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J >> 记承天寺夜游 >> 正文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精选

一、基础知识

1.你对苏轼知多少?填填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家,字        ,号        ,与父        ,弟       合称“三苏”,同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

2.解释粗体词。

(1)欣然起行(    )

(2)念无与乐者(    )

(3)怀民亦未寝(    )

(4)庭下如积水空明(    )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给粗体字注音。

念无与乐者                 怀民亦未寝        

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后,看看第1句和第3句粗体词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字。

                                                                         

                                                                         

6.从文章最后一句话,你能体会出作者的心境吗?

                                                                         

                                                                         

二、阅读理解

(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把文中空白处默写出来。

8.解释粗体词语。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盖竹柏影也              

相与步于中庭            

9.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2段描绘了庭中月光的澄澈。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用“藻荇交横”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前者侧写,后者正写,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

B.以上几句是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这个透明的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C.课文第3段惋惜无人赏月。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可以看出作者是以“闲人”自居,也是以“闲人”自傲的。他这样的闲人在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了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感慨,看似平淡,实则意在点睛。它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忙于奔走,何曾有暇领略这美妙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露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二)

大理名胜风物素以洱海、苍山、三塔为最。

洱海形似耳朵,面积约250平方公里。远看广阔无垠,水天相接。恰逢雨后初晴,风烟一空。人坐船中,但见鳞波浩淼,湖光滟潋,红日分辉,白云共影,好似凌波仙子,踏浪而前。那妙处,只可悠然心会,难以言语传达。

时近中午,弃船登岸,去看那苍山。苍山有峰十九座,逶迤相属,所见三五座与洱海遥遥相对。它不很高,在婀娜多姿的海的面前,显得奇崛挺秀,意态扬扬,有如一个小丈夫,颇见一些阳刚之气。古人云:山色空蒙雨亦奇。在倏然而至的蒙蒙细雨中,原来神清骨俊的小丈夫,一下子变得浑茫含蓄,温情脉脉。此时山与海已经完全融为一体,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水了。

三塔是大理真正的代表。塔为一大二小的白色建筑,大者居中,小者为翼,比肩而立,坐落在背山面海的高坡上。大者为唐代所造,小者建于宋代。大者高耸巍峙,气宇轩昂,小者玲珑剔透,风姿绰约。大塔小塔,显示了唐人与宋人不同的时代风尚与审美趣味。此处地势崇峻,四无阻隔,登临塔项,极目远眺,一海通天,数峰拔地,百里田畴,万户炊烟,大理美景尽收眼底。

10.粗体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广阔无垠(yíng)     鳞波浩淼(miǎo)       湖光滟潋(liàn)

B.逶迤相属(wēi)      婀娜多姿(luó)        奇崛挺秀(jué)

C.倏然而至(shū)      温情脉脉(mài)        高耸巍峙(zhì)

D.气宇轩昂(xuān)     玲珑剔透(tī)         风姿绰约(chuò)

11.第3自然段中说苍山“颇见一些阳刚之气”,这里“阳刚之气”具体是指        

                                                     说苍山在蒙蒙细雨中“变得浑茫含蓄,温情脉脉”,打一个比方是                                    

12.第4自然段中说“大塔小塔,显示了唐人与宋人不同的时代风尚与审美趣味”从大理三塔的建筑风格看,你觉得唐人与宋人的审美趣味有什么不同?

                                                                        

                                                                        

13.选文语言优美凝炼,尤其是遣词造句工整而形象。试根据第2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形式,从第3自然段或第4自然段选材,写一组与线句对称的句子。

                                                                        

                                                                        

14.选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你认为哪一句最精彩?请说说理由。

                                                                        

                                                                        

15.文中有“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请写出全诗和作者。

                                                                        

                                                                        

16.文章描写大理的洱海、苍山和三塔,没有直接抒情,但你从中能不能领悟出作者的感情?举一例说说看。

                                                                        

                                                                        

 

参考答案

1.子瞻  东坡  苏洵  苏辙

2.(1)高兴的样子(2)想,思考 (3)卧,睡觉 (4)清澈透明 (5)语气词,而已,罢了

3.lè  qǐn  xìng  bǎi

4.(1)(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本句中“于中庭”现代汉语中放在“步”前边说。

(2)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蒋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3)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本句中“但”古代为副词,现代汉语中用作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

5.“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步于中庭”“盖竹柏影也”。

6.最后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一是透露作者安闲自适、自乐其乐的心境,同时也不无仕途失意的惆怅、悲凉之意。

7.水中藻、荇交横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8.想要  门  高兴地  想到  原来(是)  一起  散步

9.A  10.D(A.垠yín  B.娜nuó  C.脉mò)

11.苍山在大海面前,显得奇崛挺秀,意态扬扬。  有如温柔妩媚的弱女子。

12.唐人尚大,认为丰腴、硕大即为美;宋人尚细,认为婉约精致即为美。

13.例:足临塔顶,远眺一海通天,数峰拔地,田畴棋布,炊烟野生,恰如泼墨山水,工笔成。

14.例:原来神清骨俊的小丈夫,一下子变得浑茫含蓄,温情脉脉。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苍山变幻莫测的特点,显得蕴藉委婉。

