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论吴起之为将: |
吴起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有很大的政治抱负,他热衷功名,他在生要位居卿相,死后还想流芳千古。 不爱亲人而爱士卒。吴起崇尚功名富贵,崇尚个人前途。他把自己看得重,把人情看得轻,把他人看得轻。他心忌母亲,跟母亲发誓,母亲去世,他也不奔丧。为了求得个人成功,他甚至残酷的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吴起虽然轻视人情,但他知道人们普遍重视人情;为了自己能获得成功,他又以人情博得大家对自己的认同。吴起每次为将,都非常爱护自己的士卒。他跟士卒们同甘苦,共患难,大家都非常感激他,愿舍身为他效劳。因此吴起非常得人心,从而能 取得成功。 靠勤奋而成大器,有本事又有功绩。吴起深知,自己没有钱,没有靠山,要想成就功名,只能靠自己。吴起在曾参门下读书,极为勤奋刻苦,他潜心读书,学得深,学得广,学得活,田居也因为这个才把女嫁给了他。曾参开除他后,吴起转学兵法,他同样勤奋刻苦,所以三年就学有大成。吴起靠自己的过硬本领,很快就得到了鲁相公仪休和鲁穆公的认同,被任为大夫之职。齐侵鲁时,吴起被任为大将,率兵拒齐。吴起与士卒同吃同穿同住同行,关心士卒疾苦,士卒视他如同父子,愿为他效死沙场。吴起活用所学的兵法,杀得齐兵尸横遍野,鲁军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吴起也因此升为上卿。 吴起因为接受齐国贿赂,怕被治罪逃到了魏国。吴起有大本事,所以得到了翟璜和魏文侯的赏识,被任命为西河守。吴起上任后,立即修筑工事,训练士兵。吴起趁秦国不稳,出兵进攻秦国,夺取了秦国五城,为魏国立了大功。魏武侯即位后,吴起为争相与田文议论,武侯怀疑吴起有怨心,吴起怕被杀,又逃到了楚国。 吴起逃到楚国后,楚悼王马上就以相印授与了他。这位有着卓越才华的人,终于受到了最大的重用。吴起实现了 人生的梦想,他感激楚悼王的知遇之恩,于是以富国强兵为己任。吴起排除困难,大胆改革,使楚国迅速强大起来。秦、齐等国,都畏惧楚国,不敢侵犯。 吴起追求功名, 还 有贪财好 色的坏毛病。但吴起的一生,靠的是自己的本事,靠的是自己的建立的功绩。吴起虽争争功争位,但他不行谄媚,不行奸诈。
吴起每到一处,都能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默守成规,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他总能做出成绩,做出贡献。 可惜,这样一位伟大的改革家,也同历史上多数改革家的命运一样,落得了一个悲剧的命运,他最终死于新君的手里。
评论人:刘延生
注:此书评写于2002年。 |
原文: 话说吴起卫国人,少居里中,以击剑无赖,为母所责。起自啮其臂出血,与母誓曰:“起今辞母,游学他方,不为卿相,拥节旄,乘高车,不入卫城与母相见!”母泣而留之,起竟出北门不顾。往鲁国,受业于孔门高弟①曾参,昼研夜诵,不辞辛苦。有齐国大夫田居至鲁,嘉其好学。与之谈论,渊渊不竭,乃以女妻之。起在曾参之门,岁余,参知其家中尚有老母,一日,问曰:“子游学六载,不归省觐,人子之心安乎?”
起对曰:“起曾有誓词在前:‘不为卿相,不入卫城。’”参曰:“他人可誓,母安可誓也!”由是心恶其人。未几,卫国有信至,言起母已死;起仰天三号,旋即收泪,诵读如故。参怒曰:“吴起不奔母丧,忘本之人!夫水无本则竭,木无本则折,人而无本,能令终乎?起非吾徒矣。”命弟子绝之,不许相见。
起遂弃儒②
学兵法,三年学成,求仕于鲁。鲁相公仪休,常与论兵,知其才能,言于穆公,任为大夫。起禄入既丰,遂多买妾婢,以自娱乐。
时齐相国田和谋篡其国,恐鲁与齐世姻,或讨其罪,乃修艾陵之怨,兴师伐鲁,欲以威力胁而服之。鲁相国公仪休进曰:“欲却齐兵,非吴起不可。”穆公口虽答应,终不肯用。
及闻齐师已拔成邑,休复请曰:“臣言吴起可用,君何不行?”
