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X >> 信客 >> 正文

 

余秋雨:15年脚步就此打住

余秋雨:15年脚步就此打住           余秋雨又要出书了。他的欧洲之旅文化随笔计划11月中旬出版。据读过书稿的出版界人士称,本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笔触比《文化苦旅》更悠娴、比《山居笔记》更开阔,比《千年一叹》更从容。

  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即便是在上海,也难觅行踪的余秋雨先生。
走马观花不是缺点   记者:作为当代文坛上行走文学的身体力行者,你对目前许多人走出书斋四处行走,走一圈,出一本书,而这样的书又很快被市场淘汰的现象怎么看?

  余秋雨:不知道。我对此完全不知道。因为我一直在外面走,没法评价。以后,有机会找几本这样的书,看过以后再给你回答。

  记者:在短时间内走了那么多国家和城市,有没有走马观花的感觉?在你的行走中,如何避免走马观花的弊端?

  余秋雨:有。这次走的地方是“千禧之旅”的3倍,不可能在一个地方久留,但我也不需要呆在一个地方细细品味,要的是对欧洲文明的迅速扫描和整体观感。走马观花表面上看起来不好,但我对走马观花还是有很高的评价。普遍的认识是,陷于一点会深刻。但其实陷在一点你会没有感觉。住在崇明岛的人不会了解崇明岛,相反,在世界各岛屿间走过的人才可能更深刻的了解它。整体的把握和鸟瞰才更重要。
我不会再回书斋   记者:在新书的自序中,你这样写道:在北极行走时,你心里对自己说了一句:我走完了。请问走完了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是不是以后不会再行走?

  余秋雨:走完了,只是表示我的长距离的文化考察告一个段落。我以《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记述对中华文明的实地考察,以《千年一叹》记述了对埃及文明、阿拉伯文明、犹太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的实地考察,即将出版的新著又记述了对欧洲文明的系统实地考察。世界上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区域性文明存在,但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整体性影响的文明,基本上都已经被我涉足了。若再冒出个其他文明,就会干扰了文明的主线条。尽管我还会对其他文明进行考察,但大的完整的考察计划对我而言已经完成。

  记者:走完了是否意味着你会再度回到书斋?

  余秋雨:不会,那是永远不会回去的。我是走野了,野性难驯。学者中应该出现这样的人,要从事社会实务,用眼睛和脚步去面对文化现象。

  记者:请问,行走对你的写作带来了哪些益处?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余秋雨:行走带来的益处是,用感性的真实洗刷头脑中想当然的学术判断,发现过去书籍里、电视片中的印象完全不及自己亲身到达所产生的全息印象。置身其中,个人的生命与陌生空间的冲撞与对接,这在书本中是找不出的。而在书本中,只有历史资料与逻辑思维之间的对接。这对我很有帮助。这种由实际感受和宏观思考所产生的学术结论,很难在书斋里产生。

  记者:在行走中经常会面临很多的危险,你的勇气和胆量从哪里来?

  余秋雨:这是我的一个小小的骄傲,不管别人怎么骂我。我总是不明白:真奇怪,他们总是趁我出去的时候批,等我一回来就不作声了。其实他们骂我的时候,我正风餐露宿。这样的经历,是胆量的胜利,人格的胜利。这不光是锻炼个人的胆量,因为这样的地方连我们的祖先都没有到达过。在我们的队伍中,每天,我的表情、笑容是这支队伍最重要的力量。我是队伍里的大哥,他们看到我不在乎,也就什么都不怕了。讲我坏话的人,都是那些不认识我的人。
不喜欢封笔的说法   记者:你的新书是否是你行走生涯中的封笔之作?

  余秋雨:不是。我不想讲行走文学。现在的概念是,随便哪里一走,都叫行走文学,搞糊了。我不是。我是15年的整体考察计划告一个段落。

  不是什么封笔之作,我还会再写传记。从前的封笔之说只是面对盗版的愤怒。

  记者: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相比,新书具备怎样的特色?若给新书想一句广告语,怎样最贴切?