15.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氵蒙 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6.例:“那妙处,只可悠然心会,难以语言传述。”这是叙述作者观洱海后的微妙感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说洱海雨后景象极美,穷尽笔力也无法描述。实际上是作者由衷的赞美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记承天寺夜游》练习精选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说课稿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苏轼词的人生哲学——《念奴娇•…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韩军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
    【写作背景】念奴娇
    苏轼诗词鉴赏<念奴娇>
    苏轼(1037~1101)北宋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
    念奴娇品评
    苏轼   念奴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
    课堂实录:我教《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建议
    《赤壁赋》关于练习
    《赤壁赋》问题探究
    《赤壁赋》整体把握
    《赤壁赋》电子教材
    《赤壁赋》的美人意象
    《赤壁赋》的悲音从何而来
    “一洗万古”二《赤壁》──前后《赤…
    “乌台诗案”和《赤壁赋》
    《赤壁赋》课文鉴赏
    《赤壁赋》多义词辨析
    《赤壁赋》教学设计
    巧用经典 化工无痕──对《赤壁赋》…
    《赤壁赋》特殊句式
    《赤壁赋》课文题解
    《赤壁赋》课文助读
    《赤壁赋》生字注音
    《赤壁赋》多音字辨析
    《赤壁赋》形近字辨析
    《赤壁赋》字词解释
    古今品评《赤壁赋》
    《赤壁赋》通假字
    《赤壁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赤壁赋》课文导读
    《赤壁赋》词语古今异义
    《赤壁赋》课文背景知识
    《赤壁赋》写作特点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建议
    《赤壁赋》有关资料
    《赤壁赋》参考图片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从赤壁时文看苏轼儒、释、道思想
    两作赤壁赋 双赋传千古──浅析前后…
    清风凌波,流光千古──苏轼《赤壁赋…
    笑解千愁,江月知我心──《赤壁赋》
    《赤壁赋》课文评点
    我读苏东坡《赤壁赋》
    《赤壁赋》教学设计
    行走在精神的高地──苏轼《前赤壁赋…
    《离骚》教学反思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历代名家汇评
    《赤壁赋》教学设计
    重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诵读: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离骚》…
    《赤壁赋》难解句子
    文具“四美”绝唱千古
    《赤壁赋》“窈窕之章”探解
    赤壁赋 知识点总结
    《赤壁赋》谁是开导者
    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浅谈苏轼的…
    苏轼的文论和散文
    才子苏轼
    苏东坡──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救药的…
    解读苏轼《前赤壁赋》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赤壁赋》备课三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课文赏析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2
    江城子 密州出猎译文
    《江城子·密州出猎》课堂实录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教版九…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创新教学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2
    赤壁之战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赏析
    《石钟山记》说课稿2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1
    《石钟山记》导读说课稿
    《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石钟山记
    “笑李渤之陋”实可陋--读苏轼《石钟…
    石钟山记-苏轼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译文、鉴赏
    名篇《石钟山记》的由来
    《石钟山记》教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悦目、会心、畅神和超越──苏轼《赤…
    《赤壁赋》结构分析
    《赤壁赋》的句式特点
    《赤壁赋》课文导入
    《赤壁赋》重点难点指导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写作特色
    《赤壁赋》词类活用
    读苏东坡《赤壁赋》
    《前赤壁赋》赏析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上下文照应
    饮酒诵诗传真情──深入解读《赤壁赋…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轮回思想──解读《赤壁赋》的一把钥…
    《赤壁赋》中心意思
    《赤壁赋》学习要点
    走出心灵的阴霾──佳作《赤壁赋》赏…
    《赤壁赋》学法指导
    《赤壁赋》教学疑难十问
    《赤壁赋》设疑赏析
    赤壁赋
    东坡居士
    苏东坡突围
    一咏三叹文赤壁
    读赤壁赋前后二首
    《赤壁赋》设疑赏析
    在凄苦中挣扎和超越──苏轼《前赤壁…
    吟苏轼──读《赤壁赋》
    《赤壁赋》中的“明月”意象略析
    后《赤壁赋》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点将过关
    《赤壁赋》迁移赏读与检测
    《赤壁赋》必记知识精选
    自题金山画像
    西江月
    《赤壁赋》课堂实录及反思
    《赤壁赋》课堂练习
    《赤壁赋》教学设计
    阿房宫赋
    苏轼的赤壁
    风雨任平生
    穷则独善其身
    圆润锋芒
    《赤壁赋》教学杂谈
    狱中寄弟子由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临江仙·夜归临皋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知识点
    《赤壁赋》教学设计和简要实录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问题探究
    《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教学反思
    自然关照下的苏轼情怀──《赤壁赋》…
    30岁有关教学的反思──我的一堂“…
    《赤壁赋》教学实践及后记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