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俞瑜):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是一个地球的全镜,再把镜头缩小到地球的一隅一块小石子上。镜头继续缩小,直至把小石子上所刻的文字清晰地要展现出现。接着再拍摄站在那小石子周围,一群穿着肃穆的衣服,前来感恩朝礼的人们。他们表情悲伤、痛苦、后悔、懊丧而又尊敬。这时,空中飞过一只苍鹰,在空中飞旋、鸣叫。制造出悲凉的气氛,而那苍鹰的叫声又好像是在嘲笑这群可怜的人们似的。于是,镜头上出现“1000年前”——画面上又出现了一只苍鹰,把我们的视线带到了一个荒山,平庸又深陷下去的无知山谷,故事在这里发生……
我是这么想的:通过对地球、小石子的拍摄,说明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发生着这样的故事。或者说,这样的故事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而石头上 刻着的名字又让观众好奇,特别是周围的人们的复杂表情,更让观众好奇,有悬念的效果。我特别安排了一个“苍鹰”的设计,苍鹰从故事的发生一直到故事的结尾,——这虽然不合实际,但却说明了这苍鹰见证了这个故事,见证了这段历史的发展,看到了由于之前的盲目守旧的人们对先驱者的不理解而误杀了他,直至最后的悲痛,懊悔,这与电影《末代皇帝》的溥仪小时侯玩过的蟋蟀一样,直至多年以后,溥仪从龙椅下拿出这一蟋蟀盒时,蟋蟀还活着,但历史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了,蟋蟀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苍鹰与蟋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真是“苍鹰依旧在,只是夕阳红。”
师:有创意。安排了一个线索。特别是地球上无处不存在这个故事这一点揭示的好。但是不是一定是1000年前发生的事情?
生(俞):我是想说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
生25:不对的,课文里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说明将来还是会发生的。
师:纠正得好。建议去掉这个字幕。同时想一想:将来还会发生的可能性表现在哪里?
生(赵儒臣):我的设计是:夕阳下,一座大厦中,一个老人手里拿着一块普通的石头,石头上有几个鲜红的文字,那是先驱者的名字。老人潸然泪下。身旁,一群孩子在玩漂亮的水晶球、夜明珠,一个孩子问:“老爷爷,你为什么哭?”一个孩子说:“是不是你的石头不好看?给你夜明珠。”老人接过夜明珠,叹了口气:“爷爷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孩子们渴望地点点头……
我的意图是:字为血色,表现美好的生活是开拓者付出了血的代价。老人的流泪表现老人一直受到良心的谴责,物质生活虽美满,精神生活却是这样……石头与夜明珠、水晶球形成鲜明对比,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夜明珠、水晶球代表了新思想、新文化,老人接过夜明珠说明老人接受了新事物、新文化。
我认为文章要我们认识到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愚昧守旧的可怕。愚昧守旧终将得不到人们的宽容,终将被创新精神所排斥,而创新者终将受到人们的敬仰,能鼓励人们前进。
生(王微):我设计为守旧老人坐在角落里,冥思苦想,小孩在旁边玩石子,这石子要是那种五彩缤纷的圆形的球形,它的颜色要与地下的青石板的颜色有强烈对比。然后,守旧老人由于小孩不听他的话而抢走了小石子,并把它砸破了,小孩大哭……我觉得那五彩缤纷的石头,也就是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老人的行为说明守旧思想和律法对年轻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的摧毁,对年轻人的思想束缚,引起人们对宽容的思考。
(铃声响起)
——从学生发言和讨论情况看,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的预想。由于追问与要求始终不离内涵的挖掘,所以总算没有出现课堂发言漫无边际的情况。而且学生的发言也比较活跃,没有发言的同学也蠢蠢欲动。但是,由于课堂上没有录音,课后让学生回忆,学生也不能恢复原来课堂上的发言。随笔本上的发言记录学生已经作了有意无意的修改与美化。尽管大体思路和内容不变,在文字表达上已经通顺、流畅、严密、漂亮了,这里只能反映课堂设计的一部分效果。特此说明。
师:同学们今天的序幕设计的都很好,有没有兴趣设计其余的几幕?
生:有。
师:那我们下节课继续进行。下节课要不要分组讨论?
生:不要。还像这样讨论。
师:好。另外还请同学课后思考两个问题:叛乱前他们生活在山谷中过着幸福的生活,找到新的生活后他们建了大厦让智慧老人住,他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这里的山谷和大厦有什么特点?人们尊崇智慧老人与前文尊崇守旧老人有没有相似之处?“又过幸福生活”的“又”字有什么意味?再布置一个作业:将设计好的序幕和意图写在随笔本上,将自己对宽容的理解也用一句话写在随笔本上。下课。
——最后一个问题由于没有及时在点评中追问以至于在铃响后补充,不仅导致拖堂,而且也不再有多少教学效果。这是很不应该的。从整堂课看,由于缺少了课堂小结,结构也不是很完整,结语也显得比较拖沓。
[教学后记]
听课老师认为这堂课有两个亮点:一、在组织学生对“宽容”主题进行探究的时候有一个小高潮,对“宽容”的内涵也挖得比较深。“宽容”的显性层面的内涵学生是比较容易发现的,但“宽容”的隐性层面的内涵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辨,让学生自己说出来,这是很有价值的。如果是告知,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价值也不大。二、序幕的设计是另一个高潮,这个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善于调动学生,不管程度如何,他们都会有兴趣参与设计。哪怕是一个程度比较差的班级,课堂也会比较活跃。从学生发言的跃跃欲试的样子看,安排设计的时间还可以往前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设计,从设计中全面理解句子把握主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
从意味发现的课题研究的要求反思这堂课,我觉得意味发现应该是这堂课的主线:
首先,从教材文本特点看,《〈宽容〉序言》这篇文章文字中的诗意、内容中的波澜、主题中的哲思,为学生发现文本意味创造了物质条件,而这个物质条件为学生与文本直接进行对话并从中发现意味提供了可能。
其次,从学生情况看,施教学生是“并轨班”学生,能力准备(理解力、感受力、想象力、口头表达力、书面表达力)、知识准备、体验的积累都比普通班学生丰富,所以课文的许多地方的意味学生自己能够发现无需老师引导。而学生间的相互讨论、交流、启发有时候比教师的引导具有更大的影响。所以,在这堂课中许多地方教师并不需要直接告知,学生自能发现。
还有,从教学设计情况看:
开头导入,用一句话表达对“宽容”的理解实际上是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宽容”意味的理解,但这与课文的“宽容”其实有一定距离。如果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重新思考对“宽容”的理解,可能对学生的启发与帮助会更多。
中间对主题讨论,对“宽容”内涵的理解其实上就是让学生发现“宽容”的意义(意味)的过程。
结尾序幕设计,序幕的设计是建立在发现了“宽容”主题的意味和发现了其中关键文句的意味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个性化表达,这种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思考了主题和文句的内涵,但是从随笔情况看,部分同学兴趣点仍然在情节的设计而不是关注情节的内涵,为设计而设计,这游离了意味发现的初衷。
意味发现的指导需要教师几个方面的素质:教师对文本有较高的意味发现的水平和较丰富的意味发现的经验;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发言中的优缺点和思考过程中的结症所在,善于在课堂上作适恰的点评,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顺应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掌握时机进行点拨和引导,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最佳发展区,并根据学生的最佳发展区提出具体而适恰的要求。这堂课恰恰在这些方面显示了教师的力不从心。具体在点评中有所涉笔。这里不再赘述。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