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青海湖的资料
|
课题
|
7、溪水和池水
|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生字8个 “奔、睬、锻、炼、劝、悔、臭、躺”。正确描写和记忆“炼、奔、睬、臭、劝”。复习音序、部首查字法。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尝试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3、使学生懂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的前进,生活才有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白流水不腐的道理。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认识本课生字8个,正确描写和记忆“炼、奔、睬、臭、劝”,使学生懂得人不能只贪图安逸、享受,只有不停的前进,生活才有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白流水不腐的道理。
|
教学媒体
|
多媒体
|
课前学生准备
|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
教学流程
|
(一) 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说说你在哪儿见过溪水,池水,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2、溪水和池水都是水妈妈的孩子,为什么大不相同呢?
3、(出示课题)齐读。学习生字“溪”。
溪:注意右半部分笔画,书空。
(二) 初读课文 自学生字
1、读课文,圈出生字自学。
2、小组反馈。
奔:注意前鼻音。
热:注意上半部分字形,书空。“热”的反义词是“冷”。
炼:注意“火字旁”及右半部分的书写,书空。
睁:注意后鼻音,这是一个形声字。
间:编口诀,一字开花。
(三) 学习课文 朗读感知
1、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池水为什么会变得又黑又臭?小组讨论。
3、交流。
(1)池水不听溪水的劝告,出示课文1-4节。
同桌分角色读1-4节。
根据提示语的表情反复朗读练习,先以小组进行竞赛,然后在全班交流。(注意词语:热情、唉、无可奈何)
(2) 出示句子“池水——不愿意动一动”
说说从这句话中读懂什么?指名读,齐读。
4、师小结:池水因为一直躺着不动,所以最后变得又黑又臭。
5、和小池不同,溪水变得怎样?
出示第五节。指导朗读。
6、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扩展说话 感悟道理
1、出示填空
溪水锻炼得结结实实的,兴奋地说:“( )。”
池水难过极了,自言自语地说:“( )。”
2、读文后明白了什么?
(五)巩固生字 总结全文
1、抽读生字卡片。
2、完成课后练习。(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填一填)
(1) 自己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反馈。
描一描,写一写。(看清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
作业布置
|
1.读课文
2.一课一练
|
板书设计
|
7.溪水 和 池水
锻 不
炼 动
结结实实 又黑又臭
|
本课小结
|
课一开始,我就从整体引入,让学生说说课文中溪水和池水有何不同,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初步感知课文。接着我请小朋友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他人则找找溪水和池水的对话,用不同的线型划出来,训练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指导两段对话时,要求学生抓住对话前的提示语,读出相应的语气。同时抓住一些四字词语帮助学生在读中感悟。如解释“无可奈何”一词时请小朋友做做动作,边做边读,理解小溪对池水的无奈。特别在指导第2节时,由于前面没有提示语我设计了“池水听了,睁开眼睛( )地说”,根据它俩对话的内容同桌讨论加进一个提示词语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刚开始,小朋友们有点不知所措,但当一位学生说出一个“懒洋洋”后,“慢吞吞、不在乎、半睡半醒”等各种各样的答案也应运而生了,大家从不敢说到抢着读,气氛非常热烈。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朗读较有成效。
|
课题
|
8、这条小鱼在乎
|
教学目标
|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 “暴、卷、困、且、停、捡、并、视”正确描写和记忆“卷、困、捡、并、视”。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初步认识对话的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3、能体会到小男孩的善良,受到爱的感染。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认识本课生字8个,正确描写和记忆“卷、困、捡、并、视”,通过本课学习,能体会到小男孩的善良,受到爱的感染。
|
教学媒体
|
多媒体
|
课前学生准备
|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
教学流程
|
(一). 揭示课题
1. 出示课题。8.这条小鱼在乎,齐读。
2.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各自提问)
(二).自学课文。
1、读课文,圈出生字自学。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懂的字查字典。
2、小组反馈。
暴:下半部分书空。
拯:注意读音(后鼻音)右半部分书空。
命:注意读音,一字开花。
忍:注意前鼻音,还有上半部分的一点。
3、游戏巩固生字。
(三).学课文。
1、开火车读课文,思考:暴风雨后小鱼怎么了?小男孩又是怎样拯救小鱼的呢?
2、交流
(1)指导朗读“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用 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①学生自己说说读后的体会。
②学生尝试把自己的体验读出来。
(2)“忽然,这位先生……扔回大海。”让学生仔细看看插图,小男孩是闹着玩的吗?
指导朗读“‘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①听了“我”的话,小男孩停下来了吗?
