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L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正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一、基本设想
1.要补充介绍司马迁生平和课文的历史背景
介绍司马迁生平可以以《史记?太史公自序》为依据,突出如下三个重点:①早年游踪;②继父职为太史令;③遭腐刑,发愤著《史记》。考虑到本单元的两篇史传都选自《史记》,而且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历史观和对所传记人物的态度,这样的补充介绍是十分必要的。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也很必要。介绍背景,一是要使学生确切地知道课文所述史实的发生年代,进而掌握它们的发展进程,并大体上了解作者如此选材和布局的意图;二是将完璧归赵、渑池会和廉蔺和好这三件事放到秦、赵斗争这个大背景上来,才能看出它们的重大历史意义,因为后来的史实证明了蔺相如的“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
介绍上述内容,要充分利用图表和书面资料以节省时间,最好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要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记诵选背的部分
这篇课文节选的是《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前半部分,也是它的精华部分,熟读课文全文是非常重要的。除进行朗读的常规训练而外,最重要的是,在熟悉事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深刻体会蔺相如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同时初步感受作者对这个人物的赞扬态度。
在熟读过程中,要强调记住人物的语言,因为作者写蔺相如用的是以“记言”为主的写法。
为了促使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思考,从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加快记诵的速度,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灵活的方式,从选材、布局、前因后果直到文章用语等方面启发学生,或作简要的说明。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名之曰“伴读”。
熟读和记诵必须给予时间上的保证。按每分钟读150字(中速)计算,读全文5遍需要50分钟,记诵部分再加诵5遍(含检查)需要23分钟,合计为73分钟。这是最低要求──课后巩固记诵所需时间不包括在内。
3.关于词句的诠释
课文中难词句不多,注释又比较详细,一般可以不作解释,但要提醒学生细读注释,特别是对其中的释句部分,既要了解它的整体意思(即合注),又要确切掌握其中某些词的意思(即分注)。个别非讲不可的词句,可以放在“伴读”中讲。通假字和习惯用语可以让学生课后整理。
二、诵读的准备
1.解题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篇“合传”。《史记》中的“合传”有两类:一类是将同类型的人物的传记合在一起;一类是将事业上密切相关的人物合在一起。前者一般按时代先后排列,如《孙子吴起列传》;后者要先介绍两位主人公的身份、经历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就属于后一种类型。其前半部分以写蔺相如为主,后半部分以写廉颇为主,而兼及赵奢、赵括、李牧。统观全传,写蔺相如可谓用墨如泼,淋漓酣畅,使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而于其余诸人大抵是依史直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传末的“太史公曰”独赞蔺相如之智勇,而不及其他。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此传的意图。
〔附〕“太史公曰”全文如下:
“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通“伸”)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通“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这个材料可用书面形式告诉学生,不必讲解。
2.司马迁生平简介
司马迁早年为考察风俗、采集传说而游遍南北。其路线大致是:经长江、淮河到达浙江会稽,再去湖南;然后北上去山东;然后经江苏、河南回到陕西。(可参考《自序》中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今作‘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今四川、云南一带)。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为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史记》的写作大约开始于元封五年(前106)。七年后(即天汉二年,前99年),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遭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在《自序》中他历举周文王、孔子、屈原等人的著作,认为都是出于“发愤”,并归结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史记》完成于征和二年(前91)。
3.时代背景简介
战国时代(前475~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至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此前,秦已占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赵在当时还不是秦的主要战略目标,但也没有停止过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经成为赵的安危所系的大问题。
讲完上述内容,可依据课文中的史实编一个年表:
赵惠文王16年(前283):廉颇伐齐,取阳晋。
赵惠文王17年(前282):蔺相如完璧归赵当在此年。
赵惠文王18年(前281):秦伐赵,拔石城。
赵惠文王19年(前280):秦复攻赵,杀二万人。
赵惠文王20年(前279):渑池会。廉蔺和好当在本年或稍后。
除以上三项任务外,还应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依次熟读蔺相如所说的几段话,作为记诵的支撑点。
三、诵读指导
1.合传“引子”指导要点
这个“引子”是提挈全文的。①廉颇拜为上卿时,蔺相如为舍人,地位相差悬殊。这是为下文“廉君宣恶言”一事张本。按:前244年以后,廉颇客居魏,赵悼襄王以为老,不复召。假定这时为75岁左右,则拜上卿那年不过35岁左右,早年得志,易生骄傲之心。②点出缪贤姓名,正是为下文荐贤一事设伏。
2.“完璧归赵”指导要点
这一部分可以分层进行诵读练习:求使荐使(第3、4两段)、赵廷对策(第5段)、献璧取璧(第6段)、保璧归璧(第7至9段)、抗言秦廷(第10、11两段)、结局(第12、13两段)。
①求使荐使。这一层为蔺相如出场作铺垫。先写故事缘起,用简笔,只有两句话。然后从两个方面作铺垫:先写赵国君臣举棋不定,用以烘托蔺相如的胆识;再写缪贤荐相如为使,举例说明蔺相如的胆识,归结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在诵读中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主要的问题是:①古代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又有荐人不当一并治罪的规定,缪贤无所顾忌,出而荐贤,说明了什么?②叙史贵简,能否将第4段缩写成一句话(例如“于是缪贤荐相如,以为可使”)?这样提问目的是让学生仔细品味“臣尝有罪……宜可使”一段话,领悟作者对缪贤荐贤的赞赏。
②赵廷对策。这一层正面写蔺相如,“不可不许”、“宁许以负秦曲”表现他见事深刻,有决断能力,跟赵王及廉颇诸大臣的议而不决形成强烈的反差;“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又表明他对奉使一事早已成竹在胸。
可以这样启发学生:赵王召见相如并派他出使秦国是否显得率?
