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J >> 记金华的双龙洞 >> 正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北京市密云县第二小学 王立娟     【教学理念】   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观念,凭借教材这把“钥匙”,以顺应学生的“身心发育和生活经验的扩展,逐步培养学生凭借我国语言文字吸收经验表达情意的知识能力。”(叶圣陶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⑴ 能够揣摩语言文字,体会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的方法。并能为表达交流的需要写一写身边的景物。

   ⑵ 感悟双龙洞景观的奇异,能够想象面有感情地朗读。

  2、过程方法:     比较分析品位语言;学习写法强化练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 学习叶老感情真实,语言洁净的文风,不说空话、假话。

   ⑵ 受到双龙洞奇异景观的熏陶感染,体会我国山河的瑰丽多彩。
【教学重点】   体会孔隙一段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的方法,感悟语言文字的精确与朴实。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当堂练笔热情,使学有成效。
【教学用具】   内洞景观录象、孔隙一段文字及孔隙的纵切面、友情卡。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自我介绍。

  2、介绍我的学生。

  3、交代友情卡,提示要求。

  4、询问学生旅游情况,拉近与课文的距离。
二、整体感知课文,明晰路线图,激发生活体验

  1、直接导入新课:     去过金华的双龙洞吗?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番。(板书课题)

  2、怎么走?都经过哪?快速浏览课文,看谁能最先看到游览路线图。

  3、看到了吗?谁来说说!(板

  4、按着游览路线图出发吧,心情怎样?推荐一位同学,咱们读出路上的好心情!

    注:读不到位,引导学生想象词语的意思导读。
三、分部分感悟景点特点,品味“具体”写法

  1、自读自悟:     到双龙洞口了,咱们进洞游览,看哪一个景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标注下来,一会儿就这一景点谈你的感受。

  2、汇报交流,提升认识:     哪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随学生导入相应景点,但应提示全体学生注意在游览路线图中的位置。

    第五自然段──孔隙:

   ⑴ 学生认识。(随机板书:小……)

   ⑵ 从哪体会到的?

   一种情况 “孔隙”一词的理解:

   一种情况:

    ① 可能说船小。     ② 是船小吗?教师手势:是孔隙的窄!(板书:窄)

    ③ 都读读这两句,体会体会。

   一种情况:还从哪体会到孔隙的小?

    ① 可能谈“自以为……擦伤鼻子”

    ② 我们就来坐一坐这小船吧!教师范读,带入情境。

    ③ 你又体会到什么?教师手势:是孔隙的矮!(板书:矮)

    ④ 课件:       都体会着读一读。

  3、课件出示孔隙图:     其实要说出孔隙的小,说出它的宽窄、它的高低就行了。课前,老师从网上查到一份资料:

    课件:孔隙很小,宽有三米多,高不足一米,长有八、九米。

    大家都读读,再和课文比较一下,同样说小,体会有何不同?

  4、语言训练渗透写法:     所以:作者不说宽有三米多,他说(怎样小的小船呢?……是这样小的小船。)

    师顺势提升认识:     他用身体做比、借小船的小写出孔隙的小,这种借比的方法让我们都能体验得到。(板书:借比)



    作者不说高不足一米,他说(我怀着……擦伤鼻子。)

    师顺势提升认识:他说自己坐船这件事,他写自己的感受,(板书:举事例、写感受)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船的小,他多会抓特点写具体呀。



    第六自然段──内洞:

  5、内洞给你怎样的感受?哪体会到的,你来说说?(重点板书:奇)

   ⑴ 教师激情:      一百年才长一厘米的石钟乳和石笋,在双龙洞中颜色不一令人称奇,形状变化多端令人称奇,名目数量之多更是举世无双。    ⑵ 想象一下,除了课文列举的大自然赐予的奇观──蜿蜒在洞顶的一条黄龙,一条青龙,还有什么呀?(顺势板书:列举)

  6、名目有四十多,说是说不完的,咱们去看看吧。(课件:双龙洞内洞)

  7、没看够,就再读一读。

    第四自然段──外洞:

  8、外洞的特点呢?(板书:大)

  9、有多大?(大会堂、千八百人),顺势而导:     他打了个比方,列了个数字!多具体呀!相当于咱们多媒体教室的五倍!

    板书:(打比方、列数字)
四、简要回应整体,激发写作欲望

  1、回应整体:

   ⑴ 看板书小结:      刚才我们游览一遭,哪印象深就谈哪,体会到外洞大、孔隙小、内洞奇,其实游览是应该按着游览路线走的,现在你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书找一找,这些景点是通过哪些语句连起来的呢?

