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读书无用”、“金钱至上”的思潮也猛烈地冲击着学校,“拜金主义”的毒菌在一些青少年的头脑中潜滋暗长。他们的价值取向混杂不一,思想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滑坡,在学生中出现了畸形攀比和超前消费的风气。他们没有理想,不求进取,比阔气、吃喝应酬,花钱大手大脚。由此引发出偷盗钱物等现象等违法犯罪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使得许多家长忧心忡忡,也给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管理上带来了很大困难。这是摆在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我班曾有位学生,家在农村,并不富裕,入学成绩较低,到了新的环境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仍不以为然,不思进取。入学不久便与班上几个“小哥们儿”打的火热,出出进进形影不离,在吃穿方面互相攀比,学着影视中的样子为在哥们儿面前显示自己的豪气,大手大脚,自己过生日请他们吃饭就不下百元。同时,自己也收到了“丰厚”的贺礼,感到很满足,以为这才是当年青人追赶的潮流,但自己的成绩一降再降。我发现了这一问题,多次和他谈心。家长也发现他的上学费用去向不明,找到了我,最后商定,对其费用实行严格限量。这一方法果然奏效,一个月后家长来到学校,了解近期情况,经相互介绍,我们双方对其表现感到很满意。但时隔不久,我班便发生了件怪事,有位学生的130元钱不翼而飞。一时间同学之间互相猜疑,影响了同学间的团结,班内学习也受到干扰。于是我决定要尽快查清此事。经多方调查,发现此事系他所为。此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深感问题的严重性。由此引发了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思考。夏禹父子都治水,但父亲的方法是堵塞,结果洪水未平而掉了脑袋。夏禹改用了疏导的办法,结果治服了洪水,做了王。这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做学生思想工作也要疏不能塞。为此我不失时机地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的转化。
一、用革命传统教育,唤起学生不拜金钱爱国家。
每逢清明节我校团委都要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到大钊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我抓住这一时机,在学生返校后,立即组织歌颂爱国英雄的主题班会,并特意让他做了准备。在严肃的气氛中,在一个个饱含激情的发言中,出现了几个高大的形象,那就是:在绞刑架下,“绞死我却绞杀不了共产主义的李大钊;顶天立地、清贫一生”的方志敏;“为了新中国,冲啊”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正当学生们群情激昂的时候,我抓住这一时机对同学们说,还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把班会推向了高潮并展开议论。他们用生命换来的难道是想要只图享受,不求进取的蛀虫似的“后来人”吗?毛泽东为革命牺牲的六位亲人,盼的竟是这样的接班人吗?铮铮铁骨,气贯长虹,满含怒气的英雄站到了该生的面前,他的心灵震颤了,僵化的道德心扉开始被撞开了,悔悟的泪水流了下来。
二、吃苦教育,唤醒学生对社会的挚爱。
在该生“疾回首,猛醒悟”的时候,要及时截断他那错误浊流的源头。不然,老师费尽心血在他心灵中植下的教育种子,会被某些不公正的社会现实或讲起来头头是道的侃爷们连根拨掉。
到了麦收时节,正是回家周,我便给他们布置了个任务,回家后一定要帮日夜为我们操劳的父母收割小麦。回来后你们手上的茧子和血泡就是摆在我面前的答卷。返校后,这位学生主动找到我说:“老师看我的手,合格吗?”望着他那布满血泡的手,我泪水流下来了,在班会上我给他打了个满分,这是他入学以来得到的第一次最高荣誉,他泪水也下来了,那是喜乐与苦涩交织在一起的泪水,让他自己细细地品味吧!。班会后我叫他写出心得,他写到“……社会的进步不能靠索取,人类的每一点财富,都要靠我的双手来创造……”,他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洗礼。
三、从点着眼,巩固教育成果。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决不能一劳永逸,一定要从细微入手,小事着眼。从食堂就餐到穿着打扮,都要使其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真正含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在生活上向简朴的同学看齐。节约一张纸、一支笔,不乱花一分钱,为父母减轻负担,为此,我着重做了以下工作:
1.利用板报宣传劳动创造财富以及各国名人珍惜劳动成果的动人事迹。
2.用典型人、典型事感化他们,大力宣传安金鹏的事迹,让学
生查找自己存在的差距,做到生活上低标准、学习上高看齐的良好心态。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一年以后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 写出了满意的答卷——学业成绩及卫生纪律综合指数名列前茅,期末还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从他的转变中我深深懂得了品德教育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培养学生自己战胜自我的能力,要不失时机的做好疏导转化工作,让他们接受人生的挑战,不断进取,在每次进步的基础上,使其道德观念都得到新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