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庐山西南的面阳山中,从星子县隘口乡出发,沿南山公路北行十多里左右,有一座墓,碑文依稀可辨,碑首横书“清风亮节”四个字。中间写着“晋徵士陶公靖节先生墓”。墓是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修葺的,只是墓冢里并没有葬着陶渊明。陶渊明并没有露出地面的墓冢,因为他在《自祭文》里要求“不封不树”,他并不愿自己的离开带给世人太多的悲伤,因为世事苍桑已让他满心悲清,此中滋味,自己尝尽已经足够,又何必再累及继续活着的人呢。真正的陶公墓冢,如今已经无人知晓身在何处。到了明朝,陶潜墓已有一百多年无人知晓。只是到了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大水在今天的墓地附近一个叫鹿子坂的地方冲出了一块断碑,碑上有字曰“陶靖节先生故里”,人们才依此推测,兴许他便葬在这地,当时有好事者李梦阳惊闻此事,便风急火燎地到鹿子坂,修筑了陶渊明墓,购置了祭祀的田地,建立渊明祠和靖节书院,种种一切,忙得不亦乐乎,不过是以示对前人的崇敬后人的纪念。
只是在我看来,这样做法倘若陶公泉下有知,只怕也难一展笑颜。依他菊花般的性格,活着之时就已经淡泊如云,死后又怎会再去叨扰世人。他是真正的隐者,不止于活着的时候,既便死去也让墓冢保持平寂,留下一身风骨和千古文章活在世人的心里已然足矣,岂非要远远胜过一座突兀的墓冢。
只是从古至今有几人是自出生始便能如此自甘寂寞,遥想陶潜少年时,“少怀高尚,博学,脱颖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他“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他“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那么的意气风发,在世人之中如一枝独秀,鹤立鸡群。我知道他曾祖的影子还在他的脑海里激荡(曾祖陶侃,东晋开国元勋),也知道他祖父的影子还在他脑海里激荡(曾祖陶茂,官居武昌太守)。年少时家里的清贫没有击垮他的斗志,反而激发了他学习的欲望。二十岁时他已然满腹经纶,诗、赋、文样样写得异常出色,放眼同辈中人,无出其右者。他是想用自己经天纬地的本事为国家一展拳脚,他是想凭借自己的力量,让他的家族重新振作起来。年少时他便怀揣着这样的好梦,他昂首阔步地走着,跑着、跌着,磕磕碰碰一晃便是近十年。那时候他忘记了一个事实,一把宝剑如果没有被握在剑客手里,便与菜刀无异。那时的东晋,已经是个不属于他的年代。门阀制度撞得他身心於紫,官场的黑暗,贵族的腐败,让他抑郁而无措。二十九岁的陶渊明神色黯然,他的梦碎得厉害,满腔热血,只剩最后一丝余温,他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将起点放到最低,开始出任一系小官职。
江州祭酒,是他当到的第一份差,很快便“不堪束职”,解职离去。第二份差是做镇军将军刘裕参军,继而又为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为时不久“因心不悦”,又解职而去。这时的陶潜已然不是年青的陶潜,而立之年已过,满腹经纶化为满脸苍桑,官场上和贵族间的种种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嗤之以鼻,却又无能为力。以至于他之所以当的最后一份差,也只不过因为家里孩子多,耕作无法自给,有了这份奉禄,才可以应付,甚至还能有些余钱去沽些酒喝。年少时的梦,早被销磨殆尽,连一丝屑也找不见了。当时的东晋已乱,硝烟四起,他不愿离家太远,靠了叔父的举荐就近在江西彭泽当了一个小小县令。故事本该到这里结束,接下来的陶渊明应该天天有酒喝,有兴趣时便提起笔练练字写写文章,可以抚子弄孙,日子虽然无聊,但也不至清贫,勉强算作不亦悦乎。只是如果这样,他便再不是那个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也不再能“悠然见南山”,我们便看不到后来的《归去来辞》,《桃花源诗并序》,《归田园居》等等传世佳作。他是陶渊明,那份清高与孤傲是与生俱来,上天让他生长在东晋,便是为了让我们来敬赏他面对权贵的淡然一笑,便是为了让我们来听他的那一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从初仕江州祭酒到最后的彭泽的拂袖而去,整整十三年,他的仕途便是在这句话里终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我们认识的陶渊明便是从这里开始,他扛着锄头,卷着裤腿,毅然与过去决绝。他的新起点便是那一亩三分地,他在那里劳作,流汗,收获,有时小憩,抬起来头,庐山便映进眼里,太阳还未露头时,他便出来了,直到晚上才带着一锄的月色回家。“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或者我可以说离开官场之后的陶渊明才开始了他人生的真正苏醒。只有这时的陶渊明才能说出:“人生归有道,衣食因其端”的真理。只有这时的陶渊明才显得与劳动人民无比亲近,他会与他们一起去劳作,一同来去,一齐蹲着田埂边海阔天空地聊天,正如他在诗里写的那样:“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做为士族中的一份子,自他之前,从来没有谁和劳动这样真正的贴近过。
他生于公元三六五年,一场关于为官兴国兴家的梦做到四十二岁,以他倔强的秉性,这场梦醒也许只会被他描述成“复行数十步”换来的“豁然开朗”。然而这份“开朗”,当然不是复行几步那样简单。十三年下来,他两袖清风,除了一身清傲与忧患,什么也没有留下。二十年的隐士生活,让他习惯了寂寞和贫病。他那份田园的悠然自得难免有几分强打的成份,怎能完全掩住内心的深深愁怅。他的诗告诉我,在他已老时还常会“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他的抑郁明明白白地写在《杂诗》里:“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比怀悲凄。终晓不能静。”人的一辈子,只有在暮然回首时,才会更接近弹指一挥间,逝去的有如一江东水,谁能再将它追回。他为官的心已死,现世的满目疮痍叫他失望,他便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开始自己的心里构筑本该属于他的世外桃源图景。
那是一个阡陌相通,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地方,那个地方的人不知世事,天然纯朴,就连魏晋的存在也不知道。世外桃源之所以称世外,便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它并不存在,陶渊明老了,他想着他的世外桃源,在世内的田园里,继续沉默。在他末后的几年,已经垂垂老矣,再也做不得活,吃不上饭是常有的事,有时甚至要以乞食为生。他在《有会而作》诗里这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