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取生辰纲教学
|
智取生辰纲 授课人: 泰州市刁铺中学 杨 艳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年级语文第四册第十课 【教学说明】 教学方法 1、重点突破法。以人物性格和语言特色两点为突破口,引导自学。 2、创新导学法。围绕“智”字寻觅相关情节组织教学,理解课文内核。 媒体设计 可选用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相关片断,根据教法需要,或辑录人物相关代表性的语言,或定格于相关课文文字的录相片断。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并明白双线处理的艺术效果。 2、训练学生紧扣题眼理解文章内涵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课前准备时间,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营造出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氛围) 师:“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刚才,我们又重温了一遍我们所熟悉的《好汉歌》,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水浒传》流行于大江南北,再次激发起人们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是啊,作为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不仅为文学人物画廊添加了一百零八个各具特征的好汉形象;而且,作者施耐庵也为我们讲述了许许多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欣赏其中的一篇:《智取生辰纲》。 二、检查预习情况: 师:上新课之前布置大家作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们就请两位同学用几句话来概括一下本文的故事情节。 (请一个学生作答,一个学生补充,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答案要点:本文叙述了吴用、晁盖等人设计,在黄泥冈用药将杨志一行人麻翻,最终夺取生辰纲的故事。 (注意:要以吴用、晁盖等为主体) 师:刚才这两个同学为我们概述了本文的故事情节,简单地说就是“吴用等人夺取杨志押送的生辰纲,根据这一点,再结合课前预习,请思考:本文有几条线索? 生:两条 师:哪两条? 生:一条是杨志等押送生辰纲;一条是吴用、晁盖等夺取生辰纲。 师:对。这样的线索结构也是我国古典小说常采取的一种形式。我们以前也接触过,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也可以说是:话分两头。 这种“双线处理”有什么艺术效果?我们先在头脑里留下一个疑问,待我们分析完全文后再来解决这一问题。 (要点:教者强调双线处理的艺术效果。) 一条线索是杨志等人怎样上路,怎样中计,怎样丢失了生辰纲;一条线索是晁盖、吴用等人怎样定计,怎样行动,怎样劫取生辰纲。这就是所谓“话分两头”。用明线写杨志的精明和周密防范,对这条明线越刻画得细致,就越能衬托出暗线一方人物的智慧。同时,由于对晁盖、吴用等人的行动采取暗线写法,让读者猜不透,造成悬念,直到最后由暗线转到明线,读者才恍然大悟。这就使故事更加曲折,更能引人入胜,从而增强艺术效果。 三、紧扣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讨论分析: (一)、解题 师:以前学习的知识告诉我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现在我们就透过这双“眼睛”来领会文章的内涵。 从题目看,哪一个字较好地揭示出了文章的内涵? 生:“智” (注意分析:本文是突出“取的过程”呢还是突出“取的策略”) (二)、从双方斗智的过程来分析智取的策略,领会吴用、晁盖等一干好汉超人的智谋。 师:刚才我们了解故事情节时就知道了,一方要“送”,一方要“取”,这就构成了矛盾的双方。 (出示板书) 师:吴用、晁盖等人是不是一开始就制订靠“智取”的策略呢? (补充相关情节:在小说第十五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公孙胜应七星聚义”中,有这么一次对话: 晁盖道:“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 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智取……) 生:看来吴用等人是做好了两手准备,只看他来的光景再做行动。 师:好,我们就先来看一看杨志一行人“来的光景”。 1、天时:天气酷热。 2、地利: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 (以上两点由学生作答,教师归纳总结) 师:从杨志一行人来的光景中,吴用等人准备采取怎样的取法呢? 生:智取! 师:从杨志一行人来的光景中,吴用等人又发现了哪些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呢?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以下由学生回答) 1、智用天时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文中的描写极其鲜明地表现了“热”这一天气特征。例如第一小节、第三小节、白胜的歌。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看准押运者的懈怠之处(累、渴),利用“天时”,以药酒作武器。 2、智用地利 黄泥冈为必经之途,人烟稀少,易于动作。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的趁机下药提供了有利条件。 