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结
1、中心意思
本文通过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2、写作特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浓浓的爱心中隐含着淡淡的哀怨。
七、布置作业
父母的心·教学简案
杭州外国语学校 郭初阳
一.教学设想
M·H·艾布拉姆斯以作品为核心,引出三个不同方向的箭头:作品→世界,作品→艺术家,作品→欣赏者。“批评家往往只是根据其中的一个要素,就生发出他用来界定、划分和剖析艺术作品的主要范畴,生发出借以评判作品价值的主要标准。”(《镜与灯》P5,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柯尔律治同时并用二喻,把心灵喻为灯,把外界喻为镜:“……那可怕的时光,一会儿在你心中,一会又出来,当你的身上渗透出力量,你的灵魂,得到了折射出的光,也发出了自己的光……” (《镜与灯》P67)
心灵与外界的纷繁复杂,斑斓交错,以作品为最后呈现;而中学课堂中的作品解读,常未脱六经注疏的心结:小心顶礼,惶恐膜拜。解释时一字不得易,结论常一言以蔽之。如何从作品看世界?如何从作品看艺术家?如何从作品中读出欣赏者自己?或者反过来问:如何通过世界看作品?如何通过作家看作品?如何通过欣赏者自己看作品?
有效意义的生成,立足于欣赏者(学生)充分资料搜集与阅读之上,否则泛泛而谈,尽是隔靴搔痒,但有言说,俱无实义。然而一切都局限在一节课中(从这个意义上讲,非常态的公开课入歧途已久),如何达到应有的深度,是一个难题。教师的预设,便不得不存在。“生成”与“预设”的矛盾,也许只有在日常(常态)课堂中,才可以消解。
二.教学目的
1.梳理课文,通过核心词的多方替换,体味父母的艰难与悲哀。
2.依照日常情理,结合阅读材料,探究作家创作心理。
3.创作性地改写,思考生活、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 父母的 ?
1.父母的决定,变了几次?
2.“心”—— 一个具体的词语替换
[二] 孩子的心情
1.可曾着力表现“小孩的委屈”?
2.四人小组,对照课文补白
[三] 作者的心结
1.小说被取消了的开头
2.为何川端康成如此醉心于写父母?(年谱、作品的互证)
[四] 读者的心裁
1.若是你为人父母,是否别有苦心?
2.若是你为作者,是否别有匠心?
《父母的心》阅读材料
材料一
小孩的委屈
小孩的委屈与女人的委屈,——这实在是人类文明上的大缺陷,大污点。从上古直到现在,还没有补偿的机缘,但是多谢学术思想的进步,理论上总算已经明白了。人类只有一个,里面却分作男女及小孩三种;他们各是人种之一,但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小孩是小孩,他们身心上仍各有差别,不能强为统一。
以前人们只承认男人是人,(连女人们都是这样想!)用他的标准来统治人类,于是女人与小孩的委屈,当然是不能免了。女人还有多少力量,有时略可反抗,使敌人受点损害,至于小孩受那野蛮的大人的处治,正如小鸟在顽童的手里,除了哀鸣还有什么法子?
……我们虽不打小孩的嘴巴,但是日常无理的诃斥,无理的命令,以至无理的爱抚,不知无形中怎样的损伤了他们柔嫩的感情,破坏了他们甜美的梦,在将来的性格上发生怎样的影响!
摘自周作人《谈虎集》第51-5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材料二
先知·论孩子
于是一个怀中抱着孩子的妇人说:请给我们谈孩子。
他说: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自己有思想。
你们可以荫蔽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黎巴嫩]纪伯伦《先知》P17-18,冰心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