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课堂教学实录
|
王开东
学校:张家港梁丰实验学校
时间:一课时
教师:王开东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2002年高考作文,陕西有个考生写了一首诗歌,在网上炒得很火,同学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高考作文明确规定,不容许写诗歌,可她写了;明确规定不少于1000字,可她只写了209字;然而这首诗却被评为满分。她也因此改变了中国考试的历史——把高考作文不容许写诗歌,送进了坟墓。
(学生发出了赞叹声)
师:同学们非常敬佩她的创新精神。确实是这样:创新,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石,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她的这首诗的题目是——《打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生:(小声的,多美的名字)
师:可我要问的是:打开窗帘,阳光真的只有一种颜色吗?我以为:在有的人眼里,打开窗帘,他的内心不仅阳光灿烂,而且还能把光明播撒到别人的心灵;而在有的人眼里,却永远只能面对一堵光秃秃的墙。正如北岛的一句名诗“卑鄙——”
生: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师:很好。下面我们共同走进澳大利亚著名作家泰格特的《窗》,一起见证人性的光辉与暗淡!
(师板书:窗)
师:同学们预习课文了吗?
生:预习了。
师:预习是一个好习惯,孔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且同学们在预习时,还要善于把握文章学习的重点,现在,我来把本课的学习重点明确一下:
(师板书:1、概括——情节 2、对比——性格)
师:哪个同学帮我们熟悉一下课文,下面的同学带着思考题的前三题,着重解决第一个学习重点:概括——情节(投影:
1、文中写了哪两个人?
2、你认为教参对情节的概括,是以哪个人为角度概括的?有何不妥?
3、请从另一个人的角度重新概括,并体会作者构思的匠心。)
生1:我想把课文读一下
师:有勇气,这不仅是自信的表现,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生读课文)
师:这位同学读完了,大家评评,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好!
师:只要你们多读、多练,也一定能读得和她一样好。
师:这篇课文有三个词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一是“树阴”的“阴”,不能写成“荫”,前者是名词,后者常用做动词;第二个是“栩栩如生”的“栩”,注意它与“自诩”的“诩”的区别,“自诩”为自夸的意思,所以从“言”旁;第三个是“鸟瞰”和“俯瞰”,谁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异同。
生:(七嘴八舌,“鸟瞰”和“俯瞰”都是“从上往下看”)
师:“鸟瞰”是像鸟一样俯视,那么“鸟一样的俯视”,有何特点呢?
生2:看的范围广
师:好,这就是说“鸟瞰”是“从上往下整体的看”,而“俯瞰”只能表示“从上往下看”。那么,从窗户向外看,怎么说?
生2:用“俯瞰”。
师:好的,读书就要这样“咬文嚼字”。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导读题三分钟。再分组讨论。
生3:我觉得这篇小说写了两个人物。
师:哦,哪两个人物,表述能不能再具体一点?
生3:一个是靠近窗户的人,一个是远离窗户的人。
师:我们把这两个人简称为近窗和远窗的人,好吗?
生3:好的。
师:你觉得教参的概括是从哪个人的角度概括的?
(投影:教参概括 1、两人关系融洽;2、从享受到困扰3、见死不救4、一堵光秃秃的墙)
生3:是从远窗人的角度概括的。
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能和我们说说吗?
生3:我是从“从享受到困扰”和“见死不救”看出的,它们前面省略的主语都是远窗的人。
师:那您能不能据此修改教参的另两条概括呢?
生3:我把第一条(两人关系融洽)修改成“与近窗的人关系融洽”,把最后一条(一堵光秃秃的墙)修改成“见到一堵光秃秃的墙”
师:同学们,你们说改得好不好?
生:改得好!
师:我觉得改得不是好,而是——很好!
生:(笑)
师:这就是说,只要我们有了科学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挑战权威,就像陕西写诗的那个大胆的考生,这也算是一种创新精神。刚才我们从“远窗的人”的角度,对课文的情节作了概括,那么,现在我们谁能从“近窗的人”的角度概括课文的情节,并分析作者为何不以“近窗的人”角度来行文?
生4:我把它概括为“与远窗的人关系融洽;编造窗外公园的美景;在冷漠中死去”
师:概括得很好。这就是说,在我们概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概括的角度一致,角度一致了,就不会像教参上一样顾此失彼。如果我在“近窗的人”概括中,也加上一条“见到一堵光秃秃的墙”,你怎么理解我的这种概括?
生4:我觉得老师“这地方的墙”不是真正的墙,而是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隔阂,或者是冷漠。
师:你真的很优秀,一下就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下面,谁来说说作者不用“近窗的人”角度行文的理由。
生5:我认为作者如果用“近窗的人”角度行文,一开始就失去了悬念,文章就会平铺直叙,不能够跌宕起伏,而“文似看山不喜平”!
师:我注意到了他的一个词——“跌宕起伏”,这个词用得神采飞扬。只有“跌宕起伏”,小小说才充满悬念,而“悬念”正是小小说艺术上的灵魂。刚才我们一起熟悉了小说的情节。俄国高尔基就曾经说过“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现在,我们一道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同学们看导读题4—6小题,先思考,后交流。
(没有同学主动回答)
师:今天是哪一号
生:“3、15”
师“3、15”是消费者维权日,现在有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霸占了同学们的话语权,今天我特别希望同学们能大胆的维护自己的话语权。
(学生笑)
师:近窗的人死了,医生丝毫没有大惊小怪。我觉得可能是医生见惯了人的生死,所以很平淡,是这样吗?
生6:不是,是因为近窗的人病得很重,医生对他的死早已有了思想准备。
师:哦,病得很重,那么你觉得他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可实际上呢?
生6:他最应该做的是“静养”,而他却不断编造生动、美丽、丰富的公园美景,来减轻病友的疼痛和寂寞。
师: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下他的这种精神吗?
生6:可以,比如说“舍己为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师:你说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让我想起了你们刚刚上的一篇文章《纪念白求恩》,想起了毛主席对白求恩评价的一段话。近窗的人,也可以算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别人’的人。”(师生共同背颂)
师:小小说一般惜墨如金,这篇小小说为何花费大量的笔墨来写窗外的美景呢?而且在写美景的时候,出现了“照例是……”“有的……有的……”等等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发展上有何好处?
生7:我认为这样写,更能够突出近窗的人为别人苦心着想,说明他心地善良,道德高尚。
师:同样是一个玫瑰园,有人说:这地方不好,因为花下面有刺;有人说,这地方很好,因为刺上面有花。同样是半杯水,悲观的人说,我只有半杯水了;乐观的人说,我还有半杯水呢!这是为什么?
生8:老师,我明白了。这地方美景的描写,既是近窗的人安慰别人的话,同时也象征着他美好的心灵。因为一个心灵里没有美景的人,不会也不可能编造出如此生动丰富的美景。
师:同学们体味确实很深,我们看问题就要这样多角度来看,那么这种栩栩如生的虚构,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好处呢?
生(为难状)
师:公园美景描绘越生动,我们就越信以为真,我们越信以为真,就越——
生9:就为下文不是公园,而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加强了悬念,造成了一种落差。
师:说得好,这就是小小说的第二大特点:先蓄势,然后再陡转。比如有个相声:“口袋里插一只笔,小学;两只笔,初中;三只笔,高中;四只笔,大学;五只笔,——修钢笔的”这种手法就是先蓄势后陡转。文章[1] [2]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堂实录资料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窗》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阿房宫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