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区别开来。
在前述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陶渊明就明确的剖白过自己对此一选择的认识:"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前句意谓自己不愿像时下所谓的"通识"之士一样与世浮沉,所以称"愧";后句"所保"意指什么,通行的陶集注本大多语焉不详。古直《陶靖节诗笺》引用《后汉书·逸民传》中庞公应答刘表的一番话来说明陶诗"所保"的内容系指被视为"人之巢穴"的"趣舍行止",(5)对这一解释,笔者以为甚为允当。但就庞公的故事来看,其所以特别看重白己之所"栖"、自己之所"宿", 目的主要是为了"保全一身",所以,他的出发点基本上是个人的。而陶渊明一意持守自己"所保"的行止大节却有着贫道冲突的实际背景,因而,他的行为影响超出了个人,并直接关涉到对人的基本价值--道义的维护。陶渊明在《咏贫士》组诗中有意识地将孔子、原宪与黔娄、荣子期等人一并视作能"慰吾怀"的贤士,就很能让人窥测到陶渊明隐逸背后的精神向度。以陶渊明的本质性情论,他的确具有"爱丘山"、崇尚自然的天然禀赋,但细读陶集,并揆之以渊明一生立身行事,我们又不能不承认陶渊明持据的一贯操守与儒家的仁义之道确有符合冥会之处。尤其是陶渊明在其一生贫富生死攸关的两次重大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和晚年坚拒檀道济征召和粱肉赐予--中的表现,最能揭示陶渊明固守的"精神底线"是什么!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为"、"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额"(6)虽不是直接勾画自己,但此中隐然投射出的感情是每一位阅读这些诗歌的人都能感受到的。
刘熙载的《艺概》在评价屈原和庄子时有过这样的比较:
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屈子是也;
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庄于是也。
屈、庄二人不同的归宿根本上就是缘于两种不同的持道态度和方式。就陶渊明而言,其持道之坚,有类屈原,但能于精神困境中拓开生路又与庄周相似。他性刚行洁,但不因与世多忤而蹈死轻生;他愤世嫉俗,但又不像庄子一生死、泯善恶,遂性逍遥。
陶渊明坦言忧贫。为摆脱贫的困扰,他毫不犹豫的操持起为孔儒所鄙弃的稼穑之事。他将自食其力的躬耕劳动看作实践自然之义的开端,并且把它放置在人性起码良知的心理层面加以强调。(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陶渊明忧贫的意义在于,他把高悬于空中的"道"具体落实到了现实的人生,而且,通过自己的躬耕实践努力探寻和营求摆脱穷蹙的人生路径。"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7)在此,躬耕自资作为对"道"的一种承担已超出-了普通劳动的单纯意义而成为了陶渊明的生活凭借和精神寄托。
三
一个士大夫,在缺乏家庭产业和经济基础的条件下选择躬耕之道,这就决定了他所面临的生活是异常枯槁和艰苦的;当然,枯槁和艰苦的生活反过来要求躬耕者必须具有巨大的坚韧和毅力。陶渊明的躬耕思想定形已早,而且,他对自己选择躬耕生活可能带来的后果在心里上并非毫无准备。他4l岁掷冠弃禄之后一直致力于脱贫的劳动,开始,他坚信:"衣食当须纪,力耕不我欺",(8)他对自己付出劳动的结果抱有期待,但临到末了,艰苦的劳动实际上并不能使他免于贫困之境。陶渊明"力耕"带来的这种结果很容易引发人们对他当初的选择产生新的思考。唐代诗人王维晚年在《与魏居士书》中就是这样评价陶渊明的迹遇:
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云:"扣门拙言辞",是屡乞而多惭也。尝一见督邮,坐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忍终身惭耶?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口其后之累也。(9)
如果撇开王维在此所持的立场和心理背景,应当承认,王维的这番话确实触及到了相当尖锐和现实的问题,这就是"-惭之不忍"与"屡乞多惭"孰重孰轻,孰得孰失?一见督邮,是忍"一惭",此"折腰"是"违己",陶渊明之所以"一惭之不忍",是因为"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10)但在精神上满足-了"济意"、"肆志"的要求,结果带来的却是肉体上的饥馁之苦和心理上的"屡乞之惭"。如果说一见督邮之惭悠关出处大节,不容含糊的话,那么,由此带来的"屡乞之惭"就完全破坏了陶渊明居贫一直渴望保持的"屡空常晏如"(11)的精神境界。
梁启超曾说,陶渊明的"快乐不是从安逸得来,完全是从勤劳得来"。(12)问题是,当躬耕已不再是隐逸的点缀而是解决生计的唯一而切实的手段时,"勤劳"的涵义就不可能是丝毫不计较利害得失的劳动付出。陶渊明所持抱的"居常待其尽"(13)的从容心理原本就是建基于躬耕自资的坚定信念,所以,一旦躬耕已无法保障基本的生存时,在心态上,从容便常常被忧生之嗟和焦虑所代替。陶渊明归隐之后先后有过两次出仕的机会,而这两次机会均为陶渊明所拒绝,由拒绝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在他的诗作中有极细致的表现: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觞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
可回"。
--《饮酒》其九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斯滥岂攸志,固穷凤所归。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
--《有会而作》
第一首是记述陶渊明拒绝晋末征著作佐郎一事。(14)诗中所设置的问对,其焦点是义利的冲突,但这一冲突显然是在"贫富常交战"的心理背景中展开。作者与田父的一番对话其实所展示的正是在贫的逼迫下灵魂中两个自我的搏斗。第二首则是在更为不堪的饥馁情状下展现陶渊明内心的复杂矛盾。笔者特别注意到陶渊明在此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