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我有时会有不知道“教什么”的疑惑。如果把教材上的每一篇文章比作一块布料,语文老师就要像是一位服装设计师,要对每一块布料进行恰当的剪裁、取舍,再加上精细的做工,才能做出一件件炫目的时装。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应该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
选择、取舍的标准是什么?
新课标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内涵又是什么?答案还是在课标中:“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以此作为基点,我们对《紫藤萝瀑布》进行了深入研讨,感觉这一课例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示。
我把它们概括为“四个二”。
第一个“二”:两个精心预设的主问题,为学生搭起思考的平台。
语文教学,有时难就难在不难上。这篇课文其实本身并不“难”,而是教师设置了让学生深入思考的疑难问题。老师利用了文本解读中出现的两个矛盾,带领学生进行探究,终于获得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认识。
两个主问题是:
⑴作者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可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她看到紫藤萝还会产生喜悦的情绪?
⑵为什么文中插叙紫藤萝在文革中的遭遇呢?
两个问题的设计很有讲究。
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抓住“矛盾”,并以此为“抓手”,来组织课堂教学。按照常理,作者在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时,本应该十分焦虑悲痛的,可是看到紫藤萝还会产生喜悦的情绪,这岂不是违背常理吗?但正是这一矛盾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第二个“二”:两次颇富教学智慧的追问,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第一次,是在[赏析探究1]中,当学生回答出“因为作者看见了美丽的紫藤萝花儿,悲痛之情有所缓解”,这显然是一种较为肤浅的理解,但正像老师所说的那样,他又不依不饶地追问:“为什么紫藤萝花儿就能够带走焦虑和悲痛呢?”
第二次,是在[赏析探究2],生14、生15回答:“我认为是作者要对过去那种极“左”观念加以批判,进行前后对比。”、“紫藤萝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这显然是从参考书上搬来的标准答案,对于如此完美的答案,老师仍然是不依不饶:“作者写今天的“生死谜手足情”,为什么要回过头去批判文革的极“左”观念呢?”
这两次追问极其重要。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的两次追问,将学生的思维置于“愤”与“悱”的境地,再进行启发、引导,对文本的解读因此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学生的思维品质、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正是在不断努力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显示了老师深度开掘学生思维的智慧与匠心。
第三个“二”:两次卓有成效的导读,体现文本价值,尽显语文本色
第一次是[探究一]中,面对老师的追问,生11引用资料上的标准答案,老师肯定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但又没就此罢手,而是转而引导学生朗读描写藤萝花的段落;第二次是在[探究二]中,也同样是生15引用资料上的标准答案回答老师的追问时,引导学生朗读最后两段。
这两次导读恰到好处。当学生在老师的不依不饶的追问下思维限入停滞,情急之下说出标准答案之时,并不意味着学生对问题有了真正的理解,仍然是停留在浅层的、具体的、简单认知这一个层面上,缺乏深入思考的过程。这时,老师没有作架空的分析讲解,也没有让学生做无谓的小组讨论了事,而是回归到文本,带领学生一起去研读课文,再辅之以巧妙的点拨和诱导,让学生在文本中涵泳,在相互激发中获得一种顿悟,达到深刻体悟后的宁静快乐,恰与课文中宗璞的圆融通达的生命感悟彼此呼应。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课堂感,也是这节课最有语文味的地方。正是这样的朗读和引导点拨,才不会使语文课变成远离文本的人文课、品德课甚至是科学课。
第四个“二”:两次赏析探究,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请看本节课的流程设计,开场白非常简洁实用,直奔主题,从赏析探究1到赏析探究2,始终围绕两个精心预设的主问题,运用了矛盾生成法来组织课堂教学,从无疑到有疑,从停滞到顿悟,从肤浅到深入,从平静从容到波澜横生,学生思维的激流始终没有停歇。这既是一场运动量极大的思维体操,又是一次包含着构建生命观的心灵之旅。在这一旅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生命观也获得了深刻体认。这也许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有效的语文教学。
结论:对文本的解读,不能面面俱到,而要有所选择和取舍。应该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归依,根据文本的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或侧重于语言积累,或侧重于语感训练,或侧重于思维发展。本课例显然是聚焦于思维发展。
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课堂呈现上,本课例运用矛盾生成法,精心预设好主问题,步步追问,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问题链,老师则相机进行启发、点拨和诱导,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停滞到顿悟,从肤浅到深入,思维训练卓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