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启阵
说起陶渊明,可能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如下的一个人物形象:
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安贫乐道,不爱慕荣华富贵;喜欢读书,却不爱刨根究底;一旦读到一本好书,有所领悟,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废寝忘食;嗜酒如命,无酒不欢,不分早晚,有酒就喝,不淋漓尽致不痛快;喜欢山水田园,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尤其是不喜欢跟官面上的人打交道;穿着破衣烂衫,家里米缸见了底,吃过上顿没下顿,也不会愁眉苦脸;经常写点诗歌散文,自娱自乐,表达一下自己的志趣感情;经常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多数时候很辛苦,轻松的时候很惬意,著名田间造型是,在屋东菜园里采菊花,时而抬起头,望一眼南边的山丘,神情悠远;愿意住在乡下,如果有几个也跟他一样淡泊名利的人整天坐在一块儿聊聊天,喝喝酒,就是幸福生活了;五六月天气炎热时节,翘着脚丫躺在北窗下,偶尔一阵凉风吹来,那简直就舒服得跟上古的羲皇上人没什么两样了……
总而言之,大众心目中的陶渊明,大约都是一个老者。
其实,这是上了文学的当,上了陶渊明的当。
陶渊明是文学家,文学家在写作的时候,不会吃喝拉撒、事无巨细全都写下来,他肯定要有所选择。选择的结果便是:他只告诉我们他愿意告诉我们的某一个侧面或者某几个侧面。这样,作品里的他,就不再是完整、真实的他了。其次,文学作品的读者尤其是批评家,也都喜欢参与自己的意见,一旦有机会,便要按照各自心目中的样子给他描绘一番。这样一来,文学家的样子就会更加偏离真实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古代图书印刷、传播、保存,都存在很多困难,作家的作品往往会散失掉许多,并且呈日渐减少趋势。这就使得原本已经失真的作家形象,更加缺少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
几个方面作用的结果,陶渊明就成了如上描述的一个清心寡欲的老者形象。
鲁迅先生根据陶渊明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诗句,复原了陶渊明的一个侧面形象,指出陶渊明并非整天整夜的飘然,并非浑身的静穆,他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最近我发现,除了金刚怒目,陶渊明还有一个大家所不熟悉的侧面:他也是一个懂风情的男人,一个会香艳的作家。他并不是如大家所想象的那么清心寡欲,至少,他不是一直那么清心寡欲的。
我的这一发现,当然不是凭空杜撰的,我有根据。这根据便是陶渊明的一篇文章,《闲情赋》。陶渊明虽然在序言里声明,自己这一篇赋是承袭后汉张衡的《定情赋》和蔡邕的《静情赋》而作的,还指出他们写那样文章的方法是“检逸辞而宗淡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的——意思就是,虽然写法措辞很花俏很香艳,但是思想主题是很严肃很贞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抑流宕之邪心”,“有助于讽谏”。也就是说,是为了教育他人要归于严肃,归于贞洁。
《闲情赋》挺长,这里只摘录其中最精彩的一节: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显而易见,连续十个表达接近心上人愿望的“愿在…而为…”句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接近女子的肉体。用文雅一点的词儿,叫一亲芳泽。女子的脖颈、腰部、头发、眉毛、脸面、双脚、身影、手指,从头到脚,全都包括在内了。
陶渊明这篇赋的香艳程度,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绝对堪称凤毛麟角。
能写出这样香艳文字的作家,是嗜酒飘然、浑身静穆、金刚怒目等标签所无法诠释的,也是赋的序言中关于写作方法与目的的自我声明所难以彻底诠释的。一个对情爱对性爱没有真切体会、没有丰富想象力的人,不可能写出如此香艳的文字。
陶渊明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固然是因为他于情爱、性爱方面有真切的体会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他之所以要写出这样的文字,也可以解释为他是在阐述“觉今是而昨非”的道理:老年、晚年的陶渊明,是相当飘然、浑身静穆的了。但是,年轻的时候,他也曾经血气方刚,曾经力比多旺盛。不然,他取叫舒俨、宣俟、雍份、端佚、通佟的五个孩子,来历就不容易解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