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要求学生注意画出那些既能准确表明作者活动的特点,又能表达作者急切、紧张的心情,以及连续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领会作者用词灵活多样的 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有:“奔”写出了当时迫不择路的极快速度;“变”“诡”二字反映了形势突变以及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动;“避”“出”“渡”“入”“展转”“至于”等一连串动词,反映了作者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 小结段意:写出京口抵永嘉的苦难历程,表现了作者经历艰险,仍力图中兴的心愿。 4.讲读第4自然段。 先给学生指出本段在结构上与前面1、2、3段的关系:如“预习提示”所指出,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一显著特点,即“叙述和抒情相结合”。这具体体现在第1—3自然段侧重记叙曲折艰难的经历,第4自然段则偏重于对这种经历的慨叹,前者是后者的必要铺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的自然流露与抒发。例如,第2自然有“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第4自然段则有“诋大酋当死……”;再如,第3自然段有“至京口,得间奔真州”,第4自然段则有“去京口……几自刭死。”让学生理解了上述关系之后,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本段的层次结构(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本段可分三个层次: 第1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唉!我接近死亡的危险,真不知有多少次了啊!“之”,结构助词。“者”,指示代词,代及于死的情况。“其”,语气词,表测度。)用“呜呼”引出“及于死”的危难,总起下文。 第2层:承接上文,连用了“……当死”“几……死”“……死”等17个排比句,最后用一“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大大提高了表达效果。 第3层:“呜呼!死生,昼夜事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痛苦过去了再回想痛苦,那是多么的痛苦啊!“痛何如”即“如何痛”;为强调“痛”,故将“痛”提前)三句,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 小结段意: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心志。 至此,要求学生当堂熟读、背诵本段,使他们受到作者高洁情操的强烈感染。为强化记忆,可先将课文结合北行路线、脱险行程图例来理解记忆,也可将课文化整为零分块识记,如前三个“当死”、三个“几……死”可为一块,后十二“……死”又可分为三块。先个人读,再分组读,后全班读。 以上第1——4自然段是全文的第一部分,第4自然段是全文抒发感慨、表达心志的高潮,是前一部分的深化和后一部分的提引。 5.讲读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 列出题目(见下文),要求用课文原句回答并解说。 (1)提问: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 明确: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在患难当中,有时用诗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现在保存着那些稿本不忍心丢掉……)。 (2)提问:结集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打算把它藏在家里,使后世人阅读它,同情我的志向啊。文天祥的志向是什么?中兴复国。) (3)提问:为 什么要以《指南录》命名? 明确:取诗集中《扬子江》一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命名,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忠贞爱国之情。 小结第二部分5——6段段意:说明诗篇的写作情况和结集的目的 ,交代诗集的命名。
