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

查询三年级数学单元的详细结果

 

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两个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
   2、如果两个篮球队进行身高比较,你认为哪个队队员身高高些?
王强是欢乐队中最高的队员,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信息就下结论欢乐队总体身高比开心队高吗?为什么?
   3、讨论: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探索用平均数的方法比较)
   1、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
    2、提问: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开心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4、你能告诉我们两个队的总体身高比较情况吗?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运用“平均数”知识来解决问题?
    师:看到你们这么勤奋好学,又学得那么有水平。老师今天也特别高兴,我相信你们以后会发现和自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其实“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在生活实际中应用也很广,你们回忆得起来吗?对我们上课的评分,也可以来比较,哪一周课堂得分高、哪一周课堂得分低?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  
出示上两周课堂评分。
[板书:      100分                   98]
[板书:     99分                     99]
[板书:      98分                     99]
[板书:     100分                    100]
[板书:      96分                     98]
[板书:      98分                     100]
你们认为第一周课课堂评分肯定比几分多,比几分少?
师生共同演算:
平均分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十一
全课小结。

                       第五课时    综合练习
练习内容

第44页至第45页的练习。
练习目标

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本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知识?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二、指导练习

第一题,是一道实践活动题,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每个小组计算完了以后,再在小组间对比一下,并和第39页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信息。
      第二题,先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温度记录理解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再把统计表补充完整,最后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一周最低温度。
学生了解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等概念后,再让学生实际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再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学生记录气温的方式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得信息。
     第三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四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他们第一季度月平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五题,让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年、月、日

教材简介: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的基础上,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内容包括: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
教学难点:

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关键:

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

2、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课时分配: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年、月、日计时法。
教学难点:

计算一年内有多少日。
教学关键:

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2小时=(  )分         60秒=(  )分
    60分=(  )小时        1星期=(  )天
    3分=(  )秒           4星期=(  )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三年级数学单元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第8—9单元检测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
    认识周长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新村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单元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题的评…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教学目…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
    有余数的除法及四边形这几块知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九单…
    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统计知识练习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位置与…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49
    初三年级数学单元练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数学三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测试题
    积的符号由负因数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18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人教版)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单元测验(一)
    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熟悉24时计时法
    南城区阳光第一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四、…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二
    三年级下册数学科组工作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
    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
    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50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教…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质量…
    口算乘法
    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数学三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测试题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试卷
    2010年秋季学期小学数学三年级单元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
    认识长方形、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
    三年级数学概念汇总和方法
    2010年春季学期小学数学三年级单元检…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质量调测答题卷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二)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福建省长丁县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质量…
    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
    笔算乘法
    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
    三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考试卷(A卷)
    2008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九单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