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1799~1837)Pushkin,Aleksandr Sergeevich 俄国作家。1799年6月6日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世家,1837年2月10日卒于圣彼得堡。 生平和创作 普希金的伯父是诗人,家中藏书甚丰,当时一些知名文人常与普希金一家交往。8岁开始用法文写诗,1811年进圣彼得堡皇村贵族子弟学校学习。进步教师的启蒙主义教导和1812年的卫国战争激发了他的自由思想和爱国热情。流传后世的第一篇作品,是这个时期写下的抒情诗《赠娜塔利亚》。1817年皇村学校毕业后赴外交部任职。青年时期,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深受十二月党人思想影响,写下《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歌颂自由、反对沙皇暴政的政治抒情诗。它们以手抄本的形式,在进步青年中广为流传,使普希金成为当时解放运动的重要代言人。他根据民间传说以朴实的民歌语言写成的长篇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向传统的贵族文学提出了挑战。后来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根据该作品于1842年完成了同名5幕歌剧。诗人的激进思想和社会影响使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决定将其流放南俄。 1820年起,在南俄的高加索、比萨拉比亚等地度过4年放逐生活。与十二月党人的密切交往,加上南方优美的自然风光、哥萨克人的风土人情,更加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这一时期的诗作,以浪漫主义为主要特色,代表作有号召人民起来战斗,反抗暴君的短诗《短剑》及抒情诗《致大海》、叙事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和《茨冈》等。政治上遭受的挫折,在南方的见闻,使作家成熟起来。1823年5月开始撰写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叙事长诗《茨冈》是普希金的创作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渡作品。诗中将茨冈人纯朴生活理想化,以衬托城市社会的虚伪;通过贵族青年阿乐哥与茨冈姑娘真妃儿感情上的矛盾,表现上流社会与原始民族在道德方面的冲突。诗人借此探求当时贵族青年出路的问题。 南俄4年的流放生活,没能改变普希金的政治立场。他不断发表反政府的言论,因而又被流放到他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1824~1826年,他创作了一些优美的抒情诗。其中《致凯恩》被称为“爱情诗卓绝的典范”,传诵全俄,1839年被格林卡谱成歌曲《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同期他潜心研究俄罗斯历史,试图将莎士比亚的戏剧精神注入俄罗斯的戏剧舞台,打破长期桎梏剧坛的古典主义三一律的约束,创作了历史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 1826年9月沙皇尼古拉一世赦免了普希金并把他召回莫斯科,希望他能与政府合作。普希金是贵族革命诗人。他呼唤自由、同情人民、反对暴政、反对暴君,但并不反对皇权。他的政治理想是实行君主立宪。因此,他接受了尼古拉一世的条件,不发表反政府的言论,但他终生不与沙皇政府合作。 1830年5月和冈察罗娃订婚,为此同年9月赴波尔金诺村接受家里一部分产业。因其时当地霍乱流行,实行检疫封锁,不得不在那里羁留3个月,创作硕果累累,除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还写出《别尔金小说集》(包括《射击》、《暴风雪》、《驿站长》、《村姑小姐》等)和《吝啬的骑士》等4部小悲剧、童话诗《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以及近30首抒情诗、一些时论文章。这3个月被后来的文学史家称为波尔金诺的秋天。 《别尔金小说集》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开先河之作。其中《驿站长》一篇以深沉的感情,细致地描写了低级官吏阶层的不幸生活和命运,首次创造出了俄罗斯文学中“小人物”的形象。小说情节紧凑凝练、语言朴实简洁,体现出诗一样的情境。 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也是俄罗斯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创作历时8年。作品以彼得堡贵族青年奥涅金与乡村姑娘塔吉雅娜、诗人连斯基与塔吉雅娜的妹妹奥尔加的恋爱故事展开情节,突出塑造了奥涅金这个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作者将奥涅金的空虚和怀疑、连斯基的死亡、塔吉雅娜的孤寂根植于广大、深厚的19世纪20年代俄罗斯社会生活中进行描写,使作品获得了现实主义意义。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将《叶甫盖尼·奥涅金》改编成同名歌剧。 普希金于1831年与冈察罗娃结婚,并重返外交部任职。借奉命整理彼得大帝史料之机,进一步研究俄罗斯历史,写出论著《普加乔夫起义史》、长篇叙事诗《铜骑士》、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短篇小说《黑桃皇后》、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1836年4月创办《现代人》杂志,同年10月完成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取材于18世纪普加乔夫农民起义,以青年军官格林略夫和玛丽娅的爱情串联故事,在历史人物和虚构情节的交织中,塑造了正直英勇、深受农民拥戴的农民领袖普加乔夫的形象。1958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1903年中国出版的《俄国情史》是这部小说的第一个中文译本,也是中国翻译出版的第一部俄罗斯文学作品。 成就和影响 普希金是近代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才华涉及诗歌、小说、戏剧、童话等多方面。果戈理说:“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马上就会突然想起这是一位俄罗斯民族诗人。……在他身上,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灵魂、俄罗斯的语言、俄罗斯的性格反映得那样纯洁,那样美,就像在凸出的光学玻璃上反映出来的风景一样。”普希金逝世前半年写下的《纪念碑》一诗 ,可作为他一生创作的总结:“我的名声将传遍整个伟大的俄罗斯”,“我将长远为人民敬爱,因为我曾用诗歌,唤起人民善良的感情,在这残酷的时代,我歌颂过自由,并为那些倒下去了的人们,祈求过宽恕和同情 。”在俄罗斯 ,对普希金的研究已形成普希金学,俄罗斯科学院的普希金之家是收藏普希金私人藏书、手稿和研究的中心。莫斯科建有普希金博物馆,圣彼得堡分别建有普希金博物馆和普希金故居纪念馆。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和附近的三山村以及圣山修道院,也改为普希金文物保护区。 普希金主要的诗歌、小说、戏剧作品,在中国都有从俄文直接译出的中文译本,受到读者喜爱。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施耐庵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俄罗斯文学大师:普希金详细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