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 揭题:
1、出示:春笋 (拿出实物)
师:这就是笋(读)笋生长在春天,所以叫它“春笋”。(读题)
2、你们知道春笋的家在哪里?它是谁的后代呢?
出示:课文第一节(读,回答,再读)
3、为什么文中的我爱。。。爱。。。更爱。。。?
二、 自学课文
1、自学三步法:(1)圈生字,读准音。(2)连成词,记住形。(3)读句子,想词义。
2、学生自学。
3、小组汇报:读词语:
水墨画 轻抚 琴弦 桑叶 拔地而起 早日成材
沐浴 竞争 婆娑 吮吸 破土而出 婴儿
重点指导字型:桑 竞 乳
重点指导字义:扶 吮 婆娑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三、 学习课文
1、出示:“春日。。。。。。水墨画。”(读句)
解释“水墨画” 问:这幅画中,到底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第二节
3、指名读,交流。
4、出示:“地里的笋芽儿如同。。。。。。积聚着力量。” (读)
5、他们要这些力量干什么?自由读3----5小节。
6、找出描写春笋的词或句。
7、小组汇报。
8、练习说话: 春笋( 怎么样 )!
9、有感情地朗读3----5节。
1、师引读:
看到这种竞争向上的精神,山泉--------,鸟雀---------,山花--------,松柏--------?
11、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小结)
12、齐读课文。
五、扩展
1、是呀,春笋长啊长,它将成为什么有用之材啊?(竹子)
2、你们知道那些东西是用竹子做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3.享受森林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4个,积累词语6个,1句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樱樱“森林”的特点,适当展开想象。
4、 培养学生乐于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认知冲突
1、(板)森林 你眼中的森林是怎样的?
2、补全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
二、 主动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思考质疑 交流
2、自由读课文,思考:樱樱的森林是有什么树组成的,它们长的怎样?学习生字“樟”
(二)学习课文,朗读理解
1、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樱樱的森林为什么会长得那么好?用“ ”划出相关的句子。
2、“。”圈出这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
3、出示这段话,齐读。
4、樱樱怎么会想到照料樟树的?
用“因为 ,所以她每天精心照料樟树。”的句式讨论。
学习生字“所”
5、组内分角色朗读§1-4
6、听了爸爸的话,在樱樱的照顾下小樟树长得怎样?
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1)指名读
(2)出示:§7
(3)学习生字: 级(姐妹字) 丫(笔顺) 阴(前鼻音)
(4)师生配合读
7、朗读课文
三、 实践运用
1、复习生字词语
2、抄写:茂盛 繁密 朝气蓬勃 阴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