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1296-1370年)生活于六七百年前的历史苍茫处,21世纪的今天要了解施耐庵,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寻访施耐庵的后裔和施耐庵的流徙处。将出土文物、文献资料、民间口碑综合起来进行全息思维,施耐庵研究定会出现一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的景像。
施氏聚集地
施氏后人相传,施耐庵兄弟三人,老大名叫彦端,字子安,即施耐庵,为大丰白驹和兴化施家桥一支;老二名叫彦明,留苏州阊门原籍;老三名叫彦才,为盐都区大冈镇施家庄一支。近几年,笔者部落行脚,逐一走访了大丰、兴化两市施氏后人居住地,1996年率《施耐庵寻踪》专题片摄制组、2002年又组织《施公遗踪》专题片摄制组多次前往施氏后人居住地,并采访、实拍了施氏遗迹。1952年文化部曾组织聂绀弩、徐放等人对这一带考察过,由于徐放当初时间紧,江南江北跑过一些地方,今天我的实地考察研究更占“天时地利人和”因素。考察之后弄清了施氏后人的主要聚集地:大丰市白驹镇茅家园、狮子口村施家舍等;兴化市新垛乡施家桥村、何家桥、盛家村施家舍;兴化市大营乡清水湾、张金村、施童舍;兴化市合陈镇胜利村施家舍、施苑庄。施彦才的后人在盐都区施家庄。施耐庵九世孙有五个,名奉桥、隆桥、石桥、板桥、柳桥,奉桥、板桥、柳桥,其后人分别在兴化市施家桥的前桥、后桥、西桥,隆桥之后在合陈镇胜利村施家舍,石桥之后在白驹镇狮子口村施家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