②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或者有什么不清楚的提出来,在小组里讨论。
3.朗读指导“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
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1)小男孩边捡鱼扔鱼,心里边想着什么?(看图想象)
(2)是啊,小男孩非常在乎小鱼的安全,那你们在乎吗?老师要听你的朗读才知道。
(3)应用多种形式朗读,读出在乎的感觉
4. 从小男孩的举动可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
(四)演读2-6自然段,让学生说说小鱼会对小男孩说写什么。
(五)拓展延伸
让学生谈谈自己和小动物的故事或者在生活中、电视中看到的有关的故事。更能进一步树立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
作业布置
|
积累珍爱生命的名言。
|
板书设计
|
8.这条小鱼在乎
走 弯腰 捡 扔 拯救
生命是可贵的,要珍爱生命
|
本课小结
|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想象浅水洼里那些小鱼遇到的险境,通过媒体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那种情境。第二自然段中小男孩拯救小鱼的一系列动作,让学生亲自去模仿,感悟出男孩专注的神情,以及他对小鱼的无限关爱。为了达到教学的目标,我重点引导、指导学生读文中的对话部分,要读出不同的语气,第一次是男人对孩子的劝告,男孩的回答很坚定;第二次男人是疑惑不解的,而男孩则更加坚定而有力。在文中最关键的一句话,集中表达了男孩对弱者关爱的决心和信心,朗读时要有急有缓,读出意犹未尽的感觉。在课的最后,为了让孩子体验本课的主旨,我让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去展现自己的爱心,“如果你在马路边看到一只无家可归的小猫,你会怎么做?”毕竟语文源自生活,服务于生活。
|
课题
|
9、燕子过海
|
教学目标
|
1.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 “晴、朗、航、疲、倦、伏、板、休、益、坚”10个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晴、朗、航、伏、休”5个汉字。
2. 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文中带有省略号的两句句子,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途。
3. 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句话,试着背诵课文2、3节。
4.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理解,感受燕子不怕困难、坚强执着的精神。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 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10个生字,并适时巩固汉语拼音。
2.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听写句子,读好重点句,背诵2、3节课文。
3. 通过一些参考资料、口语训练,帮助学生感受燕子的好品质。
|
教学媒体
|
多媒体
|
课前学生准备
|
生字卡片
|
教学流程
|
一、 创设情景,引入课文:
1. 口语训练:出示海上风景图或录像(并配上音乐)。
2. 过渡:沐浴着清新的海风,大家看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想说的话吗?(指名交流)
3. 出示课文第一节,生字凸现。
4. 过渡:就在这个晴朗的好日子里,一艘大船正在海上航行。……(指名朗读)
5. 学习生字“晴、朗、航”。
晴:正音、换部首找朋友。
朗:指导左边部分书写,特别是“点”不要写成“撇”。
航:回顾“舟”字旁的字,指导书写。
6. 指导朗读第一节,可穿插用一个词语形容大海的练习,引导学生读好“大海啊,水连天,天连水,望也望不到边”。(多种形式朗读)
过渡:正在这时,一群并不起眼的小鸟,映入了所有人的视线,它们便是……(多媒体变化 ,学生齐说:燕子),就让我们一块走进“燕子过海”的画面中!
5. 出示课题:10、燕子过海(齐读)
二、 朗读识字,理解背诵:
1. 同桌自学课文。
要求如下:(1)自由轻读全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选择交流自己的识字好方法。
2. 自学情况反馈:
(1)可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或开火车朗读,随即正音。
(2)字形重点指导:“疲”的部首;“倦”的右半部分;伏与休比较,书写;“益”的上半部分。
3. 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思考:燕子为什么要过海?(用直线在文中划出)
4. 交流出示:一群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的燕子,在海的上空不停地飞呀飞呀……
5. 过渡:弱小的燕子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上,将会面临什么困难与危险呢?(播放动画,指名交流自己看到的,想到的)
6. 指导朗读,适时理解“不停地”,体会小燕子飞越大海的无比艰难。
7. 过渡:是啊!它们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引读完全文)
8. 自由地认真朗读全文,向伙伴介绍让你感动或认为自己可以读好的句子,也可简单说说理由。
交流重点:
(1)通过课件体会理解“像雨点一般落下来、伏在、倒在甲板上”的意思,说明燕子们都非常疲劳,有的燕子甚至还失去了生命。
(2)指导朗读“南来北往,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小燕子总是坚强地飞着,飞着…… (当堂听写)
(3)说话训练:望着远远飞去的燕子,水手们想……
(任选一)望着远远飞去的燕子,水手们多么希望……
望着远远飞去的燕子,水手们默默地说:“……”
9.看图在小组内试背2、3、节。(老师可在一旁配合、提醒)
10.师生合作朗读全文。
11.全文质疑,解疑。(机动)
三、 作业自助餐:
1. 背诵课文2、3节。
2. 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 完成课后说话练习。
4. 查阅有关燕子或其它候鸟迁移过冬的资料。
(1、2为必做题,3、4为选做题)
|
作业布置
|
1.背诵课文2、3节。
2.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
板书设计
|
9.燕子过海
坚强
北方---------------南方
|
本课小结
|
