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刘醒龙
|
王光东
刘醒龙是朴素的,为人朴素、为文朴素。 在一个流光溢色、追逐时尚的时代里,能保持一份朴素的心性是多么的让人佩服。朴素的刘醒龙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有多少闪亮的头衔,总是执着、谦逊地行走于他的艺术世界中,在黑色的土地上,把心交给那些承受苦难、抗拒苦难的人们,总是能够避开流淌于生活表面的泡沫,看取生活的真相,把民间底层人们的精神和灵魂真实地表现出来,以坚硬的抗争和如水的柔情给人以深深地感动。 “过去”的刘醒龙和“现在”的刘醒龙,在我的感觉中并没有多少本质的变化,想象中,他心灵的上空总是有鞭子闪击而出,抽打着他的良心,拷打着、逼问着他是否忘记了与他一起成长的父老乡亲们,是否忘记了土地上的人性最本质的内核是什么,于是刘醒龙不敢懈怠,不敢有所取予和忘记,他象“追日”的夸父,越山趟水,在漫漫乡野寻找着灵魂的真谛,在《凤凰琴》山村一隅的角落看到了贫穷教师的高尚精神,在《大树还小》的山坳里,发现了人性的美丽与痛苦……,当他一旦意识到自己离乡土太久太久、太远太远的时候,内心里就有了隐隐的不安,他在《弥天》这部长篇小说的序言中谈到内心的这种感想时,特别让我感动,他说:“不知不觉中,对过去的痕迹产生莫大兴趣已有一段时间了。在我心情郁闷时,这痕迹就像乡土中飘来的炊烟,时而蛰伏在屋后黝黑的山坳里,时而恍恍惚惚地飘向落寞的夜空。假如我的心情不错,本是无影无踪的痕迹,就会是雨过天晴之际,经由那肥硕的蚯蚓一耸一耸地爬过,犁出一条宛如房东女人的粗针大线,并且象小路弯弯的五彩和七色。更多的时候,心平如水,一切如同从来没有发生。痕迹便成了秋收之后弥漫在田间地头的各种野花,有四瓣、有五瓣,有墩实,有轻盈,那是狐狸和黄鼠狼,还有狗獾、猪獾,甚至还有果子狸,总之都是小兽们留下来的脚印。”我常常想,乡土世界的细微之处能在一个人的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痕,他的情感就会有一种沉重的悲凉和柔情的深刻,过去的历史、生活过的乡村与他就有了一种血肉相连的生命关系,怀想过去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抚慰,更为重要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和生命旅程中,看到“过去”在为“今天”提供哪些有益的东西。由这朴素的乡土之情,我理解了刘醒龙在日常生活中对朋友的纯朴之情,理解了他从不伤害别人的那种谦逊的生活态度,我更理解了在《弥天》这部长篇小说中,他对极左路线对人性的扭曲所表示的深深的愤怒,对留给这块土地的惨重创伤的刻骨回忆,在灾难和不幸面前,他美丽的怀想,没有了缠绵和柔情,柔情退隐到了文本的后面,生发出的是批判的、尖锐的声音,他用利剑挑开土地上上演的荒诞,看到人性变异的原因,看到人的疯狂和丑陋,但他从未对“人”的心灵之美失去注目的信心,在《弥天》中他写到一个细节:作品的主人公温三和病重时,按照乡村的习惯去“叫黑”,作为“封建迷信”活动,在当时是被严厉禁止的,然而领导人乔俊一却偷偷地和温三和的母亲达成默契,去完成这样一种乡村的“仪式”。作品中这一细节在我的感受中有别样的魅力,它是民间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同情的一种伟大精神,它让人在残酷中看到了诗性、在疯狂的人性裸露中感受到了人之“为”人的温暖。这种“深刻”大概只有象刘醒龙这样把“心”安放于土地中的作家才能有,这是刘醒龙作品的底色,也是他作为一个作家的独特性所在。(作者系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刘醒龙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感悟刘醒龙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刘醒龙印象 |
下一篇文章: 刘醒龙的“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