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刘醒龙 >> 正文

 

《圣天门口》:现实主义新探索

周新民

  自1980年代以来,变化着的文学形势逐渐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规范。为了给这些突破赋予新的意义,文学批评家们创造了形形色色的现实主义文学名称,诸如“表现现实主义”、“体验现实主义”、“文化现实主义”、“人文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形式现实主义”等等。这些命名隐含着现实主义内涵两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在不同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规范;另一方面,现实主义的形式因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批评家们对现实主义新变无疑是敏锐的。的确,现实主义从它一诞生起,就不是一个本质的、固定不变的概念。
  对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伊恩·P·瓦特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现实主义’一词首次公开使用是1835年,它被作为一种美学表述方式,指称伦勃朗绘画的‘人的真实’,反对新古典主义派的‘诗的理想’;后来,它被杜朗蒂主编的杂志《现实主义》1856年创刊号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学术语献诸公众”。这个术语后来又在福楼拜及其后续者那里指“用作‘理想主义’的反义词” 。(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页。)通过对现实主义概念的梳理,伊恩·P·瓦特认为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产物,是和当时的社会文化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个孤立的、普泛性的概念。的确,现实主义本身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社会生活的发展为现实主义的内涵提供了丰富的拓展空间。在和社会文化语境的对话中,现实主义拓展了自身的文化内涵和规定性。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现实主义的内涵一直在扩展与丰富。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仅抓住它曾经有过的内涵来框切当下的社会生活,而是应该依据当下的现实生活来发展现实主义,让现实主义始终能和鲜活的现实社会保持紧密的联系,维持自己对鲜活的现实生活的发言权。
  此外,现实主义还是一个关于形式的概念,这一点被我们长期忽视。我们太在意现实主义文学与现实社会的关系,过分看重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效果,而作为形式的现实主义被我们遗忘了。而在一些批评家看来,现实主义形式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它的社会功能性:“所有的现实主义小说都是通过维护—种与现实的特权关系来获取其权威性的。然而,这一诉求不仅仅简单地是一种消极前提,它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形式因素,在现实主义模式的所有样本中都留有运作的痕迹。每一部新作都有权重构这一诉求,由此显示它对现实的独特把握。因此,可能的思路或许是,悬置那些不可捉摸的认识论问题,转而将再现行为当作一种智力劳作来考察……,其蛛丝马迹可以从文本中发现。现实或许可以看作为——至少是暂时的——仅是想象的产物。如此理解‘现实’(我将用大写的方式强调其修辞的而非本质的意义)可以使我们摆脱有关现实与文本之关系(反映论)的狭隘论辩,腾出手来探讨小说的创造性生成(发生论)、它的接受和社会效用。……通过对最后两个范畴的详尽考察,……我们能够越过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诉求当中的认识论盲区,开始将它理解为一种美学形式的实践。”([美]安敏成著:《现实主义的限制》,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8—9页。)将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美学形式来理解,不仅能让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现实主义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提醒着人们,现实主义形式具有着多种的可能性。它应该越过现实主义社会功能的禁锢,展现出自身的独特的美学意义。
  正是从以上两个方面来讲,长篇小说《圣天门口》显示出了其独特而跨越性的意义。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当下现实主义文学新内涵。它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规范性,高扬了个体生命的价值,提出了“人”是社会变革的基本准则的文化理念。同时在文学形式的探索上,《圣天门口》也呈现出崭新的特质,构造了空间形式这一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的文学形式。这两个方面的变化,预示着《圣天门口》给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带来了新高度。
  “人”:《圣天门口》的内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俗社会生活逐渐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吞噬力:人们为金钱和欲望的魅力而迷惑,陷入了物质的狂欢之中;人的理想以及人的终极性关怀丧失,人的精神被物质挤压并萎缩。而文坛上也陷入一片喧嚣和躁动之中:变幻不定的各种写作旗帜、商业性的炒作以及对欲望写作的盲目崇拜等等,这一切都昭示了人的信仰危机,精神丧失。
  同时,就现实主义自身来看,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遇到了挑战。一方面,现实主义文学要求再现现实生活,把时代思想情绪的表现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追求。在这种艺术追求中,小说中的人物仍然难以脱离工具性的地位。另一方面,在文学思想上,随着文学对“人”的价值探讨的深入,传统现实主义文学规范受到了普遍置疑。因此,现实主义文学陷入了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和对“人”的价值表现的两难困境中。在“现实主义冲击波”文学口号提出之后,对现实主义的诘难,彻底揭示出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困惑。其中,又以现实主义对人的关怀的迷失最受质疑。(童庆炳、陶东风:《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缺失——“新现实主义小说”再评价》,《文学评论》 1998年第4期。)现实主义在对人的价值和精神表现上陷入了尴尬。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状况中,现实主义应该重新出发寻找自己新的起点,它的内涵应该随着我们当下的社会文化现实而发展。我们今天的现实主义不应该只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对沉迷在物质欲望中的人的精神拯救应该成为现实主义的第一要素。人以及对人的终极性关怀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现实主义的出发点。
  对“人”的关怀,成为刘醒龙解开现实主义文学死结的主要思想武器。在谈到《圣天门口》的写作时,刘醒龙谈到:“文坛上对所谓现实主义文学的评价也似是而非,而我又不喜欢用檄文发起论争”,“只好写这样一部小说来为现实主义文学正名”。对于现实主义,刘醒龙有着自己独特而清醒的认识:“看一个作家或作品有没有对现实功利的不屑与反叛,有没有对现实的个性梦想与人文关怀,决定着他们现实主义身份的真伪。”在刘醒龙夫子自道式的语言中我们鲜明地感觉到,在他这里,现实主义文学的含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实主义文学从对现实生活真实的反映,调整为对现实功利价值的反叛,注重人文关怀,张扬理想主义情怀。
  个体生命的尊重和仁爱之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刘醒龙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圣天门口》:现实主义新探索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