我在教学《燕子过海》时,在整体感知以后,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感受燕子过海的辛苦与艰难。他们从对“不分昼夜”的理解到对“飞呀飞”的理解,想到燕子是一刻不停地在飞;从对“南方”、“北方”的理解到对“在海上”的理解,想到燕子过海的路途遥远。为此,在这一板块中,我安排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学燕子飞行,应该说效果是不错的,只有在自己体验的基础上,才有真切的感觉。朗读上,我指导学生要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试着把重点词读好,读出味,如“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的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让学生抓住“太”、“就像雨点一样”、“落”、“伏”等词语体会燕子的劳累和疲倦。可以让学生体会“伏”是累到了极点才会有的动作,让生感受燕子的辛苦艰难及不屈服的意志。
|
课题
|
古诗诵读:敕勒歌
|
教学目标
|
1、能在故事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阴、笼、苍、茫”4个生字。
2、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体会我国北方辽阔草原的美丽景色。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能在故事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阴、笼、苍、茫”4个生字。
2、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
教学媒体
|
多媒体
|
课前学生准备
|
生字卡片
|
教学流程
|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大草原
1、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一望无际的天空和草原,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啊!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他、赞美他。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的赞美,让我们来读读故事《敕勒歌》。
3、出示课题
4、正音:敕勒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根据拼音,读准字音
2、正音:穹庐,见
3、读通古诗(个别读、接龙读)
三、品读古诗,熟读古诗
1、学习第一、二句
(出示:草原图片)
(1)看看图,读读古诗,猜猜诗中哪几句描绘了这幅画面?
(2)学习生字
(3)自由读这2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质疑,预设问题
(5)老师手指图片:敕勒是一个族名,敕勒川是敕勒部落所在地的一条河,它位于阴山脚下。穹庐就是帐篷的意思。谁愿意来读读这2句诗?
(6)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点评。
(7)分小组赛读。
2、学习古诗第三句
(出示:草原图片)
(1)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学习“苍茫”
(3)指导朗读
四、指导背诵
1、师引背古诗
2、配乐看图独立背诵
|
作业布置
|
背诵古诗
|
本课小结
|
古诗诵读,既然是诵读,课堂上就应该有琅琅的读书声。课上,我采用多种形式读,如:个别读、分男女生读、齐读、找朋友读等,学生能在这种不断变换的读中读诗的乐趣,从而领悟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教学中,从插图入手,巧妙运用电教媒体,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感知诗文,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
课题
|
10、我怎么想就怎么说
|
教学目标
|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显、露、则、切、佩、训、品、难”;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并记忆“显、露、则、品”5个汉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重点读出妈妈和孩子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3、能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回忆把“屠格涅夫朗诵得____”和“我怎么想就怎么说,____”这两句句子补写完整的形式来积累句子。
4、能在阅读中初步懂得要从小说诚实的话,做诚实的人。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 识记生字,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
2、 分角色读课文,读出不同语气,能根据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
教学媒体
|
多媒体
|
课前学生准备
|
生字卡片
|
教学流程
|
一、信息交流,揭示课题
1、介绍:屠格涅夫、克雷洛夫
通过自学课文,搜集资料,你对他们了解多少?(学生自由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学其中一个作家——屠格涅夫小时候的故事。
3、 揭示课题:12 我怎么想就怎么说(齐读)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 小组学习:(1)正确朗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
(2)学习生字新词
2、 检查交流:
(1) 纠正字音:诵、则(平舌音);品(前鼻音)
(2) 记字形:注意“寓、流、佩”的字形,重点指导“佩”字的书写。
(3) 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结合课文,随机理解词语“流利、佩服”)
3、 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知
1、 轻声读课文,思考:故事中有哪些人?找找他们说的话。
2、 交流
3、 学习2-3节
(1) 指名分角色读2-3节
(2) 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妈妈:为了显露儿子的才能(自豪)
大作家:亲切地问
屠格涅夫:认真地回答
(3) 大作家听了一点也没生气,从心里佩服这个孩子。佩服他什么呢?
(4) 妈妈听了屠格涅夫的话却急了,急什么?
