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T >> tao >> 陶渊明 >> 正文

 

[图文]陶渊明离普通人有多远

 陶渊明是古代一个诗人,从现在看这个人的确有一种平民的情怀,甚至他就是一种农民的心理,他写了很多能够表达我们普通人的感受、普通人的生活的诗篇。一些著名人物——比如最早的萧统,到后来的杜甫李白白居易,到苏东坡、朱熹到后来清代的龚自珍以及近代的鲁迅、朱光潜、朱自清等人对陶渊明的诗及人都有评论。龚自珍针对陶渊明很有名的三首诗,其中一首就是“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他认为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就说了“陶渊明其实很有一些他个人的抱负”。11月8日,“大众讲坛”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国家图书馆《文献》季刊常务副主编张廷银教授,以平民和学者的视角解读陶渊明。
   ——编者
   读陶渊明的诗
   陶渊明有一首《归园田居》 ,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方宅十余亩,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非常美,它美在什么地方呢?他就是静中取动,动静结合,这个不只在我们古代,而且现在也是这样,所追求的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
   时复墟曲人,披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就是他跟周围的邻居农闲的时候大家互相串门、聊天,聊什么呢?就是家常,这种简单的快乐我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陶渊明还写过一首诗叫《乞食》,就是去讨饭。我觉得他的诗把下层之中的更下层人的感受写得尤其生动,非常真实。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饥饿的感觉逼迫我,我就要出门去,但是我不知道到哪儿去,就是走啊、走啊,漫无目的地这样走,走到这个地方,敲了别人家的门,主人把门打开,没有话可说。”“拙言辞”的确是把那种乞讨的感受,那种情形写得非常生动。“这家主人非常明白我的意思,一句话也不说就拿出食物来给我吃。”所以我说陶渊明就是把这两方面“乞食者”和给他的“赠予者”这两方面的感受和情形都写得非常生动,非常真实。所以陶渊明确实是很能够体会这种下层人感受的一个诗人。
   宋代有一个叫张戒,他讲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本以言郊居闲适之趣,非以咏田园,而后人咏田园之句,虽极其工巧,终莫能及。”还有一个人叫方宗诚,是安徽人,也是清代的文学家,他就说“叩门”句(就是《乞食》 )“极善形容”,最后几句是“非旷达人语”。
   普通人又是怎么来对待这样几首诗的呢?他们从这几首诗里面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我给大家举两条来自家谱的材料。其中一个家谱是这样,记录的这个人姓殷,家里人给这个人有几句总结性的话,讲他“家屡空”,也就是说家里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妻子劝其借贷,他这个时候就耍起了小聪明,“辄诵渊明‘叩门'之句”。这是什么意思呢?他是说,你看陶渊明说了“叩门拙言辞”,你让我去跟人家借粮食,或者借钱,我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啊。他把陶渊明的诗这样用了,那么显然他对陶渊明的诗也是这样理解的。他就确实觉得陶渊明那样一句诗表达了要去向别人行乞,乞求别人帮助时候的那种难以启齿的窘况,那种心情,这就说明陶渊明的确是写得最成功的。这就像我们现在说话用马列的经典话语一样,我用他的话呢,别的话就不用说了,你就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还有一个人叫殷道昭,他们家世世代代是以农为业,因此他也很认命,他也看得很清楚,就像陶渊明讲的“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有空的时候就去钓钓鱼,有一次他经过村子里的小学校,听到小孩子诵《田居》、《获稻》诗,就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那首诗,他听到这个诗后自己就有一种感悟,说了两句话:“此境大佳,吾一生享此足矣”。就是说这个境界太好了,太美了,说我一辈子如果能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那么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死而无憾了。
   普通人对陶渊明的关注
   我就是通过看家谱后发现,普通人对于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的关注,我现在大概收集到了400多条材料,这400多条材料里面,差不多有十分之一是关于陶渊明的。那我们想想古代的作家和古代的历史人物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非常多,为什么陶渊明这个人会如此受关注呢?这么多人老是拿陶渊明与自己做比对,或是将陶渊明作为一种标准,我觉得这里面其实是有些原因的。
   我觉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陶渊明体现出了一种平民的情怀,他的高大的的确确就是一种平凡中的高大,我觉得可能普通人正是通过读陶渊明的诗,感到了自己追求的生活情趣,他们从陶渊明身上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影子。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把陶渊明作为自己的一个知心朋友来进行对话,进行交流。
   事实上,陶渊明这种“亦耕亦读”的生活就是一种农耕文化的体现,我们中国文化很大程度就是农耕文化,“亦耕亦读”是一种具体的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陶渊明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陶渊明离普通人有多远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陶渊明
    品中国文人 陶渊明2
    陶渊明妻“与其同志”说献疑
    陶渊明不折腰
    田园诗人陶渊明和他的诗
    误入红尘若许年——陶渊明
    智者不朽——由儒、道文化浅析陶渊明
    陶渊明文集1
    浅析陶渊明偶像的形成原因
    陶渊明文集2
    陶渊明的诗酒人生
    田园生活的代表人物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误读了陶渊明
    陶渊明的诗
    【生平介绍】陶渊明
    《中华文摘》文章:假如陶渊明活到今
    五柳先生传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并诗)
    田园诗人陶渊明
    我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
    陶渊明简介
    一座默默无声的最高峰——陶渊明
    德安: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 共探陶渊明
    陶渊明的幸福生活:四十年隐逸一派自
    生有红颜死得知己 陶渊明的幸运
    魏晋南北朝文学 陶渊明
    陶渊明文集3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诗雄千秋:屈原,陶渊明
    品中国文人 陶渊明1
    浅谈陶渊明散文
    隐逸诗人陶渊明的成就及对唐宋诗坛的
    隐逸诗人陶渊明的成就及对唐宋诗坛的
    陶渊明寄情山水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纪念馆
    从儒家到道家,谈陶渊明的处世思想变迁
    解读陶渊明的障眼法
    中国士人的宗教:陶渊明诗(徐成田)
    浅谈陶渊明与自然的和谐
    君子固穷隐田园 豪华落尽见真淳--从《
    爱好人生者:陶渊明
    论陶渊明的居贫心态和人生境界
    陶渊明与酒
    陶渊明桃源洞入口确定千古之谜揭晓
    (散文)陶渊明辞职的猜想
    陶渊明 向人性的深度开掘
    陶渊明——一个厌世却终不能弃世的矛
    陶渊明与桃花源
    陶渊明的妻子不贤惠?
    陶渊明的另一面
    名人成长故事--陶渊明写诗教子
    陶渊明劝学的故事
    陶渊明归隐之我见
    陶渊明的香艳文字
    陶渊明:南山种豆
    陶渊明:困境中的坚守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陶渊明
    陶渊明出书之遭遇
    陶渊明妙联明志
    龚敏迪:陶渊明心底的沧海桑田
    散文:归去来兮陶渊明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