了,“王掌柜”、“秦二爷”、“唐铁嘴”、“灰大褂”,一个个操着“京片子”的人物太可爱了。现在,他们班上有一半同学都成了“茶馆迷”,大家每天在网上热烈讨论着人物和剧情。
大学生缪凯学的是文学专业,对话剧《茶馆》几乎可以倒背如流,人艺版的《茶馆》也看过多次,他这段时间用挑剔的眼光“盯”上了电视剧《茶馆》,“电视剧虽然拉长了很多,但人物形象饱满,情节也很自然,本想挑刺,却不自觉地入戏了。”省文化厅《剧影月刊》原主编胡学纯更是用专业的眼光看起了这部电视剧,“虽然说,舞台话剧和电视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两者之间无法直接相比,不过,电视剧《茶馆》却在最大程度上忠实了原著精神,不媚俗,情节上‘只加肉,不加水’,坚守了
名著改编的原则。”
一位网友这样评价《茶馆》:“我们听惯了震耳欲聋的喧闹,如今,也该享受一份宁静,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看看《茶馆》,无疑是一份别样的感动!”在
名著翻拍饱受争议的今天,《茶馆》却能一枝独秀,原因何在?
名著翻拍应吃透原著精神
我们先来看看《茶馆》的演员阵容,“王掌柜”陈宝国、“秦二爷”谢钢、“唐铁嘴”钱波再到“灰大褂”梁天,一个个出彩而富有神韵,难怪很多观众说“《茶馆》成了一次表演艺术家的聚会。”“王掌柜”陈宝国演技精湛,拿捏得当,在观众中间享有极高人气;演“唐铁嘴”的钱波是北京人艺老演员,在话剧《茶馆》里就曾出了大彩;梁天是天生的“坏人坯子”,举手投足间总让人忍俊不禁。他们的表演,充分传达出了《茶馆》人物的风采神韵。
电视剧《茶馆》中“京片子”、人物独特的幽默感还原出老舍原著的韵味。《茶馆》开篇,“京味儿”扑面而来,比如刘麻子的俏皮话,“我跟你是吃冰块拉冰块,没化(话)”及二德子的“我从来不念秧儿,今儿就先打你了。”除了“京片子”外,《茶馆》也展现出北京人的风趣、幽默、好调侃、好自嘲的性格特点,比如,常四爷和松二爷在狱中与巡警的一番对话,“榨不出油水就能给放了?”“这话是您说的不是我说的。”“让咱走咱就麻溜着吧!”北京人的特点一览无遗。
改编
名著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态度?该剧制片人李功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照搬原著,或大改大编,这两种态度都不对。其实就掌握两点,一是忠于原著的魂,二是要收放自如、若即若离。”据了解,电视剧《茶馆》的主创人员,不仅看《茶馆》,还看老舍先生别的作品,除了制片人李功达,导演杨群,编剧叶广芩、杨国强,演员陈宝国、谢钢,都是老舍的忠实读者,有的本身就是老舍先生的研究者和专家,叶广芩熟悉老北京的民俗民风,描写满族贵胄生活可谓驾轻就熟,杨国强则是北京的“
草根作家”,描摹老北京的底层人物栩栩如生。这样,他们在创作的时候,就能够充分体味老舍的审美趣味和文化精神,电视剧《茶馆》也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原汁原味。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吕效平认为,文学作品的改编,离不开对原著的阐释,原著的经典程度和改编者的艺术素养,从根本上决定了改编者阐释空间的大小和改编本艺术成就的高下。从这些角度
看电视剧《茶馆》,应该说恰恰拥有了这两者。
创作者要对经典怀敬畏之心
谈到目前名著翻拍剧屡屡遭遇滑铁卢的现实,徐化雨导演认为,“主创人员缺乏文化素养是一个方面,最关键的是对
名著缺乏敬畏之心!”
