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杨 说教材: 《信客》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信客》出自声名显著的学者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讲述的是民国时一位老信客因失信于人,自感“名誉糟蹋了”,干不下去了,找到年轻人,年轻人最终不好回绝,当了第二代信客。他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受到人们的敬重的故事。。. 说教学目标: 因为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学生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并在诵读的过程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知课文内容,概括人物性格。 领悟秋雨散文的质朴而典雅,提高语言鉴赏水平。 过程与方法: 情景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信客的风雨生涯中,感悟人生。 说教学重难点: 余秋雨的散文,把感性的生命体验和理性的思考相融合,内涵丰富,打动人心;而感性和理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又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因此我把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内涵\体味学者厚重的语言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懂得关爱和敬重社会上这类平凡而伟大的人。 教学难点: 揣摩质朴、典雅而又警辟的语言。 说教法学法: 为了调动每位同学的学习热情,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我制定了如下的“教法\学法”. 教法: 情境创设法 诵读品味法 合作探究法 学法: 通读感知文意 品读赏析语言 精读探究拓展 教学过程: 包括“解题导入”\“探究感悟”\“品读赏析”\“拓展延伸\“总结感言五个环节. 下面,我具体讲一讲本课的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俗话说:“科技改变生活,知识改变世界。”当今电信业的迅猛发展,给忙碌的现代人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而在20世纪初的浙江余姚乡间,对外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人----信客.很长时期内,信客沉重的脚步成为乡村和城市联系的纽带.“他们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秋雨的“信客故事”,去解读信客的平凡人生. 此导语的设计,使学生从感性上对信客生涯有一个整体印象。 二.探究感悟: 此环节是通过三个逐层推进的小组活动,来完成对整篇文章思想内涵的感悟. 我利用早读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解决了生字、词,熟读了课文,初步感知文意,为活动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活动一:“焦点访谈”要为信客做一期特别节目,题目暂定为“平凡人生”。请同学们客串编导,速读课文,小组交流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两位信客的人生历程。 附: 老信客的一生:有信→失信→后悔弥补 信客的一生:从业缘起→信客生涯→转行之后 此活动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感知文意,并把握了全文的脉络。 活动二:“创意大比拼”___人生 “焦点访谈”栏目组对“平凡人生”这个题目不太满意,请同学们伸出援助之手,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最佳创意。 要求: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 (师提供事例,抛砖引玉) 苦涩人生 工作劳苦:终年跋涉; 生活贫苦:收入微薄; 心灵痛苦:蒙受怀疑、欺凌、憎恨 此活动使学生立足文本,抓住典型事例,对人物形象进行多角度把握,并为揭示信客品质做好必要的铺垫。 活动三:“小人物-----大精神” 由两个问题引出:1.如果时光倒转,你会做信客吗? 2.你认为信客应具备哪些品质? 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作结,归纳“信客品质”: 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此活动使学生不仅感悟到信客精神品质,而且也能审视自己,达到德育的目的。 此环节三个活动,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轻松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交流,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品读赏析: 品味语言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一)我选了臧克家的《老马》做比较阅读。 (播放配乐朗诵《老马》) 比较:两篇文章在主题上同为赞美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美德,但语言风格不尽相同。 除了《老马》语言的朴实,《信客》的语言又多了些什么? 我重点指导学生从本文中画出佳句、诵读佳句、点评佳句,并作必要的点拨: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作者个性气质、不同的语言习惯决定着不同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从表达(记叙、描写、议论等)和修辞等多方面赏析语言,看看课文是如何通过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精神和性格的,又是如何通过精彩的句子提升文意的。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秋雨散文“质朴而典雅”“警辟而畅达”的语言风格。 比较阅读可让学生了感受到不同的语言风格,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二)“学以致用”,接下来我趁热打铁,请同学模仿本文语言,为两信客写“墓志铭”。全班展示交流后,师出示“墓志铭”示例。 写“墓志铭”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拓展延伸: 为了引导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我还提供了余秋雨的相关资料及作品,编排作品名,连接如下:“《行者无疆》,从书房《出走十五年》,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在渡《霜冷长河》时,无意捡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发出《千年一叹》。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进了《山居笔记》”。特别是《文化苦旅》,推荐学生阅读,扩展视野,并巩固本课所学。 五.总结感言: 苍凉孤寂原是生命的一种底色,信客的人生充满了坎坷磨难,但历史的沧桑演绎着一个不变的真理:好人终有好报! 祝天下所有任劳任怨、宽厚善良、默默奉献的人们一生平安! 本课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过程,教师仅作点拨引导,而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讨论探究为主,旨在实践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阅读欣赏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