4、 学习第4节。
(1) 引读第4节
(2) 同桌合作读对话
(3) 指导朗读,注意读出妈妈和孩子的不同的语气。
(指名读,评议,理解:争辩;男女生赛读等。)
比较句子:屠格涅夫不服气,大声争辩说:“克雷洛夫的寓言就是好!我怎么想就怎么说,我不想说假话。”
屠格涅夫不服气,大声争辩说:“克雷洛夫的寓言就是好!我怎么想就怎么说,难道叫我说假话吗?”
(4) 说说:你觉得屠格涅夫是个怎样的人?
(5) 师小结:对呀!屠格涅夫就是这样一个怎么想就怎么说的人,我们要像他一样不说假话,做一个诚实的人!
(6)齐读句子:我怎么想就怎么说,难道叫我说假话吗?
5、 妈妈听了儿子的话为什么不作声了,这时她会想些什么?
四、复习巩固,完成练习
1、 抽读生字新词
2、完成练习: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写完整
屠格涅夫朗诵得_____
我怎么想就怎么说,______
3、指导书写
五、作业超市(二选一)
1、 读一则寓言故事,讲给同学听。
2、 寻找诚实的人,讲一个诚实人的故事(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自己身边的)。
|
作业布置
|
1.读课文
2.一课一练
|
板书设计
|
10.我怎么想就怎么说
屠格涅夫
( 诚实、 可爱 )
|
本课小结
|
本课教学我把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积累运用以及对人物情感的体验作为阅读教学的抓手。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屠格涅夫吗?说说你的理由。围绕着这个中心问题,我让学生结合文本语言谈自己的看法,在谈看法的同时仔细品味语言文字以及蕴藏着的道德取向。以妈妈和屠格涅夫的对话为例,我采用让学生找朗读小帮手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在学生的相互评价、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理解“教训、不服气、大声争辩”等词语的意思,在理解词语的同时体会屠格涅夫的诚实勇敢,有个性,在体会人物情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读出人物语气。
|
课题
|
11、称赞
|
教学目标
|
1、 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称、赞、森、苹、泄、取、闻、疲”;能正确书写并记忆“称、赞、闻、森、疲”5个汉字。
2、 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能按标点停顿;能找到文中称赞对方的话,尝试读出称赞的语气。
3、 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真诚发现别人的长处,真诚地把称赞送给别人,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自信、勇气。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 能借助汉语拼音,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认读生字。
2、 能正确的辨析音同形近字“彩、踩、睬、采”,并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
3、 找到文中称赞对方的话,能在大声朗读时读出称赞的语气。
4、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真诚发现别人的长处,真诚地把称赞送给别人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
教学媒体
|
多媒体
|
课前学生准备
|
生字卡片
|
教学流程
|
一、引导说话,揭示课题
1、 小朋友,当你为班级做了一件好事,老师同学会怎样?当你在学习上获得好成绩、或主动地帮爸爸妈妈干家务,他们会怎么样?(表扬、夸奖……)
2、 “表扬、夸奖”我们还可以说是“称赞”。(理解词义,引出课题)
3、 学习生字词:“称赞”(先注意让学生读准“称”“赞”两字的字音,再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法记住这两个字。)
4、 什么时候你获得了谁的称赞?当时心里有什么感觉?
小结:是啊,当我们得到称赞时,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感到无比的快乐。所以称赞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在课题旁)板书:能 带来快乐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
1、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仔细地听一听:故事中谁得到了称赞?称赞还会起到怎样的效果?
2、 多媒体出示动画故事。(读完学生交流:小獾和小刺猬)
3、 那么,小刺猬和小獾是怎样称赞对方的呢?他们从对方的称赞中获得了什么?下面请你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这个有意思的故事,边读边找找答案。并用直线划下来。
4、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标上小节号;并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记生字的好方法;交流找到的句子。)
5、 检查:
(1)开火车读读词语。
(2)出示本课生字“椅、连、闻”,小组派代表交流识字好方法。
(3)说说课文共有几节?分节分组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受
1、 讨论:小刺猬和小獾是怎样称赞对方的呢?
(1)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逐步把画面上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显示出红色。
小刺猬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2)指导朗读,尝试读出称赞的语气。
2、那么,小刺猬和小獾从对方的称赞中又获得了什么?再轻声地读读课文,用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体会称赞带来的神奇力量。
(1)交流后逐步把多媒体画面上课文中的相应句子显示出蓝色。
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
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2)学习生字:泄、谢、消、劳。(理解“泄气”的意思;为“劳”扩词。)
(3)指导朗读,读出感激的语气。(小结并板书:建立自信 消除疲劳)
3、小獾为什么会泄气呢?你能不能到前文中找找原因?