名著已经获得了一种文化定势,翻拍势必在观众的情感上造成某种冲击,只有架构传统与
现代,才能取得成功。在这个意义上,翻拍
名著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如果把一个美好的
东西打碎,无论对文化,还是对观众,都是一种伤害。翻拍
名著如果真正体贴原著的灵魂和神韵,就可能左右逢源,如果仅仅把原著当作一个“小姑娘”,任由自己打扮,则有可能弄巧成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著名学者暑宏认为,电视剧《茶馆》对原著的敬畏之心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把《茶馆》放在老舍整个创作背景下进行考察,真正理解老舍当时的创作心境,“理解老舍一颗悲凉之心,尤其是老舍面对社会大变动之时的复杂矛盾的心态”;其次,主创人员严格尊重《茶馆》的情节逻辑发展,体现在 “王掌柜”身上,他既有商人的狡黠,又有小人物的善良,既有对社会的调侃,又有温厚的人间道义,人物塑造始终没有偏离人物个性;再次,主创人员巧妙地勾连了当代人的情感,剧中不乏对世态炎凉的嘲讽与调侃,但坚守不媚俗的底线,关键的是没有远离老舍创作《茶馆》的主旨,那就是对
社会变迁的大悲悯与大情怀。
徐化雨导演指出,如今翻拍名著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题材匮乏,但他认为,真正的原因是主创人员缺乏感知生活的敏感力。他说,名著能够经历大浪淘沙流传下来,自然有它独特的文化魅力,而现在很多人翻拍名著,跟商人运作一个商业项目没什么区别,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是成功了,无论是“三国”,还是“西游”,不都挣得盆满钵满吗?但从文化角度看,又取得了什么成就呢?他强调,一部名著的成功改编,“一方面主创要有与名著相通的艺术素养,心有灵犀,另一方面要与
名著惺惺相惜,最关键的是要心怀敬畏。”(本报记者 贾梦雨)
老舍茶馆是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命名的茶馆,始建于1988年,现有营业面积2600多平方米,集书茶馆、餐茶馆、茶艺馆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大茶馆。在这古香古色、京味十足的环境里,您每天都可以欣赏到一台汇聚京剧、曲艺、杂技、魔术、变脸等优秀民族艺术的精彩演出,同时可以品用各类名茶、宫廷细点、北京传统风味小吃和京味佳肴茶宴。自开业以来,老舍茶馆接待了近47位外国元首、众多
社会名流和200多万中外游客,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精品的特色“窗口”和连接国内外友谊的“
桥梁”。
前门四合茶院是老舍茶馆弘扬京味文化和茶文化的又一崭新手笔。它以古老经典的北京传统建筑四合院为形,以博大精深的茶艺之道为神,融合雍容贵气的京城之韵,创造了一个您梦想中的茶艺馆。在这里,只有悠闲与宁静,只有轻松与自在,听悠扬的古筝,看精湛的茶艺表演,品馨香的好茶,享茶中偷来的半日悠闲。
中学时
语文课学习老舍的《茶馆》选段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能有机会亲眼看一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出,更不会想到实现这个愿望竟然还是在
国外。帕萨迪纳市的交通让我们耽误了一点第一幕的开头,实在有些可惜,但是我们很快就被话剧强大的感染力深深折服。去之前稍微复习了一下《茶馆》的剧本,看起来不会太吃力。
不知老舍先生是不是第一个想到用茶馆这样的地方作为一个舞台来反映一个社会的风貌和冲突的,我看过其他一些小话剧也有类似的构思。而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又跨越了五十年的时光,它所反映的已经不仅仅是
社会的点和面,而是加入了纵深的时间轴,那是一个立体的时代的变迁。从第一幕的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到第二幕二十年后的民国,再到第三幕又三十年后的抗战胜利之后,茶馆里的人随着时间老去,茶馆里发生的事情虽然有着各个时代鲜明的特征却又与前后丝丝相扣;情节无论是情理之中还是意料之外,故事无论是让人会心一笑还是扼腕叹息,都恰到好处的折射着一个时代的风貌。
一个
社会可以被老舍先生缩小投影到小小的茶馆之中,在这个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舞台上,市井小民成了主角,而那串场的三个主角——王掌柜、秦二爷和常四爷,除了掌柜是在每幕都出场串起一个个故事之外,松二爷和常四爷的生活变迁反而被放在了幕后。但是仔细咀嚼这几个人的遭遇,其实恰恰是最能反映那个动荡年代中人们的无奈。王掌柜处处小心,处心积虑经营着裕泰茶馆,到头来茶馆还是要被霸占而无奈自尽;秦二爷年轻时强干气盛,一心要实业救国,最后一生的家业被政府没收化为灰烬;常四爷为人耿直爱打抱不平,却因为一句“大清国要完了”坐牢,出狱之后自食其力却仍然潦倒不堪。这三个人的经历就是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的最好写照,虽然笔墨不多,却最深切的让人感到那个时代下人们的无奈。
剧中的大腕演员也不少,话说回来很大程度上我也是冲着那几个演员去的。濮存昕演的常四爷,人物耿直磊落的性格呼之欲出;何冰演的刘麻子,反面角色坏的恰到好处;梁冠华演的王掌柜,虽不是于是之当年的瘦高形象,却把人物精明到有些油滑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宋丹丹演的康顺子,横跨五十年时间,从被卖给太监作老婆的小姑娘,到追随儿子革命而去的老太太,塑造了一个善良坚定的劳动妇女的形象。但是我觉得最出彩的算冯远征演的松二爷的角色,胆小怕事但是心地善良,处处如履薄冰却放不下面子自食其力,他塑造的这样一个旧贵族的形象让人忍俊不禁又叹息连连。
这次演出沿用了老导演焦菊隐的布景设计和结尾处理。把茶馆的日趋破败在细节之中展现出来,而结尾处由三个老头抛纸钱作升华更是给全剧以点睛之笔。说到结尾,常四爷在结尾处说了一句话——“我是爱我们的国的,可是谁来爱我呢?”这句话不禁让
我想到含冤自尽的老舍先生,他也是怀着对新生活无比的热爱创作下这么多传世之作,可是这样热爱生活才华横溢的一个人却被逼投湖了却一生。他的遭遇和他剧中常四爷说的那句话是多么的相似!想到这些,我的泪水不禁湿润了眼眶。乱世之中,谁能幸免?
最后,想用在人艺网站上找到的老演员郑榕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观感:
《茶馆》之所以是经典,不仅在于老舍非常了解旧
社会,还在于即使在今天看这个戏,每个观众也会不同程度地有所联想,所以这次的演出版本不求完全一模一样,只希望观众能产生不同的思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