   ⑵ 这样的语句还有很多,我们体会着读几句!(课件:随着路线图出连接句)
  
   ⑶ 小结:      这样的句子使课文结构严谨而且比总说“到哪了”使语句更显得生动活泼。   2、激发写作欲望:

   ⑴ 读友情卡。

   ⑵ 抓住你学校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点,试着用上作者抓特点写具体的一两种方法,可以是:      列数字、打比方、举事例、写感受、列举等来介绍你的学校。

   ⑶ 简要指导,可以给选择不好的学生一些题目,如:

     多媒体教室真先进!

     电动大门真灵活!

   ⑷ 指读两三人,教师鼓励选择课文之外抓特点写具体的其它方法,如对比等。

  3、小结全课:热情的孩子们,老师愿作使者,建构起你们友谊的梁。

  4、布置作业:     旅游时别忘了写篇游记。
【课后反思】   教学中,重视强化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在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教师注重巧妙地提升认识,完成了写游记及抓特点写具体的教学。为使学与用有机结合,课上进行生活性练笔,更使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记金华的双龙洞,叶圣陶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浅谈《苏州园林》与《春》的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说课稿4
    苏州园林原文
    《苏州园林》说课稿
    《苏州园林》说课稿 2
    苏州园林 园林概况
    《苏 州 园 林》 说 课 稿
    《苏州园林》说课稿(2)
    《苏州园林》说课稿3
    《苏州园林》课堂教学实录
    《苏州园林》说课稿5
    课文苏州园林研讨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4
    《苏州园林》课文评点
    《苏州园林》说课稿一
    《苏州园林》说课稿二
    《苏州园林》说明的语言品析
    《春》、《三峡》、《苏州园林》比较…
    苏州园林·课文分析
    苏州园林·知识点精析
    《苏州园林》美学分析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3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遗产:故宫
    故宫博物院简介
    故宫博物院 (说课简稿)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
    《故宫博物院》课堂实录2
    故宫博物院教材分析
    故宫博物院 课文分析
    中学课文《故宫博物院》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2
    故宫博物院路椅广告媒体分析
    《故宫博物院》结构质疑
    故宫也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故宫博物院>> 教案设计
    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讲解稿
    郑欣淼:故宫博物院有两个 但故宫只有…
    北京城万人空巷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
    《故宫博物院》说课材料
    故宫博物院开院的前前后后
    《故宫博物院》课堂实录
    《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
    故宫博物院藏品初试分析
    《 爬山虎的脚》教案
    《爬山虎的脚》教案4
    《爬山虎的脚》课文
    爬山虎的脚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爬山虎的脚》课堂教学实录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观后感
    《爬山虎的脚》说课设计4
    《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爬山虎的脚·教案示例
    《爬山虎的脚》说课设计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教案
    《爬山虎的脚》教案2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爬山虎的脚》说课设计
    《爬山虎的脚》说课方案
    《爬山虎的脚》教案3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3
    《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片段
    <爬山虎的脚>教案
    《苏州园林》学习目标
    《苏州园林》电子教材
    个园与扬州园林
    《苏州园林》主题思想
    苏州园林奇山异石夺天工
    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
    我所见的叶圣陶
    《苏州园林》导读
    感动中国的作家──文坛伯乐叶圣陶
    《红楼梦》中写大观园假山的文字
    《苏州园林》课文解析
    《苏州园林》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苏州园林》背景知识
    《苏州园林》生字注音
    《苏州园林》多音字辨析
    《苏州园林》词语解释
    沧浪亭
    作者简介
    《苏州园林》解题
    说书
    《苏州园林》形近字辨析
    《苏州园林》基础知识题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重点难点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A案)
    《苏州园林》课外阅读训练
    《苏州园林》课时训练
    《苏州园林》同步达纲练习
    《苏州园林》阅读测试题
    《苏州园林》词义辨析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句子分析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结构分析
    《苏州园林》写作特点
    《苏州园林》语法修辞
    《苏州园林》重点难点讲解
    《苏州园林》问题探究
    《苏州园林》课文评点
    《苏州园林》思想方法与典型例题
    寒山寺
    留园
    曲阜孔庙
    记游洞庭西山
    写法迥异的另一篇《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问题研究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B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有关资料
    《苏州园林》写作特色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
    《苏州园林》参考图片
    《苏州园林》教学建议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杂谈
    《苏州园林》整体把握
    《苏州园林》素质教育新学案
    园日涉以成趣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研讨与练习说明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