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又叫陶潜,他生活在公元四世纪的东晋时期。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他一生安贫乐道、崇尚自然,其清高、质朴、直率的性情为中国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和仰慕。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祖父和父亲都曾做过官,在陶渊明八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日渐败落。少年时期的陶渊明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但是,东晋时期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宗室斗争不断,朝政腐败,秉性真淳的陶渊明在二十九岁第一次作官后不久,难以忍受官场的腐败和黑暗,就归隐回家了。此后,陶渊明迫于生活压力,又陆续做过几次小官,也都先后归隐而去。
后来,陶渊明越来越穷,靠自己耕种田地,也不能养活一家老小,他只好在41岁的时候,再次在官府谋职,当了彭泽县令。由于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县令仅当了八十多天就辞官不干了。从此,陶渊明永远告别官场,过起了耕田为生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非常清苦,在他44岁的时候,家中不幸遭遇大火,生活更加贫困,“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这样的诗句,反映了他物质生活的贫乏。但是,陶渊明在精神上却恬然自得,这段时期,正是他创作的丰收期,他写作了大量的田园诗。在他的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田园生活被他用诗高度纯洁化和美化,变成了痛苦的现实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陶渊明的晚年贫困凄凉,他有时甚至靠乞讨借粮食度日,但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又一次拒绝朝廷的征召,躲避政治和官场。陶渊明在晚年写出著名的散文《桃花源记并诗》,文中营造了一个乌托邦社会。《桃花源记》讲述的是一个渔人误入桃源,发现在这里生活着一群人,他们的祖辈因为躲避战乱而隐居桃源,世代再也没有离开过桃源。这群人不知外界世事,天性真淳,勤恳劳动,过着无悠无虑的和平生活。《桃花源记》是一种美好想像,代表了在那个动乱年代里,广大民众对太平社会的向往。
陶渊明留传下来的作品仅有诗一百余首,散文十多篇,但是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却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时,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时期正盛行形式主义,许多人写作都刻意追求华丽词藻,陶渊明却开创了田园诗这种崭新的题材。陶渊明的诗沿袭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古朴作风,并且充满了新的生机,他的作品语言朴素、清新而流利,陶渊明的诗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