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作交流,理解课文(感受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 1、教师组织交流:文中不送走子女是爱,那么《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2、有人认为两口子“宁愿一家六口饿死”的做法很不“明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3、总结交流评价:爱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合作积累 1、学习生字 2、用“鲜花、果实、风华正茂、饱经风霜”四个词语中的任意三个,创设情境写一段完整的话,不少于50字。(提示:可结合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表示) 3、课后你收集到哪些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 选出其中最适合送给你母亲的谚语、格言、诗歌,并说明理由。 五、布置作业 1、制一张卡片送给父母,以表达对他们的理解、感谢,主题自定,可提上收集的格言、诗歌等。 2、设想一下,这一家人在团聚以后遭遇如何?续写一故事。
板书设计 父母的心 要求送孩子时 犹豫不决,要求商量 送走长子时 条件优越,减轻负担 可难舍长子,想法换回 次子换回长子时 难舍次子,设法换回 女儿换回长子时 难舍女儿,要回女儿时,决意不送
一、基本信息
1)学科:语文
2)所用教材版本:苏教版
3)年级(册):八年级上册
4)课题名称:《父母的心》
5)课时数:一课时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理清故事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
分析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心理,体会父母亲对儿女的深情。
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但因所教班级基础较差,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3、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有这么一个地方,它永远在你的心灵最深处,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护它;有这么一颗心,她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个地方,叫做“家”,这一颗心,就是父母的心。可以说每个孩子都被父母之心温暖着。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中你能回忆起一篇表现父母之心的文章吗?——朱志清的《背影》,文中父亲关爱儿子是如何体现的呢?通过买橘子这件事情。父亲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不辞辛劳为儿子送行买橘子,我们体会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父亲的这种爱确实感人肺腑。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笔下,父母的心又是一颗怎样的心呢?
二、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体会文中情感。
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讲述故事。
“这是发生在日本一艘轮船上的故事。_______带着____个孩子准备去北海道讨生活。一位____________妇人想要他们匀一个孩子给她。夫妻俩商量之后,当天傍晚,把______送给了贵妇人,到了第二天早晨________________,但是傍晚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又过了一天的上午,船快到北海道的时候,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
哪位同学愿意谈谈你读完这个故事后的感受?(为什么最终把孩子要回来?不舍。)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它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小说字里行间都表现了这浓浓的爱子之心。
明确:现在你们能体会到小说中这对贫穷的父母的心了吗?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依依不舍之情,浓浓爱子之心。(板书)
三、再读体验:下面就让我们深入地去感受这份情感: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完成这张表格:
|
夫妻的神态 |
理由 |
送走大儿子时 |
眼含热泪 |
/ |
送次子换大儿子时 |
无精打采 |
|
送小女换次子时 |
失魂落魄 |
|
去要回小女儿时 |
痛哭失声 |
|
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神态,这几个词能否调换? 为什么?表现夫妇神态的这几个词程度上有什么特点呢?
程度越来越深。一次比一次伤心难过,一次比一次痛苦,最后以至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每一个孩子都是他们的心头肉,无论送出哪一个都是剜他们的心啊。
再看看每次想换回孩子的理由。第一处:“ ”,我们读一读父亲的话。对这些话你是否有疑问?老师有两个疑问——他说“老大是接班人”,他们那么穷接班人会得到什么?“把老大送人次序不对”在这三个孩子中,他们觉得应该按怎样的次序?很难作决定!
其实他们也明白目前的处境他们给不起孩子任何物质上要求,在他的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同等重要的,排不出次序。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理由其实是他不舍孩子想要回孩子的借口。
同样的,再来看看用次子换大儿子的理由,你觉得这些话中,真正哪一句才是父母不舍儿子的理由?“觉得他可怜得不得了”我们如何理解“可怜”这一词?——“爱”和“不舍”。
还有想换回女儿的理由,在这些话中,你觉得那句话才是真正对女儿的不舍?“总担心她是不是这样那样啦。”“总”这个词,“一直”的意思,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孩子。“把这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冷酷无情。”这几句话里可以看出对孩子的不舍,对自己的决定深深的自责。“与其~~~还不如~~~~”对他们来说,最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份无比珍贵的亲情,一家人能够在一起不分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