(1)引导学生寻找到相应的小节。
(2)指名读第一二小节。
(3)交流并出示: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①完成《读读改改》游戏理解“粗糙、仔细、闻”的意思。
②指导朗读一、二小节。
师:听到小刺猬给予他的称赞后,他怎么样?
4、总结: 称赞就像一根魔棒,能给人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1) 出示《选选填填》进一步体会真诚发现别人的长处,真诚地把称赞送给别人,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自信、勇气的道理。
(2) 指导朗读句子: 称赞别人,不仅会使人感到快乐,而且还能帮助别
人建立自信,消除疲劳。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复习巩固
1、做小蜜蜂采花蜜的游戏,完成课后练习,正确地辨析音同形近字“彩、踩、睬、采”,并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
2、 抽读字词,指导书写。
五、拓展练习
1、 你的小伙伴有什么可以称赞的地方?把你的真诚称赞送给他。
(1) 先大组交流。
(2) 再让学生到小伙伴的身边赞一赞。
2、 联系刚才的活动和生活实际运用句式说说“称赞”的神奇作用:
称赞能 。
3、 再读读再记记:
称赞别人,不仅会使人感到快乐,而且还能帮助别人建立自信,消除疲劳。
|
作业布置
|
1.读课文
2.一课一练
|
板书设计
|
带来快乐
11、 称赞 能 建立自信
消除疲劳
|
本课小结
|
本课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起点出发展开教学。一开始我从“表扬、赞扬”等这些学生已积累已了解意思的词语中引出同义词“称赞”,学生就立刻了解了它的意思。然后,我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这两句相互称赞的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苹果。”通过抓重点词“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等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悟意,在读中悟情。同时,在评价中我不时地称赞和表扬学生,让学生体会称赞带来的好心情,使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读书中领悟到称赞带来的快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课题
|
语文快乐宫2
|
教学目标
|
1、学习汉语拼音,正确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正确读好轻声。
2、复习区分形近字,扩展识字
3、积累描写季节特征的词语。
4、阅读短文,了解“爱”的含义;欣赏、积累优美的语段。
5、熟记名言。
6、培养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习惯,指导学生写好带有三点水旁的汉字。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复习汉语拼音、积累词语、写好带有三点水旁的4个汉字
|
教学媒体
|
多媒体
|
课前学生准备
|
收集带有头部器官的成语和描写季节的词语
|
教学流程
|
一、揭示课题
二、你来指图,我来认读
1、看清题目,读懂题意
2、出示有关头部器官的词语,学生进行抢读词语练习
3、出示卡通人脸,请学生把词语和头部器官图连起来
4、出示带头部器官的词语和图,请学生认读
5、谁能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6、小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也是带有头部器官的?
三、读读比比
1、读题并理解词语
2、每个小组内进行自读、正音
3、指名回答每组字的区别
4、请学生再列举一些平时学习出现较多的类似的错别字。
5、同桌配对回答新词
6、全班范围内交流,看谁组的词多
四、给图画起名字
1、读题并正确理解题意。
2、独立完成——在组内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公布答案。
3、学生再试举一些四字词
五、阅读短文
1、出示短文《爱》
自读课文,标上小节号。想一想,爱是什么呢?说一句话
2、开火车读通每小节
3、小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分小组讨论,读得好的标准时什么
(2)在小组内有感情的朗读
(3)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4)配合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读短文并点评
六、识字活动
1、说说你家订了哪些报刊?报刊的名字你认识么?
2、比赛:看看哪个四人小组认得最多?
七、写字
1、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
2、注意三点水在田字格的位置在哪里?
3、写一写,在小组内评一评
|
作业布置
|
积累带头部器官的成语和常用的四字词。
|
本课小结
|
学生词汇量较少,讲到“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头部器官的成语?都回答不上来,我随机给他们渗透了一些这类成语。给图画起名字,之后我又让学生再试举一些四字词,他们说上来几个,如“鸟语花香、鹅毛大雪、倾盆大雨”等,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我还补充了一些,并加以归类。
|
第三单元 单元目标 1、 认识本单元生字44个,认识部首2个,积累词语42个,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29个生字,重点写好“草字头”的字。 2、 能正确朗读本单元5篇课文,能有选择地背诵课文片段和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古诗1篇。能了解课文内容,大体知道课文词句的意思。 3、 能主动识字,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会用各种方法识字,并能不断创造新的识字方法。 4、 知道长城和运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介绍青海湖的资料,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二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
下一篇文章: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教材分析讲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