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教 材 培 训 资 料

多么有趣,多么有创造性!(4)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以外的资源、课堂以外的学习渠道自主识字。本册练习(练习3)“学用字词句”,设计了让学生走上街头,认读牌匾上的字,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有心人,主动去识字。这类识字的渠道很多,如报纸、图书、标语、广告、商标、路牌、电视、网络等等。 ※学生一旦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与主动识字的习惯,就能通过多种渠道识字,提高识字效率。学生识的字越多,其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越强,从而形成识字活动的良性循环。 (二)发挥识字教材多功能的优势《语文课程标准》中,“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都是从三个维度提出的。识字写字不应是“单打一”地给学生传授一种工具,还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尤其是“词串识字”,更为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实现“三个维度”的目标提供了良好的载体。顾名思义,词串是将一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串联起来,用以展现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有点像北京的冰糖葫芦儿,分别看是一颗颗山楂球儿但又是穿成串的,被冰糖粘成一体的。做成冰糖葫芦儿,品位提高了。不光比山楂球儿好吃,还增加了文化的附加值(张庆语)。词串识字具有多种功能,我们称它为“一专多能”。 “一专”——就是指识字写字。这是第一位的,不突出识字写字,就不叫“词串识字”了。 “多能”——是指认识事物的功能、审美的功能、增加儿童文化底蕴的功能,还是潜在的阅读训练和习作训练。潜在的阅读训练为什么说它具备潜在的阅读训练的价值呢?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这是不错的。但是,是不是识了字就能马上进入阅读?不是的。如果每个字都去仔细辨认,就不可能扫视成串的语句,形成语流,从而了解语句的意思。必须达到自动化识别的程度——也就是字词的大体轮廓就能迅速辨认,才能进入阅读。将词语置于一定的语境中(尽管词语之间有跳跃,但毕竟有一定联系)让学生去阅读,有助于提高其自动化识别能力。潜在的习作训练为什么说它具备潜在的习作训练的价值?这类课文准备了情境,准备了词汇。有了情境,有了词汇,就为今后的习作训练作了很好的铺垫。如《桂林山水》:“碧水  秀峰  倒影/对歌  榕树  壮乡/象鼻  骆驼  笔架/竹筏  鸬鹚  画廊”,稍加铺垫,就是一篇小散文了。 ※教词串,要注意发挥图的作用。词串里的图不是插图,不是点缀,而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使用插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能帮助他们进入词串所描绘的意境。 ※教词串,一定要读,而且要诵读。什么是诵读?诵读虽然也是朗读,不过它跟朗读相比,还有一下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诵读更注重一个“熟”字。不是读一遍两遍,而是要读很多遍,即我们经常讲的所谓“熟读成诵”。为什么要读这么多遍呢?古人早就说过,读书就像吃水果,囫囵吞下去,就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必须细细地咀嚼,品一品,尝一尝,滋味自然就知道了。其次,要注重体验品味,感情投入。要“声像同步”,即所谓“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话面来。如《桂林山水》就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过电影”。要迅速地把文字符号转换成形象,想象出水的清澈见底,山的拔地而起,青山倒映在江面上……第三,注重声调的抑扬顿挫。声调也是一支无形的“笔”,也可以绘形绘色。不过它不是用线条、色彩,而是用声调的轻重疾徐、抑扬顿挫。词串,不就像一首小诗吗?诗可以读,词串为什么不可以读?   三、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这是《标准》对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基本途径的高度概括。阅读教学应通过怎样的语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呢?《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是说,阅读课上,师生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是“对话”,而参与这种对话的一共有三方。当下阅读教学的明显弊端是:只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满堂回答),而忽略了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读书实践)。所以,改进阅读教学的关键就是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活动。(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这种对话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备课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到,指导学生读书,自己必须先认真读书。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可以称之为“教学性阅读”,它不同于一般的阅读。起码要注意两点:一是目的性和对象性——教师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而读,因此要学会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二是重构性——教师需要从导读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教学论的再加工。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指导学生阅读的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是学生自主读书学习的过程,也是阅读课上一个重要的活动环节。教师必须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自主读书、独立探究的机会。这一过程可按以下的步骤扎扎实实地去做。 1、让文本开口讲话——加强认读能力的培养。要以文本对话,首先要让文本开口说话。而文本的呈现方式只是一些单个排列、静止地躺在纸上的文字符号。必须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辨认这些文字符号。低年级学生读书时生字较多,对文字符号的辨认速度缓慢,语义组合有困难,视觉、发音等器官的动作配合不协调,认读能力不强。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把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培养学生借助拼音、图、上下文语境等,快捷准确地认字、识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并按照表达的需要读出轻重缓急,尽快实现“认读同步”,这是实实在在的“字词句的训练”,马虎不得。 2、学会用心灵去倾听——指导边读边想、口诵心惟。精神专注地自读自听,实质上是一个凭借语音中介进行内隐认知的过程,也是初步的语感体验过程。语感语感,先有语音刺激而后才能心有所感。所以,必须定下心来把课文读得正确连贯,朗朗上口,让别人和自己都能够听清楚。认真走好这一步便能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即大体了解课文的中心话题、基本要点和内容梗概。 3、进行精神的碰撞与沟通——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历走向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文本对话,是读者主体意识与文本意义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单项的知识传递和接收过程。正确认读不是为了被动地接受文本的内容信息,而是要以自身的生活经历走向作者的生活经历,即要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文本话语作出有主见的应答反映,以便与作者进行精神沟通。怎样进行沟通呢?(1)话题沟通。