(四)、布置作业。 1.复述文天祥的遭遇。 要求是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不要照书逐字逐句对译,培养领悟的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 2.诵读第4段。 要求当堂成诵,读得有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述文天祥的遭遇。 1.复述的准备。 分两步:先逐段讨论复述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全班齐读一遍。 第1段应注意的是:①时间(只有两天,即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和“翌日”) 。②出使元营原因(兵临城下、“北邀当国者相见”)。③作者的意图(“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④作者任职及官衔。 第2段应注意的是:①主要是被拘留和被挟北行二事。②先说初至北营的情况,后说情况的变化;说情况的变化,又是先说变化的原因,后说变化的过程。③说被拘留一事,重在“求死”一语;说被挟北行一事,重在“隐忍以行”一语。 第3段应注意的是:①重点是在真州和维扬两地的遭遇,一起一落要说得清楚。②出北海以后只说南返的路线。 2.学生分段复述。(略) 提示:复述中可适当地利用注释中提供的史料。 二、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出大的层次。可分两层:前一层(开头至“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抒发在所历险境中的情怀;后一层(“呜呼!死生,昼夜事也”至段末)抒发作序时“痛定思痛”的情怀。 >>>前一层是诵读中的难点。用“呜 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统领出以下18个排比句,关键是要记住这18个排比句的顺序。以下是按行程排列的简表,有助于记忆(学生边读边归纳)。 ①在临安城外北关:诋大酋;骂逆贼;与贵酋争曲直。 ②京口至真州:备不测;为巡船所物色;逐之城外。 ③在扬州:竟使遇哨;进退不由。 ④杨州至高邮:桂公塘土围中;贾家庄受凌迫;迷失道;避哨竹林中;制府檄下。 ⑤城子河至通州:舟与哨相先后;至海陵,如高沙;道海安、如皋;几以不纳死。 ⑥航海南归:以小舟涉鲸波。 2.诵读练习。 基本方式是齐诵、自由练习诵读、诵读的检查。以下是指导诵读的要点: ①可以分层练习,难背诵的地方(主要是上表中③④⑤三项,即由扬州经高邮至通州这一段经历)要反复进行练习。 ②要提示学生,18个排比句中包含着叙事成分,作为前两段概括叙事的补充,但它们的基调是抒情,抒发了作者为国捐躯、万死不辞的情怀,读时要表现出这种基调来。 ③为了有效地表现出这种基调,首先要突出各句中的重音,如“诋”“骂”“争”“备不测”“物色”“仿徨”等等;其次要注意停顿,每个分号处都应有较长的停顿。 ④要细心品味两上“呜呼”和三个“矣”所表现的语气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呜呼”表达了已将生死置于度外的感情;第二个“呜呼”表达了山河破碎、国事难为的伤痛;第一个“矣”处于统领句末,有提示下文的作用,宜重读;第二“矣”处于前一层结句之末,有总结上文的作用,宜轻读;第三个“矣”,处在文意转折(“而境界危恶”)之前,宜急收。 ⑤后一层(第二个“呜呼”至段末)语气逐句上升,至痛如何哉”达于高潮。 三、归纳中心思想。 1.讨论问题。 ①文天祥辞相印不拜而出使元营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不计个人利害,图救国之策。) ②文天祥被拘留时“但欲求死”后来随祈请使北行,理当自杀而“隐忍以行”,这两种做法是否相互矛盾?(不矛盾。“求死”是因为“不得脱”,以死保全名节;“隐忍以行”,是因为有机会逃脱,还可以有所作为,图救国之策。) ③“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删去后并不影响上下文的连贯性,但此句是下文的纲,作者历尽限险而不死,就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坚强的信念。) ④文末特地点出诗集的题名,有什么含义?(以磁针南指比喻作者效忠祖国的强烈感情。) 2.中心思想。 本文表达了作者在国难当头时刻锐身自任的气概、坚贞不渝的节操和以死报国的决心。 四、句式富于变化: 散行与对偶相结合的句式:“不得已,变姓名,跪踪迹……以至于永嘉。” 散行与排比相结合的句式:“呜呼,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好处:奇偶错综,感情抑扬起落,气势磅礴,感情充沛,感染力强。 五、动词灵活变化运用: 第三段“奔、留、变、诡、行、宿、出没、避、出、渡、入”真实地记录和确切地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危险境遇和复杂变化的心情。 “奔”以极快的速度出逃;“变”“诡”写出形势突变,反映作者遇此打击,不得已秘密行动的苦闷心情;“行宿”“宿”“出没” 真实写出作者行动的艰险,反映十分痛苦的心情;“避”“出”“渡”“入”写出得船后,快速离开险境,反映急于回到南方组织抗元力量,为国效劳的急切心情。 第四段“诋”“骂”“争”确切反映作者不畏强暴、嫉恶如仇、坚持正义的强 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去”“经”“逐”“如”“过”“坐”“趋”“避”“至”“如”“道”“涉”“出”等丰富而多变化的动词具体反映了作者坎坷遭遇,确切地表达作者九死一生的不平凡的经历
六、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文的知识点和主要内容,进行当堂检测。
课后阅读《正气歌》,结合教材和自己所学,以“生命的轻重”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来源:学+科+网Z+X+X+K]
【板书设计】
指南录后序 &n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