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M >> mao >> 毛泽东 >> 正文

 

《毛主席语录》编发始末

是语录操,唱的是语录歌,跳的是语录舞,小学生课本是《毛主席语录》本。毛主席语录与人们生活,交往如此密不可分的现象,也成了当时中国的一大文化景观了。

  但最时兴的往往不是最持久的。1971年蒙古温都尔汗一架中国飞机的坠毁,使红色海洋狂热的波涛戛然而止,“红宝书”也从亿万人高擎的手中纷纷落下,最后在人民生活中逐渐地消失。而今,时光才逝去二十年,发行50亿之巨的《毛主席语录》竟成了为数寥寥的收藏家搜寻的“文物”。在文物市场,由于稀少,一本《语录》竟能以高出原价百倍以上的价格出售。

  时过境迁,当年热衷于红色海洋的人们又开始以异样的热情,汇成了奔小康的潮流,再也没有人探究《毛主席语录》的来源、出版过程和其间的一些是非、隐秘。

  不过在芸芸众生中,有一位年逾花甲的女士,她对《毛主席语录》仍怀有极特殊的感情。在《毛主席语录》最流行的年代,她默默地享受其中的荣耀与甘甜;在《毛主席语录》遭冷落的时候,又默默地承受她不能理解的痛苦。是她最早提议并亲手编辑出版后来风靡全国乃至世界的《毛主席语录》,这本小红书记载着她的辉煌,她的艰辛与苦涩。她就是解放军报社已经离休了的一位编辑——田晓光。

  她向我讲述了自己参与编辑出版《毛主席语录》的全过程。谈起往事,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有时谈到得意之处,脸上泛着兴奋的光泽,忘情地闪动着骄傲的目光。她永远也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她用她生命的精华编辑出来的这本至今受人爱戴的伟人的语录,竟被人利用来当作一个作恶的工具,而且运用这个工具导演出了那么多的人间悲喜剧。我尊重她的这种感情,理解她与我谈话所站的角度,因此,我决定将她对我谈话的内容及提供的资料仅作简单的整理,坦陈于此,给后人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一个佐证材料。

  毛泽东的语录怎样变成《毛主席语录》

  “你们怎么想起要编一本《毛主席语录》呢?”

  “我们之所以萌发编辑一本《毛主席语录》的想法,这首先还要从《解放军报》刊登毛主席语录说起。

  “林彪接替彭德怀的工作以后,首先在全军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运动。1960年3月在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上,林彪提出:毛主席有许多警句你们要把它背下来……我主张就是要背一点东西,首先是把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最精辟最重要的话背下来,脑子里就是要记住那么几条……

  “61年4月,林彪在部队视察时,更明确地指示:为了使战士在各个时期、各种情况下都能及时得到毛主席思想指导,解放军报应当经常选登毛主席的有关语录。

  “我当时在军报资料室负责马、恩、列、斯、毛语录卡片资料工作,为报纸选编毛主席语录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我头上。在社里每天下午的编前会上,了解第二天报纸的宣传中心、负责提供有针对性的毛主席语录。

  “说来也是很巧的。一次解放军报副总编辑唐平铸同志,带领人马到几家报社参观取经。在《天津日报》社,唐平铸发现他们资料室的同志将《毛主席语录》中可以独立使用的文字,即后来说的‘语录’,作成卡片,分门别类地排成专题目录,为编辑部门查找、引用、校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这对我们军报刊登毛主席语录来说,太用得着了!唐平铸指示我们派人去用最快的速度全部抄回来。由我负责重新整理,按我们设的专题重新排列,并把我们以前积累的充实进去。最后又作了校订。

  “有了这套专题目录,为报纸提供毛主席语录的工作开始得心应手了。后来的《毛主席语录》,就是这套目录基础上选编的。

  “毛主席语录天天见报后,部队里反应热烈。当时军队文化程度不高,战士多数是从农村招来的,有初中文化的就算是知识分子了,让他们直接学习毛主席的原著有困难。而我们当时摘编的毛主席语录均是毛主席著作中,最简洁、最通俗、最精辟地讲出道理的语言,战士们一看就懂,一讲就明白,这样,学习毛主席语录,战士们既学习了政治,又学习了文化。对部队进行思想教育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林彪对他提出的语录登报的事也是很得意的。1961年,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他说:‘解放军报上天天有毛主席的语录,编必要的基本教材,免得指导员难解决问题,不过不要多,而要好。’到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林彪又讲:‘解放军报经常按照当时的需要,把毛主席的语言摘出一部分登出来,底下也表示欢迎。’

  “军报资料室在为报纸选登毛主席语录的基础上,又时常结合当时全党全军中心任务,汇编毛泽东的有关论述,大篇幅地在报纸上集中发表。如1961年的《毛泽东论调查研究》、《毛泽东论政策》和《毛泽东同志论理论联系实际》等的专题语录汇编。后来又发表了《毛泽东同志论领导作用和工作方法》等等。

  “1962年2月3日,当时的总参谋长罗瑞卿同志在《解放军报》毛主席语录宣传小结上曾批示:‘大型辑录形式好,以后还可以用。’鼓励了这种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方式。

  “鉴于当时这种情况,我向报社领导提出了要为部队编一本《毛主席语录》的想法。领导上十分赞成,但说要请示一下。”

  1964年第一个黎明,第一本《毛主席语录》问世

  “1963年12月20日,唐平铸去参加总政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把我们建议编一本《毛主席语录》的意见带了上去。

  “一天,唐平铸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总政领导要我们编一本《毛主席语录》,作为会议文件下发。并要求在会议结束前,征求各位代表对《毛主席语录》的意见。

