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片断]
执教《廉颇蔺相如列传》到第二课时,我要求学生用"我认为 是一个 的人,从 地方可以读出"的句式评价文中人物。一位姓羊的女生提出了令大家都出乎意料的看法:
"我认为蔺相如根本就不是大家认定的那样有勇有谋、不畏强权、顾全大局的人。理由有三:首先,蔺相如表面看似'有勇有谋',但细读文章可以看出他的行为其实是卤莽之举。他本是低贱的舍人,想着出人头地,便要求出使秦国。他不顾或许根本不懂两大国之间的利害关系,也不考虑万一失败的后果,贸然行事,活活一个莽夫。其次,赵国本是'宁许以负秦曲',但蔺相如到了秦国,先向秦王提出种种要求,得到满足后,便派人'怀其璧,间至赵矣'。他没有守信,戏弄了秦国君王也欺骗了赵王,以这种不明不白的手段得以'赵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而得以放肆,在大众面前大喊大叫,无视秦王和赵王的存在。这种'狐假虎威'的行为更进一步显露蔺相如的虚伪。"
言毕,全班同学为她鼓掌喝彩......蔺相如这样一个深明大义,视国家尊严比自已生命还重,面对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形象竟然被学生读出是个虚伪的莽夫!
学习《苏武传》"李陵劝降"部分时,一学生站起来表达他的观点:
"我认为苏武非常不值!他的两个兄弟因汉武帝而死,妻子儿女流离失所,汉武没照顾他们。而苏武竟为一个无情且无义之人效忠了十九年!"由此引发了全班学生的一场争论--
学生1:苏武是为"气节"而坚守了十九年,名留千古,怎不值!
学生2:英雄若不被自已所忠心之人爱惜重用,就不值得。苏武归汉,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苏轼为了汉朝牺牲了十九年的宝贵光阴,回报却如此。如苏武用这些岁月来创业,定能得到比二百万多得多的回报。
学生3:苏武在白白浪费人生。汉武帝年老不分是非,没去保护苏武的家人,为这种人尽十几年的忠贞,代价似乎太大了。
学生4:按我看来,这种忠贞是愚忠。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我认为,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澄清的事实,该争取的权利也还是要争取。并且汉武帝法令无常,大臣常无罪被杀。为这样的皇帝守节,实在不值。并且就算要守节,也可以用缓兵之计,先假装投降,然后等待回汉的机会,实在没必要白白在北海受苦受累十九年。
教师提示: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学生5:我还是觉得苏武的骨气没有丝毫的价值。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的岁月里,没有为汉朝出过半点力。若苏武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意识,佯降再寻找机会,或许他还能为汉朝作更大的贡献。识时务者为俊杰,是大丈夫就应能伸能屈。苏武倒是能伸不能屈,浪费十九年的光阴。
这节课总共九位学生发言,只有一个学生认为苏武因守住气而值得。他们评判"值不值"的标准是"于自身合不合算",当汉武帝有负于苏武时,学生就认为不应再为了其效忠。忽略了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苏武始终宁死不屈,忠贞不渝的可贵精神,民族气节、民族大义似乎远离了学生的思考范围。须知正是有千千万万个象苏武这样守住气节的脊梁存在,中华民族才发展到今天。"只思付出,不想回报"的精神比任何物质功名都要重要得多,而学生却用现在功利的价值观曲解否认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如《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课文都用"功利"的价值标准去解读的话,民族精神将面临崩塌的危险。
[教学反思]
文本解读的多元化,来自于文本意义的多元化和学生本身阅读能力的多元化。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没有深入研究文本本身的价值限度与学生的实际能力,一味要求学生对文容作无止境的多元化解读,要求学生思考出与众不同的答案来;有时干脆完全脱离文本内容另起炉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探究一些与文本本身没有任何意义的问题。不论学生回答是否合理,是否相互矛盾,都没有进行必要的点评与引领,也没有组织学生来鉴赏这些答案的价值,而常用"你们的想法都有道理"这样的含糊语言把问题搪塞了过去。长期在这种"个性化、多元化解读"鼓励下的学生似乎走入了一个极端:文章就要读出个"与众不同"来,要敢于否定文中定论。于是出现了不认真研读课本,不下工夫积累基础知识,就一心寻找"与众不同"的现象;从具有反抗精神的窦娥身上读出了野蛮,认为她是个将个人的私仇移祸到无辜百姓没良心之人;从具有勇于挑战、坚持不懈优良传统精神的愚公身上读出了"不开窍",认为他没必要牺牲这么多代子孙劳力,完全可以选择便捷的搬家方式;从父亲爬月台的背影上发现了其"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这些解读实则是"乱谈""误解"。长期以往,学生将会在表面热闹的"多元解读"中迷失了语文本身的必要积累与领悟。
课程改革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多元化解读,这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与以往对教材解读的教条化、单一化相比,这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现在课堂教学由"群言堂"取代了"一言堂",给课堂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学生的个性意识在觉醒,学习能力在增强。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矫枉过正的现象:因为过于注重多元,学生对文本有多种理解,有的甚至多到十多种,各执一词,众说纷纭。其中有的切中主旨、视角独特,更多的却是牵强附会、浅尝辄止,甚至有的是随心所欲、漫无边际的误读错解。这样一来,偏离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宗旨,因此,我们想大声地说:不可再如此"多元解读"了!教学中要小心多元,谨慎发散! 当止则止,要多些正面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