3、智用矛盾 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我们结合影片来感受一下杨志等人内部激烈的矛盾) 晁盖等人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 师:既然吴用等人已由天、地、人三个方面最后决定巧用药酒夺取生辰纲。下面我们就来赏析吴用等是如何具体实施这一计策的? (布置学生讨论后归纳) ①乔装歇凉黄泥冈贩枣客,麻痹杨志一行。(乔装贩枣客)。 ②白胜挑酒故意不卖,贩枣人买下一桶,当面吃尽,显示酒中无药,迷惑杨志一行。(当面吃尽酒) ③在另一桶酒前,一人抢吃一瓢,另一人再来舀酒,巧下药,蒙骗杨志一行。(巧下药) ④白胜赌气不卖酒给杨志一行人。(赌气卖关子) ⑤贩枣人“好心”调解,提酒与众军汉吃,引诱杨志一行。(调解使中计)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文中有关巧下药的描写,力求理清步骤。 (学生自由朗读)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个片段。 (播放放药的那一片段) 师:请问,片中描述的情节与原著有无出入?分别怎样?你认为哪个更精彩些? (发动学生展开讨论。两个不同的角度:一是影视的角度;一是文学的角度。) 归纳总结:以上计划,皆吴用精心设计,精明如杨志,也中了吴用的圈套,整个一个诱骗上当,有点类似于三十六计中的偷梁换柱,瞒天过海。 (三)、分析文章花较长篇幅写杨志的目的。 生:老师,听了你刚才的讲解,我们已基本领会了吴用等人高超的智谋。然而,文章却在前半部分用了那么长的一段文字来写杨志一行人,是不是有些扣题不紧呢? 师:很好!看来这位同学动了脑筋,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一个问题: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生:不是,杨志并非无“智”,相反是一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师:若杨志并非无“智”,那么他失败的关键症结是那里? 生:关键症结就在杨志内部分化,而晁盖内部团结一心,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侯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深受其害。 师:所以说,凡事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只是影响。 (四)、作品写双方智斗,目的何在? 师概括要点: A、从线索看,两条线在黄泥冈交织,幕前幕后的人物以黄泥冈为战场展开智斗。 B、从效果看,写双方斗智斗谋,是以杨志的“智”来烘托晁盖等人的“智”,说明吴用更加智高一筹。 总之,这场决斗最终杨志只好眼睁睁看别人劫走了生辰冈,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 师:因此,本文花很长篇幅写杨志的目的何在? 生:明白了。这是用衬托的表现手法。杨志不可谓不聪明,只是吴用等人的智谋在他之上。杨志只好悲叹“既生志,何生用”了。 四、完成课堂检测题,讨论答案。 五、布置课外作业,结束讲课。 师:这节棵我们了解了“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一同紧扣题眼“智”理解了文章的内涵。课后请大家继续钻研课文,下节语文课我们将进一步了解杨志的思想性格,并学习白话小说的语言艺术。 附课堂练习题: 课堂练习题 1、本文的两条线索“押送生辰纲”“智取生辰纲”在黄泥冈上汇合了。作者用两条线索结构全篇,有什么好处?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 D ) A、便于展开“送”与“取”的尖锐的矛盾冲突。 B、便于刻画矛盾冲突双方的人物性格。 C、杨志的精明能干理衬托出吴用智谋的缜密奇妙。 D、易于表现主题。 2、吴用定计“智取生辰纲”成功的关键在哪里?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C ) A、杨志他们必须在天热的时候路过黄泥冈。 B、要引诱杨志等人买酒喝。 C、在杨志等人的面前将药放入酒中。 D、杨志逼打军汉赶路的残暴性格。 3、“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以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这段描写:( C ) A、说明众军汉的艰苦,杨志的残忍。 B、说明路途远,时间紧。 C、说明杨志害怕强人剪径,不敢夜行,只有在炎热的白天逼赶众军汉赶路。表现了他的精明、谨慎。 D、以众军汉的艰苦反衬杨志的残暴和老都管的忍气吞声。 【自我反思】 对本课的教学,从分析情节入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同时也容易造成学生对古白话语言认知的忽略。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通过课堂或课后练习的形式来巩固这一重要的知识点。同时,通过本课的教学,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魅力,也感受到同学们对了解、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热情,这提醒我们,我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等着我们用心地去开发。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智取生辰纲,施耐庵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智取生辰纲教学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智取生辰纲》创新性学习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智取生辰纲教学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