穆公曰:“吾固知起有将才,然其所娶乃田宗之女,夫至爱莫如夫妻,能保无观望之意乎?吾是以踌躇而不决也。”公仪休出朝,吴起已先在相府候见,问曰:“齐寇已深,主公已得良将否?今日不是某夸口自荐,若用某为将,必使齐兵只轮不返。”公仪休曰:“吾言之再三,主公以子婚于田宗,以此持疑未决。”吴起曰:“欲释主公之疑,此特易耳。”乃归家问其妻田氏曰:“人之所贵有妻者,何也?”田氏曰:“有外有内,家道始立。所贵有妻,以成家耳。”吴起曰:“夫位为卿相,食禄万钟,功垂于竹帛,名留于千古,其成家也犬矣,岂非妇之所望于夫者乎?”田氏曰:“然。”起曰:“吾有求于子,子当为我成之。”田氏曰:“妾妇人,安得助君成其功名?”起曰:“今齐师伐鲁,鲁侯欲用我为将,以我娶于田宗,疑而不用。
诚得子之头,以谒见鲁侯,刚鲁侯之疑释,而吾之功名可就矣。”田氏大惊、方欲开口答话。起拔剑一挥,田氏头已落地。
史臣有诗云:
一夜夫妻百夜恩,无辜忍使作冤魂?
母丧不顾人伦绝,妻子区区何足论。
于是以帛裹田氏头,往见穆公,奏曰:“臣报国有志,而君以妻故见疑,臣今斩妻之头,以明臣之为鲁不为齐也。”穆公惨然不乐,曰:“将军休矣!”少顷,公仪休入见,穆公谓曰:“吴起杀妻以求将,此残忍之极,其心不可测也。”公仪休曰:“起不爱其妻,而爱功名,君若弃之不用,必反而为齐矣。”穆公乃从休言,即拜吴起为大将,使泄柳、申详副之,率兵二万,以拒齐师。起受命之后,在军中与士卒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见士卒裹粮负重,分而荷之。有卒病疽,起亲为调药,以口吮其脓血。士卒感起之恩,如同父子,咸摩拳擦掌,愿为一哉。
却说田和引大将田忌段朋,长驱而入,直犯南鄙。闻吴起为鲁将,笑曰:“此田氏之婿,好色之徒,安知军旅事耶?
鲁国合败,故用此人也。”及两军对垒,不见吴起挑战,阴使人觇其作为。见起方与军士中之最贱者,席地而坐,分羹同食。使者还报,田和笑曰:“将尊则士畏,士畏则战力。起举动如此,安能用众?吾无虑矣。”再遣爱将张丑,假称愿与讲和,特至鲁军,探起战守之意。起将精锐之士,藏于后军,悉以老弱见客;谬为恭谨,延入礼待。丑曰:“军中传闻将军杀妻求将,果有之乎?”起觳觫而对曰:“某虽不肖,曾受学于圣门,安敢为此不情之事?吾妻自因病亡,与军旅之命适会其时,君之所闻,殆非其实。”丑曰:“将军若不弃田宗之好,愿与将军结盟通和。”起曰:“某书生,岂敢与田氏战乎?若获结成,此乃某之至愿也。”起留张丑于军中,欢饮三日,方才遣归,绝不谈及兵事。临行,再三致意,求其申好。丑辞去,起即暗调兵将,分作三路,尾其后而行。
田和得张丑回报,以起兵既弱,又无战志,全不挂意。忽然辕门外鼓声大振,鲁兵突然杀至,田和大惊。马不及甲,车不及驾,军中大乱。田忌引步军出迎,段朋急令军士整顿车乘接应。不提防泄柳、申详二军,分为左右,一齐杀入,乘乱夹攻。齐军大败,杀得僵尸满野,直追过平防方回。鲁穆公大悦,进起上卿。田和责张丑误事之罪,丑曰:“某所见如此,岂知起之诈谋哉。”田和乃叹曰:“起之用兵,孙武、穰苴之流也。若终为鲁用,齐必不安。吾欲遣一人至售,暗与通和,各无相犯,子能去否?”丑曰:“愿舍命一行,将功折罪。”田和乃购求美女二人,加以黄金千镒,令张丑诈为贾客①,携至鲁,私馈②吴起。起贪财好色,见即受之,谓丑曰:“致意齐相国,使齐不侵鲁,鲁何敢加齐哉?”张丑既出鲁城,故意泄其事于行人。遂沸沸扬扬,传说吴起受贿通齐之事。穆公曰:“吾固知起心不可测也。”欲削起爵究罪。起闻而惧,弃家逃奔魏国,主于翟璜之家。适文侯与璜谋及守西河之人,璜遂荐吴起可用。文侯召起见之,谓起曰:“闻将军为鲁将有功,何以见辱敝邑?”起对曰:“鲁侯听信谗言,信任不终,故臣逃死于此。慕君侯折节下土③,豪杰归心,愿执鞭马前,倘蒙驱使,虽肝脑涂地,亦无所恨。”文侯乃拜起为西河守。起至西河,修城治池,练兵训武,其爱恤士卒,一如为鲁将之时。
筑城以拒秦,名曰吴城。
时秦惠公薨,太子名出子嗣位。惠公乃简公之子,简公乃灵公之季父。方灵公之薨,其子师隰年幼,群臣乃奉简公而立之。至是三传,及于出子,而师隰年长,谓大臣曰:“国,吾父之国也。吾何罪而见废?”大臣无辞以对,乃相与杀出子馈:赠送。
贾客:商人。
而立师隰,是为献公。吴起乘秦国多事之日,兴兵袭秦,取河西五城,韩、赵皆来称贺。文侯以翟璜荐贤有功,欲拜为相国,访于李克。克曰:“不如魏成。”文侯点头。克出朝,翟璜迎而问曰:“闻主公欲卜相,取决于子,今已定乎?何人也?”
