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完课,感觉很轻松,但慢慢定下神来,再细细回想我的这堂课,需要反思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首先,评价还很不到位。评价一向是我比较头疼的问题,可以说,我不会评价学生,评价学生的回答。记得上个学期,我听王老师的课,感触最深受益最大的就是王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她对学生的肯定、鼓励、发动甚至纠正都有其独到之处,一针见血,评价非常到位。这不光能看出王老师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能看到王老师过人的教学机智。我偷学了两招,就让我对学生的评价由原来非常单一的“好,很好,非常好”上升到了一定高度,现在,我学会努力抓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甚至强调。但给予中肯的评价,甚至于带给学生一点启发的评价,我还没有学会。看来,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积累和训练。在评价中教会学生一分为二的看人,多个角度辩证的看事。并能通过教师的有价值的评价,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回答问题、聆听评价中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提高。
其次,教学语言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每个老师都有每个老师的个性特点,而教师的个性往往体现在他们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语言上。所以,教师教学语言的风格特点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说是你的标志。就教学语言而言,我有了比较大的进步,通过这些年的教学经历,我逐渐形成了一种有我自己风格和特色的简单利落干净利索的教学语言。我的语言简练不啰嗦,很是干脆,但在这堂课上,我的教学语言的特点并没有显现出来。反而是因为紧张,所以我稍嫌啰嗦了点。
最后,教学环节要反复的细细的反复斟酌。教学环节的设计,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要能够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光要新颖而且还要经得起推敲。每个环节的任务都要落实,只要布置了,教师就一定要把它落实到位。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连接要自然,要顺畅。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密切注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