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信客》是一篇自读课文,出自声名显着的学者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信客》讲述的是民国时,住在上海郊区的“信客”帮助住在市区的人送信时发生的故事。文中写了两代信客的命运,“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老信客因私裁客户的一条红绸失信于人,自感“名誉糟蹋了”,干不下去了,找到年轻人,年轻人最终不好回绝,当了第二代信客。信客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善良宽容,受到人们的敬重。全文赞美了他们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并在诵读的过程中,揣摩、品味语言的魅力。所以结合本单元特点,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感知课文内容,学会提炼重要信息。
②领悟秋雨散文的质朴而典雅,提高语言鉴赏水平。
2、过程与方法:
情景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信客的风雨生涯中,感悟人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把感性的生命体验和理性的思考相融合,内涵丰富,打动人心;而感性和理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又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因此我把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内涵、体味学者厚重的语言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懂得关爱和敬重社会上这类平凡而伟大的人。
2、教学难点:
揣摩质朴、典雅而又警辟的语言。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情境创设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在思想产生共鸣。
2、诵读品味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粗读、选读、精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3、合作探究法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法 一般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为此我认为应该教会学生如下学法:
1、整体感知法:让学生能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捕捉重要信息。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 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初识信客
1、课前调查:当你想联络你的朋友或亲人时,一般采用的什么方法?
(此调查的目的一是为了引出课文,二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2、导语设计,引入课文----《信客》
有一句广告词说的好,“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现代电信事业的迅猛发展,给忙碌的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说到20世纪初期的乡村,对外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人——信客。也许人们难以想象,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信客俨然成了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余秋雨的《信客》将为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信客为远行的人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难的远行者。”让我们在这样一个故事中去认识信客,去体会他们那苦涩而又凄美的人生。
(此导语的设计,使学生对信客这一职业充满兴趣,并从感性上对信客生涯有一个整体印象,悠扬绵长的古筝曲和多媒体展示又能把学生的思绪引向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3、资料助读----作者简介
----多媒体展示: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1966年入上海戏剧学院文学系学习,后留校任教。主要论着有《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借我一生》等。
(此环节主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初步认识作者----余秋雨)
(二)、整体感知----走近信客
1、疏通课文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多媒体展示,学生自查、互查。
2、填写《信客档案》。---- 多媒体展示,抽生回答,同学补充、评价,老师明确。
因为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故事情节简单,但篇幅较长,所以在课前我先设计了“预习作业”发给学生,(预习作业包括重点疑难生字词、填写“信客档案”,搜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故事。)此环节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明白预习课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课堂上就主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反馈预习效果。“信客档案”是本堂课的一个重点,我想通过学生填写“档案”,对本文有一个整体感知,把握主要情节,理清全文线索,并能捕捉文中的重要信息,初步了解信客。
姓名 职业 信客 身体状况 老犯胃病和风湿病 收入情况 收入微薄 工作内容 1、发散、接收信物; 2、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报死讯、送遗物; 3、代读、代写书信 主要事迹 1、为客死者料理后事; 2、为同乡遮丑。 最敬重的人 老信客 座右铭 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
(三)、品读赏析----认识信客
(走进字里行间,品读感人片断,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1、深情朗读,分享佳句。
2、学生勾画、朗读、品析、评价。
在初步感知课文后,我重点指导学生从本文中勾画佳句、赏读佳句、点评佳句,从表达(记叙、描写、议论等)和修辞等多方面赏析语言,看看课文是如何通过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精神和性格的,又是如何通过精彩的句子提升文意的。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秋雨散文“质朴而典雅”“精辟而畅达”的语言风格。
(四)、七嘴八舌----点评信客
1、提问:你喜欢信客吗?你觉得信客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一句话点评----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述信客在你心中的形象。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对文本有了基本了解后,能有自己的真实体会,并能学会使用一句话点评人物,形成自我的独特感受。 (五)、深情缅怀----吊唁信客
----多媒体展示:信客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个,站在信客墓前,这时的你最想说什么?(或赞扬、或感谢、或祝福、或怀念)
这个环节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六)、迁移拓展----感悟信客
----多媒体展示:你还知道哪些跟“诚信”有关的故事呢?
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讲故事,老师也可补充一些,从而达到引申、启迪的作用。如:《曾子杀猪》、《陈太丘与友期》等。
(七)、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1、结语:
“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这是老人对年轻人最后嘱咐,老人要告诉信客的是:诚信是这个职业的生命。而信客一生能得到人们的尊重,正是他恪守老人这一教诲而得到的。文章就是在宣扬“信”字。这种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赞扬的,这些品质也正是现实生活中需要大大提倡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善良、宽容、有诚信的人。
2、----多媒体展示:送给学生的一句话-----“诚信方能成人”
此环节激发了学生情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达到了通过课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
(八)、作业布置---课外延伸
为了引导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我向学生提供了余秋雨的相关作品,从书房《出走十五年》,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无意捡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发出《千年一叹》。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进了《山居笔记》”。特别是《文化苦旅》,推荐学生阅读,以点带面,扩展学生视野,并巩固本课所学。
----多媒体展示:余秋雨的散文风格典雅、词句清丽,现给同学们推荐几目,供大家拓展阅读。 《出走十五年》、《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山居笔记》
五、说设计理念::
《信客》是余秋雨先生的一篇很有名的散文。这篇散文文字质朴而典雅,精辟而畅达。其表达出的精神意韵也值得八年级的学生挖掘与学习。因此,我认为学习此散文,教师仅需作点拨引导,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讨论探究为主,旨在实践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阅读欣赏水平!同时在《信客》的讲读中也要注重分析人物性格,把握信客的品格和精神,并要由此拓展,引发学生由课文到生活,感受生活中责任与诚信的重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