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古代一个诗人,从现在看这个人的确有一种平民的情怀,甚至他就是一种农民的心理,他写了很多能够表达我们普通人的感受、普通人的生活的诗篇。一些著名人物——比如最早的萧统,到后来的杜甫、李白、白居易,到苏东坡、朱熹到后来清代的龚自珍以及近代的鲁迅、朱光潜、朱自清等人对陶渊明的诗及人都有评论。龚自珍针对陶渊明很有名的三首诗,其中一首就是“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他认为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就说了“陶渊明其实很有一些他个人的抱负”。11月8日,“大众讲坛”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国家图书馆《文献》季刊常务副主编张廷银教授,以平民和学者的视角解读陶渊明。 ——编者 读陶渊明的诗 陶渊明有一首《归园田居》 ,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非常美,它美在什么地方呢?他就是静中取动,动静结合,这个不只在我们古代,而且现在也是这样,所追求的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就是他跟周围的邻居农闲的时候大家互相串门、聊天,聊什么呢?就是家常,这种简单的快乐我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陶渊明还写过一首诗叫《乞食》,就是去讨饭。我觉得他的诗把下层之中的更下层人的感受写得尤其生动,非常真实。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饥饿的感觉逼迫我,我就要出门去,但是我不知道到哪儿去,就是走啊、走啊,漫无目的地这样走,走到这个地方,敲了别人家的门,主人把门打开,没有话可说。”“拙言辞”的确是把那种乞讨的感受,那种情形写得非常生动。“这家主人非常明白我的意思,一句话也不说就拿出食物来给我吃。”所以我说陶渊明就是把这两方面“乞食者”和给他的“赠予者”这两方面的感受和情形都写得非常生动,非常真实。所以陶渊明确实是很能够体会这种下层人感受的一个诗人。 宋代有一个叫张戒,他讲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本以言郊居闲适之趣,非以咏田园,而后人咏田园之句,虽极其工巧,终莫能及。”还有一个人叫方宗诚,是安徽人,也是清代的文学家,他就说“叩门”句(就是《乞食》 )“极善形容”,最后几句是“非旷达人语”。 普通人又是怎么来对待这样几首诗的呢?他们从这几首诗里面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我给大家举两条来自家谱的材料。其中一个家谱是这样,记录的这个人姓殷,家里人给这个人有几句总结性的话,讲他“家屡空”,也就是说家里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妻子劝其借贷,他这个时候就耍起了小聪明,“辄诵渊明‘叩门'之句”。这是什么意思呢?他是说,你看陶渊明说了“叩门拙言辞”,你让我去跟人家借粮食,或者借钱,我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啊。他把陶渊明的诗这样用了,那么显然他对陶渊明的诗也是这样理解的。他就确实觉得陶渊明那样一句诗表达了要去向别人行乞,乞求别人帮助时候的那种难以启齿的窘况,那种心情,这就说明陶渊明的确是写得最成功的。这就像我们现在说话用马列的经典话语一样,我用他的话呢,别的话就不用说了,你就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还有一个人叫殷道昭,他们家世世代代是以农为业,因此他也很认命,他也看得很清楚,就像陶渊明讲的“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有空的时候就去钓钓鱼,有一次他经过村子里的小学校,听到小孩子诵《田居》、《获稻》诗,就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那首诗,他听到这个诗后自己就有一种感悟,说了两句话:“此境大佳,吾一生享此足矣”。就是说这个境界太好了,太美了,说我一辈子如果能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那么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死而无憾了。 普通人对陶渊明的关注 我就是通过看家谱后发现,普通人对于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的关注,我现在大概收集到了400多条材料,这400多条材料里面,差不多有十分之一是关于陶渊明的。那我们想想古代的作家和古代的历史人物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非常多,为什么陶渊明这个人会如此受关注呢?这么多人老是拿陶渊明与自己做比对,或是将陶渊明作为一种标准,我觉得这里面其实是有些原因的。 我觉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陶渊明体现出了一种平民的情怀,他的高大的的确确就是一种平凡中的高大,我觉得可能普通人正是通过读陶渊明的诗,感到了自己追求的生活情趣,他们从陶渊明身上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影子。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把陶渊明作为自己的一个知心朋友来进行对话,进行交流。 事实上,陶渊明这种“亦耕亦读”的生活就是一种农耕文化的体现,我们中国文化很大程度就是农耕文化,“亦耕亦读”是一种具体的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