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毛主席的诗词永远能轻而易举地俘虏人心,他诗词中表达出的精神更能激发出人们沉睡多年的激情。
让我们把目光回溯到“五卅惨案”那一年(1925年)8月底,定格于长沙城外寒秋中漫江碧透的潇湘两岸,“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一个着长衫的清癯的青年沉默地站在橘子洲上……
当是时,毛泽东受到湖南省长赵恒惕通缉,由老家取道长沙入粤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重游橘子洲,前途未卜,后有追兵,面对这寂寥的江天,他心中的压抑和悲凉我们不难想象。但是毛泽东是从来没有屈服过也不知道何为恐惧绝望,他发出了响亮的狂歌!
上片由景入手,“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我想毛泽东在这里体现出了心中的孤愤难填。旧历7月初称不上是深秋,何以能寒?所以这恐怕是毛主席自己的感觉,在他的心里是天下之大竟无容身之处的悲凉。“看”是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看,在这种伤感情绪的推动之下,他站在橘子洲头所观察到的世界格外斑斓,尘世的场景变成了色彩的狂欢:通体墨绿色而毫无杂质的湘江水一路北上,江中,舸舰迷津,川流不息,周围的树林尽被枫叶装点成血红,一眼朝西岸望去,岳麓诸峰竟是火烧一般红透了——这是大面。再细看,寥廓江天之上,一只苍鹰凌驾众生,正在孤独而高傲地盘旋,游鱼在水中仿佛无依无托地安闲优游,众生之流转如此合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怅然若失?有,但是这个怅然已经超越了惆怅和忧虑,他不是迷失在世界之大千与自我之渺小的剧烈比较中失落得不能自拔,逆来顺受,而是提出了痛苦而激越的反抗之声:试问天下是谁之天下?世界是谁之世界?
石破天惊的一问转入下片,气势有所内敛,“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携来百侣曾游”具体指的大概是1917年9月底,他与一群有理想和抱负的青年曾租小船两只,环游长沙水陆一周。到了晚上,清风明月,醉酒歌诗,浪漫情怀和乐观精神悠然升腾。“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是对往日不平凡的生活的概括,我想可以分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政治活动,二是锻炼身体。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写同学们意气风发,文韬武略、才华卓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几句写他们对于混乱不堪的旧中国进行的学生式的批判,也就是“峥嵘岁月”中的社会、政治活动。《湘江评论》是他们的主要阵地,大家手握蘸满激情的笔,丝毫不带功利思想地各抒己见,欲除旧布新,改良社会,充满了进取精神和高涨的革命热情,对当时的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鄙视。 1918年到1920年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十分精彩的几个年头,1918年到1919年毛泽东从发起到组织新民学会、湖南学生联合会,出版《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到“五四”运动爆发后组织和领导湖南的学生运动,他们激昂慷慨,奋笔疾书,评论国事,宣传真理,向军阀官僚、帝国主义展开英勇斗争。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和何叔衡等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成功“驱张”是青年毛泽东干的一件大事,在当时民主和法制都极度不健全的中国社会可算是一个奇迹),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张敬尧、谭延闿、赵恒惕之流就是“当年万户侯”,而毛泽东等却视之若“粪土”。正是通过这些实践,毛泽东羽翼丰满,逐渐走向了成熟,由一名青年学生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活动家。
丰雨 教材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双基分析) 1.《沁园春·长沙》中有关字、词的读音和含义。2.理解句意,概括本词的中心。3.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4.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 1.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2.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一、检查预习情况。①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沁(qìn) 湘(xiāng) 碧(bì) 舸(gě) 击(jī) 霜(shuāng) 廓(kuò) 浮(fú) 遒(qiú) 〗 ② 朗读。 二、导入。“名人少年多立志”,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对50位名人作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 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等宏愿,均是其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立志是成才的动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表现作 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让我们通过学习,体会作者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推动我们早 立志,早成才。 我国有诗国之美誉,学会分析欣赏诗词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需要之一,也是高考、会考的要求之一。希望通 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训练这种能力。 三、分析上阕。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点明了词中表现的时令、地点和作者的处境。出于词律的需要,词中用语的顺序往往与直白的散文不同。此句今译就要调一下语序: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来到桔子洲,面前的湘水向北流去。”难点是“独立”一词,须联系背景去理解。注释中有“秘密离开韶山到长沙”一语,这是毛泽东躲避反动派的耳目,所以“独”自一人来到桔子洲。同时,“独”字又与下阕的“百侣”相对,形独而心不独。开篇“独立寒秋”表面看是切合时令特点与作者处境,实际上读罢全篇会发现,诗人却唱了反调:“独立”而不孤单,“寒秋”却无冷意。②“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集中描绘了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秋景图。用“看”字领起,一直贯到“自由”,与下阕中用“忆”字领起,《沁园春·雪》中用“望”字领起,均称做一字领起。读词时要会找到这种字。提问:这段景物描写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与一般咏秋景诗词的基调有何不同?(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你能用四字短语概括毛泽东眼中的秋景之特点吗?(如“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美不胜收”)讲解:这里作者用如橡大笔为我们描绘了富有生机的秋色图。分别写了山、林、江、舸、鹰、鱼,又分别描绘了它们的特征如红、染、碧、流、击、翔,再突出它们的数量、程度、范围如万、层、漫、百、长、浅,再展示它们的空间位置如空中、水底、远、近、高、低等。最后由点到面,“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竞”字更是充满了生命的力量。本来秋天容易给人以荒凉肃杀之感,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去看秋景,会有不同的感受,表现在诗词作品中也就不同了。“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此论甚当。在青年革命者毛泽东眼中的秋,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③“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此句提出了一个震天动地的巨大问题,突出显示了作者之胸襟。此句中的“怅”字,原意是失意,这里是由深思而慷慨激昂的思绪。提问:这句诗与前边写秋景有什么关系?由赞美秋景到提出问题其中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讲解:面对秋景和迷茫的大地,诗人不问:“秋光正好,何日再游?”也中说:“秋光虽美,隆冬将至。”却把“景”甩开,一下子问出“谁”是大地的主宰这样一个出人意表的问题,自是不同凡响。这是由自然之理过渡到人事之理,其相通之点即是以奋斗求生存。自然界中的万类尚且不畏寒冷而“竞自由”,显示自己的生命力,何况我们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们呢?主宰大地,就是拼搏争取,就是改天换地,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