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S >> shi >> 施耐庵 >> 正文

 

[图文]意大利画家:达·芬奇

    (1452~1519) 
    da Vinci,Leonardo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家,科学家。生于佛罗伦萨郊区芬奇镇,1519年5月2日卒于法国昂布瓦斯附近。 
    
    美术成就 达·芬奇15岁开始在画家A.del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1472年入家行会。15世纪70年代中期个人绘画风格逐渐成熟。1482~1499年居留法国,除为米兰公爵服务外,还从事其他艺术和科学活动。这期间他的绘画作品不多,但《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则是他的代表作。1500年出游曼图亚和威尼斯等地。1506年回到佛罗伦萨,创作《圣母子与圣安娜》和《蒙娜丽莎》,还着手为市政厅绘制壁画。1507年再去米兰,并服务于法国宫廷。1513年移居罗马,1516年又到法国,最后定居昂布瓦斯。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死后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内容从物理、数学到生物解剖,几乎无所不包。他一生完成的绘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学术界一般将其创作活动分为早期和盛期两个阶段。 
    
    早期创作 当他在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时,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才。约1470年他在协助韦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时,虽然只画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态、表情和柔和的色调,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现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构图虽没有创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绘却已注意到了空气氛围的表现。这表明他一开始就致力于解决写实与典型加工的辩证关系。稍后创作的《吉内夫拉·德本奇像》,一反15世纪艺术追求线条分明的传统,以逆光夕照的色调渲染他所倡导的透视效果。1481年创作的《博士来拜》(又译《三王来拜》),是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品。该画虽由于他动身去米兰而没有完成,但从原稿上可以看出其构图和形象塑造所显示的艺术创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师和同辈:由圣母婴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稳定构图,按精确的透视法画的建筑遗迹和奔腾飞跃的马群等背景,说明他已不再从叙事的角度简单地罗列有关人物,而是对传统的题材进行彻底的改造。他所采用的色调幽暗的画法,使人物形象从阴影中突出,突破了传统绘明晰透露的特点,预示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盛期创作 1482年达·芬奇来到米兰,应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邀请绘制祭坛画《岩间圣母》。这幅现藏于巴黎的作品,虽仍然是传统题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岩窟幽深的刻画及山岩间花草逼真的描绘,证明他使用的烟雾状笔法已使其在传真写实和艺术加工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最后的晚餐》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这幅表现基督被捕前和门徒最后会餐诀别场面的湿壁画,绘制在米兰圣玛丽亚·德拉格拉齐耶修道院饭厅。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经营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饭桌的形式,将基督独立于画面中央,其他门徒通过各自不同的手势、表情,分别表现出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这种典型性格的描绘,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它与构图的统一效果互为补充,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杰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素描图,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1503年他一面着手为市政厅大会议厅绘制壁(因再次去米兰而始终未完成),一面创作《蒙娜丽莎》和《圣母子与圣安娜》。这是两幅他极为珍爱的作品,始终带在身边,晚年移居法国也不离左右,最后遗存巴黎。 
    
    在达·芬奇的艺术遗产中,大量的素描习作也颇值得重视,这些素描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样,同样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被誉为素描艺术的典范。其特点是:观察入微,线条刚柔相济,尤善于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斜线,表现光影的微妙变化,他的每一件作品都以素描作基础。其艺术理论散见于他的5000多件笔记和未完稿的《论》中,也是文艺复兴时代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 

    自然科学成就 达·芬奇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奠基于他对众多自然学科领域的研究。他以博学多才著称,在数学、力学、光学、解剖学、植物学、动物学、人体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气象学以及机械设计、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不少创见和发明。他用深刻的观察和敏捷的思考以及熟练的数学、工程知识丰富了几乎所有知识领域。他随身带的笔记手稿已发现有7000多页,可惜没有完整的著作发表,因此许多先进的思想和天才的预见,当时未能发挥作用。例如,他曾用虚速度的原理来解释静力学的基本问题。他还结合绘研究过光影、明暗、色彩和各种透视现象,指出黑白不是真正的颜色。他设想光的传播如同投石击水引起的水波和空气中的声波一样,也由中心向外传播。他作过针孔成像实验,并以光线的直进加以阐明。他还曾研究人的眼球,设计光学仪器。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施耐庵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中国文学大师:鲁迅
    武大身高至少一米八 施耐庵《水浒》造
    施耐庵与〈水浒传〉施耐庵和淮安
    施耐庵的故事
    施耐庵的两个悖论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
    施耐庵与《水浒传》的传说
    小小说 施耐庵开饭馆
    施耐庵生平
    施耐庵个人简介
    英国电影演员:卓别林
    司马相如:汉赋杰出代表
    屈原:中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施耐庵的创作思想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
    王羲之:书圣
    李白:大唐盛世的文化代表
    杜甫:中国最早的现实主义诗人
    王维:山水田园诗画大师
    白居易:泪湿衣沙的江中司马
    吴道子:一代宗师千年画圣
    韩愈:古文运动领导者
    大师与名著——施耐庵(八)
    施耐庵的水浒杭州梦 "真作假来假亦真
    奥地利古典派作曲家:莫扎特
    施耐庵的水浒创作有没有特殊背景
    施耐庵年表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
    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
    荷兰人画家:文森特·梵高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
    张旭:天下第一狂草
    苏轼:诗词书画全才
    米芾:一代书痴
    柳永:花间词人
    明·施耐庵
    施耐庵与淮安
    大师与名著——施耐庵
    巴金:著名作家
    最完整《水浒传》首次在国家图书馆"公
    《水浒》作者施耐庵
    《水浒传》
    盐城《施耐庵与白驹》
    历史名人施耐庵
    中国文学大师:施耐庵
    中国文学大师:吴承恩
    中国文学大师:罗贯中
    施耐庵“请贼”写时迁
    法国文学大师:雨果
    德国诗人:海涅
    郑板桥:文坛怪杰
    意大利文学大师:但丁
    法国文学大师:伏尔泰
    俄罗斯文学大师:高尔基
    俄罗斯文学大师:普希金
    丹麦文学大师:安徒生
    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
    英国诗人:拜伦
    德国文学家:歌德
    李清照:风格独具的易安词人
    朱自清:著名作家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狄更斯:英国作家
    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
    曹雪芹:《红楼梦》作者
    郭沫若:现代诗奠基人
    茅盾:新文化运动代表
    曹禺:话剧艺术大师
    梅兰芳:京剧大师
    徐悲鸿:一代画师
    张大千:著名国画大师
    泰戈尔:著名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著名作家
    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
    关汉卿:元曲杰出代表
    莫泊桑:著名作家
    陆游:爱国主义诗人
    施耐庵和《水浒传》
    施耐庵 和《水浒传》
    施耐庵:绝代奇才
    《忠与义的交织》-施耐庵和他的水浒
    施耐庵(约1308—1382),元末乱时随父
    寂寞的施耐庵
    施耐庵写虎
    寻访施耐庵
    施耐庵生平传奇
    《施耐庵年谱》修改稿
    江苏旅游景点:施耐庵故里
    唐伯虎:中国明代画家
    《水浒传》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吗
    杭州山水文化孕育了施耐庵写出了《水
    金银币续写水浒传奇
    兴化古代文化名人   施耐庵
    《水浒传》评介
    施耐庵与罗贯中
    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生关系吗
    施耐庵与水浒港
    谁是水浒中施耐庵最钟爱的人
    走近施耐庵纪念馆
    施耐庵陵园
    英国文学大师:莎士比亚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