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
辛弃疾:字 ,号 ,历城(山东济南)南宋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1、注音: 麾( ) 炙( ) 的( )卢 霹雳( )
2、解释:
赋:壮词:
梦回: 八百里:
麾下: 炙:
五十弦: 翻:
塞外声: 沙场:
点兵: 作:
霹雳: 了却:
君王天下事: 身后:
3、赏析:醉里挑灯看剑,
树立了一位壮士怀才不遇的形象。以酒浇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也不忘将灯拨亮,不是抚琴,不是长歌,不是狂舞,而是在灯下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因为只有宝剑是自己曾经的戎马生涯的见证。可见词人想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4、赏析:梦回吹角连营
带着这样的悲壮情怀入梦,梦醒之后,不禁浮想联翩,耳边似乎听到了军营中鼓角齐鸣,边声四起,不由使人产生出征杀敌的豪气。
“梦回”二字告诉我们以下描写的战争场景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
5、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战士们分食着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出雄壮的塞外战歌。
6、赏析:沙场/秋/点兵
在辽阔的战场上,秋高气爽,兵壮马肥,主帅开始检阅军队,军旗猎猎,士气高昂,整装待发,何等威风!此句将战前的准备与恢弘气势渲染得极为热烈。
“秋”既点明了 ,也为战士出征 。
7、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连用两个比喻,生动描绘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写出了战斗的速战速决;表现出英雄身骑的卢般的骏马,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将士们万箭齐发,声如霹雳,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情景,使人产生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8、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只要收复失地,不辱使命,完成统一大业,就可以了却君王的心愿,自己也可以声名大震,名传史册。
词人无法在现实中实现梦想,只好在想象中横刀跃马,实现自我。但梦最终会被残酷的现实所嘲弄。
9、赏析:可怜/白发生!
走出幻想,仍然是壮志难酬,仍然是半壁江山,仍然是一事无成,无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挡得了岁月蹉跎,白发丛生!何等悲愤!何等苍凉!不由使人产生对投降派的痛恨,对作者深深的同情。
10、词表达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名的宏大抱负,但最后却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慨叹,这是为什么?
11、主题
《破阵子》极写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生活以及收复祖国河山的畅想,这些都是作者醉梦中所不能忘怀的,但是他的想法被"可怜白发生"的现实碾碎了。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恨。
12、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
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
其二,结构奇特巧妙。
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上下贯通,衔接紧密,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所写悲与壮、理想与现实形成了强烈对照。从这对照中,我们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朽无能,人民遭受的苦难境遇,以及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