从读课题开始,就有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去解释课题,把握作者的话题范围。如90页15课《晚上的“太阳”》如果学生能用关于“晚上”和“太阳”的已有经验去与课题碰撞,就会发现课题所指的不是一般的太阳。再细心一点,注意到太阳两字加上了引号,就会更加明白:课文所要谈及的是晚上出现的某种与太阳有相似点的事物的话题。这时,就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期待文本作出回答:这是怎样的一种东西,是哪里来的,为什么称它为“晚上的‘太阳’”?这样就顺利地进入了文本的话题情境,与作者取得了话题的沟通。(2)见闻沟通。阅读是一种精神旅游。读书就是要在义务导游——文字符号的引导下,进入文本意境,见作者之所见,闻作者之所闻。要想如同亲临其境,就得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激活曾经有过的相似见闻,从观察的对象、角度、方法等方面,与作者见闻进行对照,展开类比联想和想象。(3)感官沟通。即观念和情感的认同与共鸣。这是读书对话的最高境界。如果上一步进行得好,学生就会对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产生真切的体会。接下来,就会对课文中事事物物的真善美、假恶丑,形成鲜明的情感倾向,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如41页第7课《蜗牛的奖杯》如果学生对童话中的蜗牛,“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晚上就睡在奖杯里”的情景,由“飞行冠军”到“只能在地上慢慢爬行”的过程,有了如同身临其境的感受,那么用不着提示,学生也决不会对蜗牛的“得意洋洋”采取赞赏的态度。而且也无须挑明来说,学生一定能意识到虚荣心太重是不好的。(4)语言沟通。在实践中习得,是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从文本中学习语言,不仅是能用文本中的一两个词造句,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实践来习得语言。学生熟读成诵的过程,同时也是以文本的规范语言改造自己的日常语言的过程。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接纳文本的新鲜语汇和巧妙句式,接受文本带有文学色彩的优美语言的熏陶。最终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 ※这个环节的教学,我们要舍得拿出时间来让学生读书,尤其是诵读。无论是初读还是精读,都不要匆匆忙忙走过场。 (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是学生之间的切磋交流,即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与教师对话是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即导读活动。教学中怎样操作呢? 1、让学生充分表现自主读书获得的感受。“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这是《标准》对低年级阅读的要求之一。通过自主阅读探究,学生对课文产生了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外显表现。如:诵读——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展现自己对课文的独特体验与感受。诵读包含两个心理过程:一是内化过程;二是外化过程,即将经过内化产生的言语理解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这也是我们强调的“以读求悟、读中见悟”理据所在。一位小朋友朗读“大海睡了……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熟睡的鼾声”(一上第9课)时,自觉地把语调变轻,语速放慢。问他为什么,他说:“读得太重就把大海吵醒啦!”读书读出这样的感觉是多么可贵呀。描述——让学生运用各种言语形式来表述自己的感受。一次,于永正老师教《新型玻璃》一课,就是让学生以“玻璃的自述”方式,做推销广告,自读后各自介绍玻璃的特征与功能。这样以说促读,读说并进,也收到了极好的效果。表演——让学生分角色演诵课文。在充分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充当课文中的某个角色,按照自己的体会,表演课文的人物与情节。(在平常的听课活动中,我们看到有很多老师已经这样做了) 2、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激发智慧的火花。要使学生的学习由封闭走向开放。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争当学习的主人,做讨论交流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主动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使讨论交流开展得切实有效而不走过场。 ※以上的学习形式,要防止走向另一极端。一堂课下来,又是讨论,又是表演、又是合作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可是书没有认真读,字没有好好写。语文课的个性失落了,这就不是语文课了。 3、师生平等对话,实现教学相长。一方面,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尊重和鼓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理解的不足之处,给予及时、准确、精当、巧妙,带有启发性的点拨引导。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教 材 培 训 资 料,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新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进…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第一单元练习…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分课复习资料
    新英湾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词语积累比…
    《泉水》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分类复习资料
    2007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教学进度…
    巩固练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复习巩固,完成练习
    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未复习资料
    新华路小学二年级语文组小学二年级(…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备课教案
    识字3
    关于秋天的词语
    讲故事《拔苗助长》。
    13  坐井观天
    二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介绍青海湖的资料
    称赞3
    科利亚
    小学二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备课
    17.在家也该是个好孩子
    28.打碗碗花
    40.含羞草
    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备…
    小学二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称象
    51.小指甲变了
    日积月累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期末练习题练习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教材分析讲…
    2009年春小学语文二年级第3-4单元检测…
    小学二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2009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二年级1--2单…
    2011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二年级1—2单…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2010年春小学语文二年级(1-2)单元检…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学习需要下工夫
    2.春笋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