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设计版本:2000年版
设计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篇篇课文是一个个的信息库,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个意义上讲,应该是理解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过程。基于此认识,我设计了“替武松写自荐信”的情境,学生要写好自荐信,必须认真研究课文,理解、收集、整理、运用课文中的内含信息,在认真探究课文的基础上,达成目标。另一方面,“替武松写自荐信”对于学生来说是新鲜的,因此,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况且,从素质教育这一角度思考,学会写自荐信也是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一部分。所以,我尝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这一知识,虽然仅凭这种尝试是远远不够的,但我想这肯定是有益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力求培养学生的求异和创新思维能力,我在设计此课时,尽量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如:“想个办法,让其他读者一看便明白课文写了什么?你想先研究哪一部分?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你认为课文有什么问题?”等等。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快速阅读,尝试看得快、想得快,感知大意,理清脉络。 2.学习、积累生字、新词。 3.感受武松豪爽、沉着机智、勇敢无畏的性格以及文章结构的严谨和环环相扣。 4.能凭借朗读或其他形式,再现武松打虎的经过。 5.初步尝试“自荐信”的写法,并凭借写自荐信激发学生研究课文的兴趣。 发展性目标: 在解决学习主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信息、收集整理信息以及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初步感知与尝试“自荐信”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学字词
给加横线的词语换个词。 ▲这酒真有气力! ▲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官司的榜文 ▲但凡客人来我店中 ▲明早再来理会 ▲上面盖着官司的印信 ▲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 ▲正是晌午时候 ▲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武松,武松是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之一。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需要自信,需要自我推荐。老师认为:自荐书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推荐自我的办法。假如,武松现在还健在,而且年富力强,他肯定也会写一份自荐书送到人才交流市场,他的自荐书该怎么写?同学们有兴趣替武松写一份自荐书吗?
2.师:自荐书应该实事求是,切不可瞎编乱造。现在,我们拥有的资料只有《景阳冈》这篇课文。看来,要写好自荐书,必须得认真研究课文。
【点评:一堂课的目标和定位决定了其对文本的解读与把握,决定了教材在课堂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从虞老师给学生的任务来看,《景阳冈》是以语言学习的例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原材料的角色出现的。】
三、快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景阳冈》这篇课文很长,看起来比较费力,谁能通过快速阅读课文,想一个办法、概括整理一下,让其他读者一看便明白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生快读课文(3分钟)→概括整理→交流评价。
3.师:这个问题弄明白了,那么自荐书中的哪一项就可以写了?(主要事迹)
4.生整理“主要事迹”,交流。
【点评:“自荐信”是本堂语文课言语学习的驱动性任务,有了任务的驱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活,学习的过程就变得主动了。】
四、实施“抛锚”,深究课文
师:主要事迹完成了,但自我评价最难写。接下来,我们细致地学习课文,看看怎么写好“自我评价”。 师:课文那么长,你们想先研究哪一部分?(武松打虎)你们喜欢这篇课文,是不是“武松打虎”这部分内容写得太精彩了? 师:为了研究出武松具有怎样的特点,你们认为该从哪两个方面去研究?(①研究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②研究武松是怎样打老虎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8~12自然段,自由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并选择你最想读的一两句话,反复练习,试着把它读好。 生自读课文→画找句子→反复朗读→汇报说理。(随机进行朗读训练)(师随机板书:力气大、胆量大、勇敢、机智等) 师:刚才,大家深入地研究了课文,也都谈了自己的观点,都非常有道理。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能说说武松凭什么打死了老虎?(要求概括整理:智勇双全、力大无比等)学到这儿,你们对武松佩服吗?现在,老师交给你们一个任务:找一个或几个合作伙伴,用你们的声音再次展现武松打虎的英雄形象。(可以选择朗读,也可以试着用说书的形式。)
生选择——生准备——汇报交流——反馈评价。
【点评:尽管本课教学中,《景阳冈》是以语言学习的材料和例子出现的,但老师同样紧紧抓住古典文学塑造的经典形象,通过读读、说说、演演的形式充分感受人物形象。可以这么说,不管语文课的风格如何,经典永远是经典。】
五、总结概括,整理信息
1.全面整理完成自荐书。(填写:“当时人们评价”、“我认为自己适合干什么工作”等。 2.交流、评价自荐书。
六、再度“抛锚”,深究课文
1.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武松打虎”这部分内容,通过学习,武松的智勇双全、力大无比连同武松打虎精彩的一幕幕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但是你们觉得课文有什么问题吗?(景阳冈主要是写“武松打虎”的故事的,课文该不该花那么多的笔墨写武松喝酒?)
2.学生学习相关课文,分析整理信息,摆明观点。(参考答案:写喝酒是为下文作铺垫:武松不喝酒就不会执意过冈;不喝十八碗酒,早过了冈,也不会碰到老虎;酒足饭饱,才有力气打死老虎;喝酒壮胆;性格豪爽。)
【点评:选入教材的文章,有定篇和例篇之别。例篇作为语言学习的材料,是师生操练语言的对象,是工具,取舍全在于教学的需要;定篇则是经典,经典之处必得悉心体会,藉以积淀修养。虞老师将《景阳冈》作为例篇进行教学时,始终未忘这是经典,是例篇,武松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