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评价模式探索
|
查询数九上试卷分析的详细结果
|
一、传统的数学复习模式对复习效果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课堂的今天,以教师为主体,总结概念、精讲例题来完成初中数学章节复习课,能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根据多年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体验,笔者认为由此造成的一些不利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1、传统固定的座位排法,将学生“封闭”在有限的空间内,束缚了学生互相交流与合作,不利于学生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影响学生互相评价(即“生、生评价”)的有效开展。 2、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解式,缺少调动学生情绪、进入“学习者”角色的兴奋点,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求知欲望的发生与发展,也不利于开展“探索性”学习所需创设的环境氛围。 3、限制了相当部分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也造成了一些学生(慢智思维型学生)“被排斥感”和“失落感”,不利于学生人格发展和个性发展。 4、缺乏活力的“组织形式”易使部份自觉性较差或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而“沦落”为差生,不利于全班学生智能水平的平衡发展。 如何克服上述不利因素,使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对初中数学章节复习课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由“静态结构”向“动态结构”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在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且部分学生存在厌学情绪的班级中进行了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创新探索。 二、复习课课堂的评价角度与评价标准 课堂上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与之密切关联的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是课堂观察的基本内容。由此可以确立课堂评价的三个基本向度,即学生学习的状态评价、接受知识的形态评价与教师教学的行为评价。其中,学生的学习状态评价应当成为课堂观察的聚集点,由此去反观与省视其他两方面评价的利弊与得失。在每一个基本向度上,还要把握若干对师、生评价发展有价值的观察维度及标志,从而形成复习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一种参照系。 (一)对学习状态的评价 1. 参与状态评价。 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二是看是否有些学生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是谈不上学生潜能开发与个性发展的。这种参与的形式不仅是回答教师的问题或提出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 交往状态评价。 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在人为不适当地强化学业竞争的学校班组里,会滋生自私、冷漠与厌学,把学生变得不想合作也不愿合作,而学生学习无助感的加深又使其学业的失败现象雪上加霜。 3. 思维状态评价。 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学生的主动创造是课堂教学中最令人激动的一道风景,而创造这样的景观绝非教师的一日之功。 4. 情绪状态评价。 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是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出笑声又嘎然而止,会从激烈的争论转入专注的聆听,就是一种自发并能自控的良好的情绪状态。 5. 生成状态评价。 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教师的成功莫过于使他(她)的学生都喜欢学习,喜欢他(她)所教的学科,而不讨厌、惧怕与逃避。 任何课堂教学的效果都必须通过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得以实现。学习状态本身就富有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发展能力的价值。 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培养目标相比,知识的重要性虽然已退居其后,但并非否定知识的价值。事实上,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与载体,重要的是应该追求和获取什么样的知识。课堂中的知识形态也是影响与制约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 (二)对知识形态的评价 1. 基本性的评价 这是从知识结构本身的逻辑去观察的。看是否揭示了以某一内容为基础的规律性,是否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提供了必要的生长点。 2. 基础性的评价 这是从学生的认知与经验的背景去观察的。看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否能与已有的观念、经验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相互作用,从而使学习变得有意义。 3. 过程性评价 这是从“学习是自主建构过程”的观点出发去观察的。首先看教师基于教材的问题组织是否有思维的激发性?是否有探索价值?其次看是否有学生的充分的观察、操作与独立思考的活动或机会,进而通过学生群体的讨论与交流获得理解与体验。 4. 策略性的评价 这是从广义的知识观(包括元认知的范畴)出发去观察的。看学生是否获得关于怎样学习、怎样记忆、怎样思维的一般方法的经历与感悟,从而增强自我意识与自我监控的能力。 5. 实践性的评价 这是从“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的观点出发去观察的。看所接受的知识是否具有应用价值,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可持续性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无论是学习状况,还是知识形态,都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息息相关。而这样或那样的教学行为无不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教育观念的驱使与左右,甚至被超强的社会化的教育追求与评价所扭曲。 (三)对教师教学的行为评价 1.“开放型”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在数学复习课中探索采用“开放型”的课堂教学形式,课题研究一个的突出主题,就是如何构建以知识为特征的活动。即把知识发生过程通过模拟情景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外显性的操作行为与思维活动的内化进程同步发生和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采用“开放型”的教学形式,进行章节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这种组织形式是指彻底改变教室课桌椅排列,采用类似于班级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即学生沿教室围成马蹄型或分小组围坐,前面设置讲台、投影仪及多媒体电脑等。 具体教学步骤包括 (1) 学生准备课前回家作业: 1整章知识系统梳理; 2典型例题的摘录; 3搜集平时作业,测验中的典型错误; 4提出针性训练练习题; 5准备思考题以及回家作业。 学生的准备可以从中选择一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多选。 (2)教学中教师按上述环节顺序让每一环节准备相同内容学生自己推出一人担任主讲,其余人组成评议组,主讲说完后,由评议组补充、完善或评价、矫正……。 (3) 教师控制教学节奏,并有机、适时地对有争议的问题或引起认知冲突的部分作相应的释疑。 (4)在学生自己完成这一复习环节后,师生共同完成教师的精选题例题的讲解,同样采用启发讨论式,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完成问题的解答 (5) 课尾教师进行点评、归纳、小结(最好由学生自己完成),并评选本课“主讲明星”与“最佳评议”。 2.复习课“开放型”课堂教学评价的优点 这种教学评价方式,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学习的潜能可得到充分挖掘和激发。 (1)让学生走上讲台,既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满足其表现欲,尝试成就感,又让学生亲历知识掌握的构建过程。 (2)由于要自己完成课前的准备作业和讲解内容,迫使学生进行章节的全面复习,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这一复习环节,却真正达到了自我自觉地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3)组织这样的课堂教学流程,培养了学生口才、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促使学生的个性达到良性的发展。 (4)由于改变了课堂的传统座位排法,学生得到互相帮助的机会,学习较差的学生能直接得到学有余力的同学的帮助和指导,更容易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调动了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伙伴的互帮互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评价创新的实践反思 对初中数学章节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这样的创新,能促进思维活动迟缓的学生积极参与。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组织形式下进行教学,教师关爱学生,信任学生,放手培养锻炼学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沉闷、压抑的气氛。 通过评价的交互协调作用,加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长期的研究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有许多的不足,如开展此类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师自身控制能力、应变能力及学生对此形式变化的适应性要求极高,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与磨合。同时虽然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评价方法,但课堂教学效益仍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须不断努力尝试、不断研究创新评价方式,以评价促进教与学;在教与学中不断完善评价。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数九上试卷分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评价模式探索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上学期九年级数学竞赛试卷分析 |
下一篇文章: 数学复习课的要领及注意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