克曰:“已定魏成。”翟璜忿然曰:“君欲伐中山,吾进乐羊,君忧邺,吾进西门豹,君忧西河,吾进吴起。吾何以不若魏成哉?”李克曰:“成所举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非师即友。子所进者,君皆臣之。成食禄千锺,什九在外,以待贤士。子禄食皆以自赡。子安得比于魏成哉?”璜再拜曰:“鄙人失言,请侍门下为弟子。”自此魏国将相得人,边鄙安集,三晋之中,惟魏最强。
再说周安王十五年,魏文侯斯病笃,召太子击于中山。赵闻魏太子离了中山,乃引兵袭而取之。自此魏与赵有隙。太子击归,魏文侯已薨,乃主丧嗣位,是为武侯。拜田文为相国。吴起自西河入朝,自以功大,满望拜相,及闻已相田文,忿然不悦。朝退,遇田文于门,迎而谓曰:“子知起之功乎?
今日请与子论之。”田文拱手曰:“愿闻。”起曰:“将三军之众,使士卒闻鼓而忘死,为国立功,子孰与起?”文曰:“不如。”起曰:“治百官,亲①万民,使府库充实,子孰与起?”
文曰:“不如。”起又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犯,韩、赵宾服,子孰与起?”文又曰:“不如。”起曰:“此三者,子皆出我之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某叨窃上位,诚然可愧。然今日新君嗣统,主少国疑,百姓不亲,大臣未附,某特以先世勋旧,承乏肺腑,或者非论功之日也。”吴起俯首沉思,良久曰:“子言亦是。然此位终当属我。”有内侍闻二人论功之语,传报武侯。武侯疑吴起有怨望之心,遂留起不遣,欲另择人为西河守。吴起惧见诛于武侯,出奔楚国。
楚悼王熊疑,素闻吴起之才,一见即以相印授之。起感恩无已,慨然以富国强兵自任。乃请于悼王曰:“楚国地方数千里,带甲百余万,固宜雄压诸侯,世为盟主;所以不能加于列国者,养兵之道失也。夫养兵之道,先阜其财,后用其力。今不急之官①,布满朝署;疏远之族,糜费公廪②。而战士仅食升斗之余,欲使捐躯殉国,不亦难乎?大王诚听臣计,汰冗官,斥疏族,尽储廪禄,以待敢战之士。如是而国威不振,则臣请伏妄言之诛!”悼王从其计。群臣多谓起言不可用,悼王不听。于是使吴起详定官制,凡削去冗官数百员,大臣子弟,不得夤缘窍禄。又公族五世以上者,令自食其力,比于编氓③,五世以下,酌其远近,以次裁之,所省国赋数万。
选国中精锐之士,朝夕训练,阅其材器,以上下其廪食,有加厚至数倍者。士卒莫不竟劝,楚遂以兵强,雄视天下。三晋、齐、秦咸畏之,终悼王之世,不敢加兵。及悼王薨,未及殡敛,楚贵戚大臣子弟失禄者,乘丧作乱,欲杀吴起。起奔入宫寝,众持弓矢追之。起知力不能敌,抱王尸而伏。众攒箭射起,连王尸也中了数箭。起大叫曰:“某死不足惜,诸臣衔恨于王,fJ及其尸,大逆不道,岂能逃楚国之法哉!”言毕而绝。众闻吴起之言,惧而散走。太子熊臧嗣位,是为肃王。月余,追理射尸之罪,使其弟熊良夫率兵,收为乱者,次第诛之,凡灭七十余家。髯翁有诗叹云:满望终身作大臣,杀妻叛母绝人伦。
谁知鲁魏成流水,到底身躯丧楚人。
又有一诗,说吴起伏王尸以求报其仇,死尚有余智也。诗公廪:国家钱粮。
不急之官:冗官,无所事事之官。
云:
为国忘身死不辞,巧将贼矢集王尸。
虽然王法应诛灭,不报公仇却报私。
刘某: |
我们对历史人物的分析,不能简单的分析,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要用辨证的观点,全面的分析。不能简单的说他是好人和坏人。
评论人:刘延生
注:此书评写于200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