  “我接受了这项任务。时间如此紧迫,必须争分夺秒。我一放下电话,立即拟定了编选计划。送报社领导批准后,马上投入了工作。

  “为了保证如期完成任务,领导上又调了一位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同志帮助我一块儿干。我那时虽也才30多岁,但已经是4个孩子的妈妈了,我的家不在报社,为了工作方便,我住到了报社,夜以继日地苦干了一个星期。我们采取编一个专题,发排一个专题;排一个专题,校一个专题的办法搞突击,但仍觉得速度慢,最后我们索兴搬到了印刷厂里办公,一边编,一边排,一边校,一边印。

  “1963年,我国经济开始复苏,餐桌上也能见到点油腥了。这年除夕也显得比前两年诱人,我的四个孩子,两个在学校住校,两个在幼儿园住托,平时很少能在一起。快过年了,都盼望着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个好年。也就是在这年的除夕之夜,正赶上《毛主席语录》总校、付印。那天,我们在印刷厂整整干了一个通宵。当新的一年第一个黎明到来的时候,我手捧着散发着墨香的第一本《毛主席语录》的印张,心里感到无限的快慰,至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毛泽东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毛主席语录》编发始末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毛泽东林彪交恶的根由
    毛泽东个人资料
    各国对毛泽东的评价
    毛泽东晚年政治侧面:曾经须臾不离的
    共和国十大元帅:毛泽东点评独到,赞
    邓小平与毛远新之间“矛盾”的真相
    扑朔迷离:毛泽东和他的“8341”
    1964年后毛泽东为何对刘少奇越来越不
    毛泽东之前的五位总书记有烈士有叛徒
    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
    胡耀邦谈往事:比较毛泽东和邓小平
    毛泽东一生中几个重要的“9月9日”
    手下强将如云 毛泽东为何决战东北只重
    毛泽东评说历代帝王
    张宗逊上将与毛泽东主席
    毛泽东的24个经典预言
    周恩来眼里的林彪与毛泽东
    两个大骂毛泽东的人:兼听则明
    1949年毛泽东为何没有下令进攻台湾?
    前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毛泽东外孙女出书披露毛泽东晚年外交
    毛泽东与贺子珍之子“毛毛”1949年后
    毛泽东的10个儿女们
    国共抗战名将后代齐聚成都缅怀先辈
    林彪一封信 毛彭误解数十年
    红墙内毛泽东的普通生活
    邓小平、华国锋等在唐山地震时的反应
    毛泽东是怎样挑选秘书?
    抗战期间林彪和蒋介石曾有三次激烈的
    曾经轰动海外:红宝书《刘主席语录》
    毛泽东对百团大战不满:过早暴露了我
    王光美:庐山会议前后的毛泽东、彭德怀
    毛泽东的军事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毛泽东对接班人的打算:刘少奇第一邓
    毛泽东评《三国》:自比赵子龙,为曹
    蒋先云:毛泽东和蒋介石最喜欢的弟子
    从亲密到决裂:毛泽东与林彪九次冲突
    德前总理施密特谈毛泽东:外交立场克
    毛泽东为何尊重程潜
    毛泽东的孙辈亲人们
    毛泽东为何说叶挺是中共首任总司令
    毛泽东与杨开慧
    毛泽东延安遇刺客
    毛泽东和他的九弟毛泽连一家
    毛泽东后人生活状况:平民生活的酸甜
    天生不爱摸枪:毛泽东人生中唯一一次
    两人一见钟情 毛泽东与杨开慧试婚
    渐行渐远 七千人大会之后的毛泽东与刘
    毛泽东临终前给李敏留手势遗嘱成谜
    毛泽东为何说叶挺是“中共首任总司令
    毛泽东再婚后:得知杨开慧还在世深感
    毛岸青邵华撰文纪念毛泽东:彩云长在
    发展党员的特殊政策:经过长征的人可
    1969苏联大兵压境 在京高干率先疏散
    晚年毛泽东听曲秘闻 工作人员谈秘密录
    毛泽东简介
    杨开慧第一次随毛泽东回婆家
    毛泽东在延安两次“挨骂”的史实
    薄一波撰文忆毛泽东同志二三事
    周恩来与邓小平战友情深
    莫忘小平同志复出时的感言
    毛主席日常开支
    两见晚年毛泽东
    1966年十万人大会 陈毅为文革泼冷水始
    “毛泽东万岁”与妻女离散 是辉煌还是
    毛泽东复电:停战签字必须推迟
    毛泽东的英语水平到底怎么样?
    第五次反围剿
    邓小平南方谈话未见报的两句话
    毛泽东眼中的方志敏
    毛泽东与叶飞上将
    毛泽东礼遇程潜
    邓小平伸出一个手指:裁军100万
    八路军
    毛泽东评价陈独秀长子陈延年是不可多
    开国将帅们的“战创”知多少
    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
    从邓小平受迫害时进行的思考说起
    二顾牢房得良将:许世友为何一生都忠于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
    许世友拳打毛泽东事件:差点被拉出去
    婚姻大事
    毛泽东与刘少奇在五七整风运动中的矛
    有感于邓小平“中国不允许乱”!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毛泽东题“好好学习”的内幕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 ——毛泽东《沁园
    邓小平20年前画下房改“圈子” 中国房
    毛泽东之女李敏撰文回忆:长征路上的
    毛泽东的亲情世界:家世·家书·家风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邓小平
    父亲黄炎培与毛泽东
    六言诗 给彭德怀同志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秋收起义
    毛泽东
    毛泽东介绍
    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把握及其
    浪淘沙 北戴河/水调歌头
    沁园春·雪
    只有几个月国民党员历史的上将张宗逊
    方鼎英密谋带着部队去投降
    水调歌头 游泳
    “摸着石头过河”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