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X >> 信客 >> 正文

 

〈信客〉教案(第一课时)

作者:珊囡囡   教学目标:1、握文章脉络,划分结构层次,理清课文内容。
2、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能够概括信客的高贵品质,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重、难点:了解信客风雨漂泊的一生,概括信客的高贵品质。
教学工具:多媒体平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你想联络一位朋友或亲人你会采用什么方法?
     导语: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电信业迅速发展,手机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给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了方便。但提及20世纪初期的乡村,对外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也许,我们很难想象,信客沉重的脚步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纽带,他们为远行者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今天,让我们通过文章《信客》来体会一下他们苦涩的人生。

二、简介作者:(把书翻到82页,告诉老师,作者是谁?) 认识一下余秋雨。(投影出示)
         余秋雨,1946年生,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作品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学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等。

三、整体把握:
1、检查预习:
  唏嘘 xīxū      嫉妒 jí         晦气 huì         噩耗 è         猝然 cù     
诺诺 nuò      呵斥 hē        诘问 jié         文绉绉zhōu    焦灼zhuó  
伎俩 jì        吊唁 yàn       跋涉 bá shè      颠沛  pèi
2、概括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老信客因为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名誉,找到了年轻人当第二代信客。
(做信客的缘起)
第二部分:年轻信客工作任劳任怨,道出了信客的主要工作内容,被人羡慕也要受到无端的呵斥与猜疑。(怎样做信客)
 第三部分:信客遭人诬陷,但并未公开同乡丑闻,只是从此结束了信客职业生涯,但人们仍想念他请他代办邮政业务。 (不做信客的原因)
第四部分:人们推举信客当教师,他工作出色,还当校长,赢得了人们的敬爱与怀念。
(做老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四、走进课文,揣摩文意
1、课文P83(一)第7段:“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说,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老人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明确:老信客告诉信客要恪尽职守,严守诚信,才能取得众人的信任。这是老人用鲜血总结出来的道理,而信客一生能得到人们的尊重,正是他恪守老人这一教诲而得到的。文章就是在宣扬“信”字。)
2、你对信客这份工作的初步印象是怎样的?能否用一个词语或一个字来概括?(苦)
3、这种"苦"从哪里体现出来?(明确:工作劳苦;生活贫苦;心灵痛苦。)
(1)信客收入微薄,生活贫穷。老信客干了一辈子,家里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沿途投宿,拣便宜的旅馆住,吃饭尽找那种"可以光买米饭不买菜"的小店。终年奔波,胃病和风湿病成了职业病。他们是最困苦的旅行者。
(2)信客最痛苦的是蒙受怀疑、欺凌、憎恨。信客这条路布满凶险,实在是件苦差事。
4、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觉得信客具有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明确:诚实守信,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五、小结: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了,通过余秋雨先生的描写,我们了解到信客的工作奔波劳苦,同时还要具备诚实守信,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待人宽容、善良厚道的良好品质,另外,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语言很有特色。请同学们课后通读全文,勾出你认为的精彩语句。
六、作业布置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语言很有特色,请在笔记本摘抄出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简要说说它的美感。

板书设计:            10. 信客

(一)做信客缘由信   
(二)工作内容、重担在肩
(三)不做信客的原因
(四)但老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生活贫苦
   苦  工作劳苦  
       心灵痛苦

优秀品质:诚实守信,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教学后记:
    本文设计先让学生把握信客奔波劳碌的一生入手,再从中体会信客诚实守信,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待人宽容、善良厚道这些美好的品质,从而使学生明白,做人之根本在于一个“信”字,我们不论在做人还是做事,都要以“信”为根基,在自己今后的人生路上做一个诚信之人。
    本文篇幅较长,首先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捕捉课文中的重要信息,让学生确立对信客的正确认识,对文章的结构基本能把握,通过教师引导基本能把学生要掌握的知识都讲清楚,使学生对信客的品质和精神都能能较好地体会,同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又不过分突出该手段的替代和渲染作用。一堂课下来,虽然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仍然发现了不少遗憾和不足之处,在课堂气氛方面教师有些严谨,因此原定设计[信客档案]旨在从信客这一职业角度出发,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面上的了解上,讨论信客为他人付出了很多(文章作了很多描写),自己却落得遭人误解,穷愁潦倒,与现代某些价值观衡量比较,这些环节都进行了删减,从而显得这节课的处理“浅”了一些另外,《信客》这篇课文中两个信客都没有坚持到最后,在作者看来,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心结。这篇文章其实作者提出一个个人和社会如何面对“信”字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因为担心初二的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的限制,无法探讨这个问题,所以就“避重就轻”转而更多地赞美信客身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其实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可塑性很强,如果设计时偏重一下相关问题的探讨,学生的收获会更多。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信客,余秋雨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信客〉教案(第一课时)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道士塔》余秋雨——《文化苦旅》
    从《道士塔》看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道士塔》课堂实录
    《道士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道士塔》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案例:《道士塔》(余秋雨)
    《道士塔》课堂实录2
    重读余秋雨《道士塔》
    道士塔教学教案
    余秋雨《道士塔》评注
    余秋雨的《道士塔》之我见
    《道士塔》说课稿
    《道士塔》说课稿2
    《道士塔》说课稿4
    《道士塔》课堂实录(40分钟)探究式…
    道士塔
    敦煌千古事,苦乐谁心知——余秋雨《…
    道士塔-----余秋雨
    《信客》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信客》教案
    解读《信客》的文化意蕴
    也谈《信客》的文化批判
    《信客》教案示例
    《信客》教学设计及说课设计
    信客原文欣赏
    课文信客研讨
    《信客》结局留下的思考
    《信客》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试题]《信客》习题精选
    《《信客》导学案
    信客有关资料
    《信客》教后记
    《信客》教学设计4
    《信客》教学设计3
    《信客》教学设计2
    《信客》说课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及反思
    《信客》教案
    《信客》教学设计之一
    《信客》评估测试
    《信客》教学设计之二
    《信客》说课稿
    《信客》说课稿2
    《信客》说课稿3
    《信客》教学设计及反思
    信客的“信”
    《信客》课文背景知识
    读《文化苦旅》有感
    余秋雨和《文化苦旅》
    《信客》参考图片
    余秋雨:15年脚步就此打住
    《信客》有关资料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建议
    《信客》生字注音
    再谈《信客》
    文化苦旅中的信客
    《信客》课文导读
    万事“诚”为先──余秋雨散文《信客…
    《信客》学习目标
    《信客》课标解读
    《信客》素质教育新学案
    《信客》写作特色
    阳关雪
    莫高窟
    《信客》典型例析
    《信客》问题探究
    《信客》重难点突破
    《信客》人物形象
    体悟余秋雨
    《信客》写作特点
    《信客》重点难点
    《信客》结构分析
    《信客》中心意思
    《信客》词义辨析
    《信客》课堂实录
    《信客》形近字辨析
    《信客》基础知识题
    《信客》结局留下的思考
    《信客》语法修辞
    《信客》课外语段练习
    《信客》研讨与练习说明
    夜航船
    《信客》教学设计
    壮士
    《信客》多音字辨析
    《信客》课文简析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同步达纲练习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课时训练
    《信客》课时训练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课内语段练习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学法指导
    《信客》整体把握
    《信客》电子教材
    《信客》词语解释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说课设计
    《信客》问题研究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学法导引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杂谈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