诵读这一层,可以将相如的三段对策话语连贯起来读几遍,使学生深刻体会蔺相如举重若轻的风度。
③献璧取璧。这一层主要写相如廷叱秦王,义正辞严,表现相如能相机行事,掌握主动,具有超人的胆识和谋略。要指导学生读出语气,如: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揭出要害。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由抑转扬,缓和气氛。
“……逆强秦之欢,不可”──何等委曲。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守礼而以卑辞出之。
“见臣列观”、“礼节甚倨”、“戏弄臣”──抓住弱点,步步紧逼,使秦王理屈词穷。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抗辞慷慨,以决死之心逼秦王就范。
读后再引导学生认识蔺相如的以退为进的策略:①先献璧而后用计取回;②一再说明赵王诚意(“斋戒五日”、“拜送书于庭”),为提出要求作铺垫,使秦王落入筌中。
④保璧归璧。这一层写蔺相如归璧于赵的计划。向秦王提出“斋戒五日”的要求,赢得了时间;“设九宾于廷”的要求,使秦王深信相如必将献璧,预防“强夺”。
⑤抗言秦廷。要使学生认识蔺相如那段话的特点:①将“令人持璧归”归罪于秦王的背盟败约;②以“先割十五城予赵”来检验秦王,揭露秦的欺诈行径;③自己承担“欺大王之罪”,与赵王无关,预防秦王借机寻衅。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这番话是在“九宾”礼会上说的,所以很有分量。这就迫使秦王不得不以礼相待,“毕礼而归之”。
⑥结局。可一带而过。
以上要点都是从读史的角度提出来的,教师也可以从文学角度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例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写蔺相如怒不可遏的神态,“左右皆呼万岁”写秦臣的狂喜之态等,都很传神。略作分析,也可以增强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3.“渑池会”指导要点
这部分可分两层:前一层(第14段)写赵方作赴会准备;后一层(第15、16两段)写渑池会上的斗争。
①可以先简要介绍背景: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有战后举行双方国君会晤的惯例。这次赵是以战败国身份参加会晤的。b.秦一向以欺诈制服诸侯,如前340年,商鞅伐魏,先以“为好会”为名骗魏主将公子来会,扣留他,然后大败魏军;前313年,张仪以献地六百里诱使楚怀王与齐断交,断交后张仪改为献地六里。还要说明,相如这次赴会,是以国君副手的身份(从“相如从”一语可以看出),所以有“顾召赵御史”的权力。
②要引导学生分析廉颇送别时的那一段话,它表明廉颇谨慎持重,对敌斗争坚决,有长远眼光,这在客观上正是为后来的“负荆请罪”张本。
③渑池会上的斗争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秦方蓄意挑衅,蔺相如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这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的精神。“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写相如的英雄气概,十分传神,可以想见当时会上的紧张气氛。
④“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暗写廉颇,赵在会上取得的成功,跟他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这也是他后来“宣恶言”的一个原因──赵王叙功而不及他。
4.“廉蔺和好”指导要点
①先理出这部分的层次:赵王叙功;廉颇宣恶言而相如退避;相如止舍人;廉颇负荆请罪,廉蔺和好。核心是“让颇”。
②廉颇“宣恶言”,重在比功劳,比对国家的贡献,不是完全消极的,所以听到蔺相如那番话后能幡然悔悟,从计较个人得失的立场转到维护国家利益的立场上来,表现了忠心报国、勇于改过的精神。他用“负荆”的方式请罪,尤为常人所难。
③蔺相如“让颇”,是为国家利益而让,所以“名重太山”。“称病”不朝是暗让;“引车避匿”是明让,按古代礼仪规定,两车相遇,官阶低的必须停车让路,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反而给廉让路,故舍人以为羞,欲辞去。明人李贽评论这件事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妙就妙在有此两让而后说出相让原因,使廉颇不得不服,特别是“吾两人在”一句,包含着对廉颇作用的高度评价,更使人叹服其胸襟之阔大。要结合诵读使学生逐步理解上述内容,并读出语气。
④本部分中有些词句要作诠释,如“引车”的“引”是退回去的意思;“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中“将军”后面省略“之威”二字,这是蒙后省(下文有“夫以秦王之威”)。
四、内容点拨
1.紧接本文,原作中还有这样一段话:“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畿,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后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其明年,赵奢破秦军于阏与下。”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廉蔺和好”后,赵的国力日趋强大。实际上,终赵惠文王之世,直至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前,秦不敢犯赵。
2.明人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认为,“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理由是“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相如于市,武安君(秦将白起)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试根据本文内容和“太史公曰”(文见前)说说王世贞的观点错在什么地方。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  练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题解·注释·…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创新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文言文翻译|《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 原文+翻译+字词整理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5篇赏析)(译…
    语文课本上的BL《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
    探究《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人物…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导学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3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学案教师版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学案(1)…
    《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教学…
    文言文翻译: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二)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4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3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导学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白对照、重点字…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3
    语文教案-《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3
    语文教案-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2
    14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学反思 2
    人教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反思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反思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
    二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反思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3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教学设计示…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教学设计_…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2
    欣赏的人之蔺相如【《史记·廉颇蔺相…
    廉颇蔺相如列传1教学反思
    《廉颇蔺相如列传》和《苏武传》引发…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教学实录及…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2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原…
    14《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反思2
    〖转载〗《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教…
    《廉颇蔺相如列传》欣赏
    胸中有丘壑――我教《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文经典赏读之四:《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文言文翻译|《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2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