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玉生 元成宗元贞二年丙申(1296)1岁 十月初二诞生于泰州海陵县白驹场(现属江苏大丰市白驹镇),取名彦端,字子安。属相:猴。父亲施元 德,字长卿;母亲卞淑贞,与苏州枫桥迁盐城便仓卞氏为同一支。 元武宗至大元年戊申(1308)13岁 在苏州城外的浒墅关季氏家塾就读。 元至大三年庚戌(1310)15岁 继续在季氏家塾就读。 延祐元年寅(1314)19岁 实行科举,史称“延祐科举”,此前的元朝科举已废。这一年考中秀才。因在季氏家塾就读时间较长,交谊 甚厚,所以与季氏女儿季丹红结婚。 延祐七年庚申(1320)25岁 被苏州官吏于诸户内特别推荐为孝行信义。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甲子(1324)29岁 赴杭州参加江浙行省乡试,中举人。 天历三年至顺元年庚午(1330)35岁 赴大都(北京)会试途中,考察梁山泊,应试不第。 至顺二年辛未(1331)36岁 因地方政府推荐称“乡贡进士”或“赐进士”。经国子监司业刘本善推荐,任郓城县训导。 元宁宗至顺三年壬申(1332)37岁 继续在郓城县训导任上,力倡农桑,搜集水浒英雄轶事。 至顺四年元惠宗元统元年癸酉(1333)38岁 再赴大都(北京)会试,应试不第。浙江青田(现文成)人刘伯温作《龙虎台赋》,中三甲第二名进士。因 同为江浙行省人,同应会试,故有同窗之称。 元统二年甲戍(1334)39岁 赴任钱塘县丞,想有所作为,但大权掌握在达鲁花赤手中。 元统三年至元元年乙亥(1335)40岁 继续在钱塘县丞任上。从元代中叶起,元杂剧的中心由大都南移至杭州,搜集整理水浒戏。 至元二年丙子(1336)41岁 “官钱塘二载”之后辞官归苏州故里。苏州怀胥桥北有施家巷,阊门外有施子祠。先祖是孔子高足施之常后 裔,唐朝时从吴兴(湖州)迁至苏州,传至施耐庵是十五世。这一年,刘伯温任江西瑞州路高安县丞。 至元三年丁丑(1337)42岁 在苏州设塾教书。并漫游四方。 至元六年庚辰(1340)45岁 刘伯温辞官江西,赴丹徒任教,在苏州教书的施耐庵应欧阳修后裔、丹徒太守之邀,与刘伯温相会。 至正元年辛已(1340)46岁 应刘伯温之邀,赴温州(鹿城)同游江心屿,赴处州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现属文成县)访刘伯温故里。刘 伯温隐居力学三年,作《百战奇略》。 至正七年丁亥(1347)52岁 在苏州设馆,收太原清徐人罗贯中为门徒,罗贯中约18岁,是“有志图王者”。 至正八年戊子(1348)53岁 台州方国珍起兵反元。 至正十一年辛卯(1351)56岁 四月,贾鲁治黄河。 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起义。 八月,徐寿辉在蕲州起义,国号天完,改元治平。 芝麻李占领徐州,次年被元军镇压。 刘伯温带病从杭州返回青田,施耐庵往来于苏州与泰州白驹场之间。(上) 施耐庵年表 浦玉生 至正十二年壬辰(1352)57岁 二月,郭子兴在濠州起义,朱元璋从郭子兴起兵。 至正十三年癸已(1353)58岁 正月,张士诚与李伯升、吕珍、潘元明等18人在白驹场起义,据分析施耐庵参加了张士诚的农民起义。 张士诚访聘施耐庵,施作《江湖豪客传》(即《水浒传》)正45回矣。《水浒传》前45回最为精彩,属义侠 小说范畴,与施耐庵生活安定有一定关系;45回以后施耐庵转入军事行动,以张士诚起义为原型的军事活动隐晦 曲折地写入书中。 至正十四年甲午(1354)59岁 张士诚据高邮称诚王,国号大周。脱脱率军围高邮,顺帝突下诏书削脱脱官爵,元军溃散。 施耐庵表弟卞元亨,便仓人,被聘为吴帅,生有膂力,公独往,在海边曾蹴虎至死。这给施耐庵写武松打虎 以启发,也是蹴虎至死。 至正十六年丙申(1356)61岁 张士诚定都平江(苏州),施耐庵随起义军至苏州。朱元璋占领集庆。倪文俊重建天完于汉阳。 至正十七年丁酉(1357)62岁 张士诚降元。宋红巾军三路北伐,倪文俊杀徐寿辉篡位不成,被其部将陈友谅杀。 至正二十三年癸卯(1363)68岁 二月,张士诚部将吕珍入安丰,杀死刘福通。 九月,张士诚称吴王,改元吴元年。史称金陵为西吴,平江为东吴。鲁渊、刘亮、陈思均谏阻称王,辞官 走。施耐庵作《秋江送别》,即赠鲁渊、刘亮好友。 至正二十四年甲辰(1364)69岁 隐居至常塾河阳山(现张家港市风凰山)永庆寺著《水浒传》。 至正二十五年乙已(1365)70岁 在江阴祝塘大宅里徐家等地教书,徐麒(1361-1445)虚岁5岁。地点在东林庵,此时人称“耐庵先生”。 至正二十六年丙午(1366)71岁 罗贯中在浙江慈溪以“门人”身份参加祭奠老师赵偕(宝峰)的活动。 朱元璋部将徐达、常遇春攻打湖州、苏州,施耐庵偕妻申氏及门人罗贯中二弟彦才迁居兴化,还故里白驹。 大弟彦明仍留苏州。 至正二十七年丁未(1367)72岁 朱元璋部队攻破平江,张士诚被俘自缢。 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1368)73岁 因《水浒传》手抄本流传惹祸,被关进刑部大牢。 洪武二年已酉(1369)74岁 染病出狱流徙兴化施家桥,旋隐居至淮安王肇庆当铺里的小方壶斋。 洪武三年庚戌(1370)75岁
三月初一在淮安逝世。直到其孙辈文昱时才将灵柩复迁施家桥东一高地安葬。淮安王道生撰写墓志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