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山中访友》教案

>

同学们,人的发展与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存,面对山水林木飞禽走兽。唤一回亲朋好友吧!去欣赏自然,享受自然、感悟自然,去做一次美的精神之旅吧!

三、 作业:

模仿第4段,发挥想象,物我交融,与自然融为一体,体验欢喜、欢乐、欢悦的过程。

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

 

 最近,为了解小学6年级语文应该如何上,也为了完成我假期没有完成的作业,在百度上搜索观看了两节语文课《山中访友》和《虫的村落》,这两堂课的执教者都是2006年全国青年教师阅读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下面,我想表达一下对第一节课的看法。

《山中访友》是作家李汉荣先生对大自然深情吟咏之作,表达了作者对他从小就很熟悉的这片山林由来已久的敬畏、喜爱之情,这种情感积聚已久,在这篇散文中喷薄而出。本文与之前学生所学过的写景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写景之中亦带情,表情之中又含景,所谓情景交融,物我相忘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

在文中,大自然中的老桥已不单是座,而是一位在作者眼中德高望重的老朋友,而树林也不仅仅是树林,而是他多年的知己,来到那片树林,就像来到了知己的家中,他们无话不谈,彼此无所拘束,以至于作者最后把自己也当成了一棵树。文中有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的描写,非常地优美与令人动容。包括接下来的一个小节,作者与山中的一切(山泉、溪流、白云、云雀等)热切地打招呼,在这些段落之中,人已经不是凌驾于景物之上的人,而是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大自然的一员。这是本文最大的特点,但是,如何能将这种作者与大自然之间物我相融的感受在课堂上让学生深切体会并感同身受,同时学会欣赏与表达这种写景的方法,就成了本文教学点重点和难点。

听完课,我觉得解老师主要有以下几个地方值得我学习:

首先是目标的定位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他力求简明、简约。《山中访友》一文描写的境界,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在作者眼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山中的一切都有了人的情感。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入情入境,领悟这种“有我之境”,他选择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3、4、5自然段,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我觉得他这样处理教材,为下一课时学习及后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力求简化、简便。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理解和感悟语言的能力,况且,文章本身字字玑珠,句句含情,适合学生朗读。因此整节课他都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读中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在读中潜移默化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人文熏陶。老师的主导放在了引领、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上,避免了学生泛泛地读,在原有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了读有所思,读有所获。教学环节从导入、默读到逐段品悟,再到最后的回顾总结,力求简化,减少无效的导语和提问,把时间留给学生参与听、说、读、思的语文实践。第4自然段的读中想象、导读质疑,第5自然段的配乐美读与拓展练习,都落在实处,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并在积累的基础上得到了运用。

  最后解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以“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展开阅读。《山中访友》这一题目本身,既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又体现着表达上的特点。一节课的学习,在解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是解决了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作者那份热爱大自然的深情,感受到了作者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也是解老师的成功之处。

如果,要对解老师提点意见,我觉得在施教过程中,老师最好不要为了引导学生循着自己的思路回答问题而多次打断孩子们的发言,这样会更好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育资料和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山中访友》教案,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干国祥《八只小猫》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干国祥《故乡的小路》课堂实录(本站论…
    丰富的人物描写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本站论坛…
    《爱莲说》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孔乙己》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高中第一册诗歌单元教学设想
    人间有情——走进亲情
    《谈骨气》教学设计及部分实录(本站论…
    课堂实录:《亲近诗歌》(袁卫星)
    风之语讲《泪珠与珍珠》实录
    毓君教学实录《不朽的失眠》
    摩西上《孔雀东南飞》
    肖盛怀《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云裳实录《在山的那边》
    云裳实录《理想》
    云裳实录《山中访友》
    《死海不死》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为教参《梵高传》补遗张国生(本站论坛…
    我教《孔已己》      (本站论坛…
    课堂实录: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本站…
    种树郭橐驼传
    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
    近体诗六首
    庄周买水
    《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初中语文第五册戏剧单元教学实录(本站…
    《观潮》教学实录与评析(本站论坛稿)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
    《黄河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给女儿的信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袁卫星…
    云裳实录《生命生命》
    三张图片上《社戏》——毓君实录
    云裳《绿色的呼唤》活动课实录
    《桃花源记》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
    课堂实录: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
    《沁园春·长沙》实录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上)(本站论…
    《沁园春·长沙》实录(本站论坛稿)
    柳宗元《渔翁》课例
    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哦,香…
    湖畔初阳:在别人的故事里洗尽悲哀—…
    lilynannan:《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袁卫星实录《一碗阳春面》(本站论坛稿…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袁卫星…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雅舍
    《拿来主义》学习指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
    增小之《对联讲座》(本站论坛稿)
    柳宗元《渔翁》课例(本站论坛稿)
    《装在套子里的人》探究性教学设计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不朽的失眠
    “包容”话题作文教案
    增小之《对联讲座》
    课堂实录:《亲近诗歌》(袁卫星)(本…
    《给儿子的一封信》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话题作文:走过去与逗留
    《兴贤》教案
    泪珠与珍珠
    《怀李叔同先生》教案
    《统筹方法》课案设计及反思——新课…
    和于漪老师一起学语文——《往事依依…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
    若曦《乡愁诗两首》课堂实录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案例
    给布特勒的信
    “错过”话题作文指导教案
    《在山的那边》教案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
    《拣麦穗》
    《城南旧事》教案
    《小石城山记》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本站论…
    《统筹方法》课案设计及反思——新课…
    语文教学要务实求新结合生活-------古…
    诗海遨游意兴盎然---古典诗歌背诵竞赛…
    余映潮《律诗二首》教学实录(本站论坛…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走近李清照》课堂实录及评析(本站论…
    《想像表达训练》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我的信念》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社戏》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童趣》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七年级《伟人细胞》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若曦《乡愁诗两首》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教案和课堂实录…
    《白杨礼赞》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变色龙》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生命,生命》课堂实录及教法分析(本…
    《乡愁诗两首》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爱莲说》多媒体点拨教学实录(本站论…
    《爱莲说》多媒体点拨教学实录(本站论…
    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东方雪《我的呼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本站论…
    李镇西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实…
    李镇西教《孔已己》(实录及评论)(本…
    真情浓墨写童心--我的一次作文评讲…
    星星变奏曲
    乡愁诗教案2(本站论坛稿)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本站论…
    《名字里的学问》教学案例(本站论坛稿…
    《社    戏》
    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东方雪《项脊轩志》实录(本站论坛稿)
    湖畔初阳:在别人的故事里洗尽悲哀—…
    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哦,香…
    lilynannan:《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
    天地一沙鸥:《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本站…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本站论坛…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本站…
    东方雪《项脊轩志》实录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综合性学习课…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孔已己》(实录及评论)
    真情浓墨写童心--我的一次作文评讲…
    星星变奏曲
    乡愁诗教案2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东方雪《我的呼吁》课堂实录
    干国祥《故乡的小路》课堂实录
    《道士塔》教案设计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孔乙己》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为教参《梵高传》补遗张国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
    春姑娘上《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及…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综合性学习课…
    《奔落的雪原——北美观瀑记》
    干国祥《八只小猫》课堂实录
    丰富的人物描写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袁卫星实录《一碗阳春面》
    天地一沙鸥:《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与微之书》教案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教案和课堂实录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
    《门》原创教案
    一厘米
    《回忆鲁迅先生》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教案
    我上《桃花源记》复习课
    《泪珠与珍珠》课例
    《走一步,再走一步》实录与设计
    《泪珠也珍珠》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