  余秋雨:内容上是把走过的几大文明作为整体思考放在书里。思考幅度大了。写法上,用的是英国随笔式的风格。我的习惯是,在哪里,就用哪里的风格写作。新书使用的是欧洲人幽默的理性思维和优雅文字,学习一种欧洲风范。若用一句广告语,大约可以这样说:15年脚步就此了结。了结在一种优雅的散文化的情调中。但优雅背后却是深深的忧虑。

  记者:为什么在你走完了你的行程之后,对人类文明的前途由乐观变得悲观了呢?

  余秋雨:我的悲观来自于人类的灾难,竟然有那么多找不到解决方法。但我对自己的祖国,对中华民族还是比较乐观。
明年可能打一场官司   记者:在完成了你的行走计划之后,能够透露接下来你会做什么?

  余秋雨:目前我还没有完全设计好。但我知道一点,就是我会再做一件很漂亮的事情。我是一个行动的人。明年我可能会涉足法律领域。简单地说,就是和那些在背后乱讲的颠倒历史的人打一场官司。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了伸张文化人的法律道德。我会原谅好多年轻人,这是谁的名言:历史会原谅无知。但我不会原谅那些在长时间内为了个人目的颠倒历史的人。

  记者:你对自己的人生还有什么梦想?

  余秋雨:没有梦想。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继续按照这样的状态做下去,保持这种状态,人生就可以一直生机勃勃。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信客,余秋雨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余秋雨:15年脚步就此打住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道士塔》余秋雨——《文化苦旅》
    从《道士塔》看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道士塔》课堂实录
    《道士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道士塔》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案例:《道士塔》(余秋雨)
    《道士塔》课堂实录2
    重读余秋雨《道士塔》
    道士塔教学教案
    余秋雨《道士塔》评注
    余秋雨的《道士塔》之我见
    《道士塔》说课稿
    《道士塔》说课稿2
    《道士塔》说课稿4
    《道士塔》课堂实录(40分钟)探究式…
    道士塔
    敦煌千古事,苦乐谁心知——余秋雨《…
    道士塔-----余秋雨
    《信客》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信客》教案
    解读《信客》的文化意蕴
    也谈《信客》的文化批判
    《信客》教案示例
    《信客》教学设计及说课设计
    信客原文欣赏
    课文信客研讨
    《信客》结局留下的思考
    《信客》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试题]《信客》习题精选
    《信客》教学设计及反思
    信客有关资料
    《信客》教后记
    《信客》教学设计4
    《信客》教学设计3
    《信客》教学设计2
    《信客》说课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及反思
    《信客》教案
    《信客》教学设计之一
    《信客》评估测试
    《信客》教学设计之二
    《《信客》导学案
    《信客》说课稿
    《信客》说课稿2
    《信客》说课稿3
    〈信客〉教案(第一课时)
    信客的“信”
    读《文化苦旅》有感
    余秋雨和《文化苦旅》
    《信客》参考图片
    《信客》有关资料
    体悟余秋雨
    《信客》教学建议
    《信客》问题研究
    《信客》研讨与练习说明
    《信客》生字注音
    再谈《信客》
    文化苦旅中的信客
    《信客》课文导读
    万事“诚”为先──余秋雨散文《信客…
    《信客》学习目标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素质教育新学案
    《信客》写作特色
    阳关雪
    莫高窟
    《信客》典型例析
    《信客》问题探究
    《信客》重难点突破
    《信客》人物形象
    《信客》课文背景知识
    《信客》写作特点
    《信客》重点难点
    《信客》结构分析
    《信客》中心意思
    《信客》词义辨析
    《信客》课堂实录
    《信客》形近字辨析
    《信客》基础知识题
    《信客》整体把握
    《信客》语法修辞
    《信客》课外语段练习
    夜航船
    《信客》教学设计
    壮士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多音字辨析
    《信客》课文简析
    《信客》课标解读
    《信客》同步达纲练习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课时训练
    《信客》课时训练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课内语段练习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结局留下的思考
    《信客》学法指导
    《信客》电子教材
    《信客》词语解释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杂谈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学法导引
    《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说课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