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设计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第三中学 张其海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信客风雨漂泊的一生,能够概括信客的高贵品质。 2、使学生能够比较这篇文章与《台阶》、《背影》塑造人物方法的不同。 3、体味本篇优美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了解信客风雨漂泊的一生,概括信客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 2、方法:自读与探究相结合。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发展为讲信用,在后来发展为信物,送信的人。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信使,信客。这一职业到20世纪初还没有消失。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谋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余秋雨的散文《信客》,看看信客是如何生活的。 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作品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学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包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这是他在研究写作之余的散文佳作。《山居笔记》获海外花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三、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 第一部分:老信客因为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名誉,找到了年轻人当第二代信客。(做信客的缘起。) 1、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信客的基本情况,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说:他做信客还有一个理由,那么,这个理由是什么呢? 老信客因为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名誉,找到了年轻人,年轻的信客在老信客的感动下,做了信客。 2、那么,在对老信客的叙述中,我们能够知道信客这一职业有何特点呢? 诚信无私,生活贫困,终年跋涉,非常辛苦。 3、老信客以他崇高的责任感来物色新信客,他以他的经验给新信客做详细的介绍,而以他的教训,对新信客谆谆教诲:做信客要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学生找,下同)。这样,可以使新信客迅速成长为可信赖的信客。 老信客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寄希望于新信客,新信客带着老信客的希望上路了。 第二部分: 信客工作任劳任怨,善良厚道,但他有时还要受到无端的呵斥与猜疑。 1、信客带着老信客的叮咛与嘱托走上了征程,那么,信客又是怎样作信客的呢? ⑴ 做本职工作──收发信、物。 ⑵ 做分外工作──充当死者的代理人。 2、信客匆匆的脚步,带来了远方亲人的音讯。信客不畏路途艰辛凶险,吃不饱,睡不好,疾病缠身。如果说,这是肉体上的摧残,这还可以忍受,那么,他还要忍受精神上的苦痛,这精神的苦痛是什么呢? 受人怀疑,遭人诘问。但信客并没有发脾气,而是连连赔罪,任由别人怀疑诘问,这反映出信客任劳任怨,但他还干这档子事,他尽了乡邻间的情谊,说明他有情有义。 第三部分: 信客遭人诬陷,不再做了。但人们仍想念他请他代办邮政业务。 1、信客遭人怀疑诘问就已非常痛苦,但有些事对他来说,无疑是在流血的伤疤上撒了一把盐。那么,这是什么事呢? 遭人诬陷,被送到警察局。但他并没有把这件事公布于众,他要保存他老乡的面子,说明他宽容, 从这件事中,信客深刻地体会到了做信客的凶险,他不干了。 2、到此为止,信客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他在做信客时,作者着重叙述了两件事,是什么呢? ⑴ 当代理人; ⑵ 受诬陷; 但是,信客并没有何怨言,表明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 最后,信客不干了,人们的通信成了问题,人们也就想起他的伟大。对信客来说,社会总体上还是有良知的,他生活一直很好。 第四部分:人们推举信客当教师,他工作出色,还当校长,赢得了人们的敬爱与怀念。 1、他为什么能当老师、校长呢? 上过私塾,有文化;奔波一辈子,阅历丰富;代人写信,增长知识。 2、为什么吊唁的人很多? 他的工作得到了乡亲们的承认,人们怀念他。 3、为什么他要求葬在老信客的墓旁? 他通过多年的奔波、体会,他了解这一职业,热爱这一职业,因而,他同情老信客,敬重老信客,感激老信客。 五、作业 1、说说三篇文章在塑造人物方面及语言特色的差别。 (根据文体,写作重点、作家风格等方面答题。 ) 2、写墓志名。 (可概括信客的一生,概括他的职业,他的品质,只要突出一方面即可。也可面面俱到,写一篇文章。)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信客,余秋雨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信客》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