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论商鞅变法: |
商鞅是中国最早的杰出改革家。商鞅变法使秦国短时间内强大起来。商鞅被秦惠王杀害后,秦国继续延用商鞅的改革方案,秦国于是变得更加强大,并最后统一了中国。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改革,并且成果显著。商鞅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商鞅变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法治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根据秦国的实际情况,制订新法,在秦国实行。在秦国,新法的实行,除国君外,上至中央官员,下至普通百姓,基本上人人平等。新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社会得到稳定,军事实力得到增强。商鞅变法使以法治国深入人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商鞅的以法治国也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且过于残酷。但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商鞅的新法损害了很多权贵的利益,普通老百姓也不理解,以致商鞅因此死于新王。 商鞅虽死,但他的变法却没有失败。商鞅以法治国的理念影响了中国两千年,商鞅的功绩名垂千古。商鞅死虽然不值得,但商鞅死却可以不悔了!
评论人:刘延生
注:此书评写于2002年。 |
原文: 话说卫人公孙鞅原是卫侯之支庶,素好刑名之学。因见卫国微弱,不足展其才能,乃入魏国,欲求事相国田文。田文已卒,公叔痤代为相国,鞅遂委身于痤之门。痤知鞅之贤,荐为中庶子,每有大事,必与计议。鞅谋无不中,痤深爱之,欲引居大位,未及,而痤玻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乃垂泪而问曰“公叔恙,万一不起,寡人将托国于何人?”痤对曰:“中庶子卫鞅,其年虽少,实当世之奇才也。君举国而听之,胜痤十倍矣!”惠王默然。痤又曰:“君如不用鞅,必杀之,勿令出境。恐见用于他国,必为魏害。”
惠王曰:“诺。”既上车,叹曰:“甚矣,公叔之病也,乃使我托国于卫鞅,又曰‘不用则杀之’。夫鞅何能为?,岂非昏愦①之语哉?”惠王既去,公叔痤召卫鞅至床头,谓曰:“吾适言于君如此。欲君用子,君不许,吾又言,若不用当杀之,君曰‘诺’。吾向者先君而后臣,故先以告君,后以告子。子必速行,毋及祸也!”鞅曰:“君既不能用相国之言而出臣,又安能用相国之言而杀臣乎?”竟不去。大夫公子。。.n与鞅善,。。.复荐于惠王,惠王竟不能用。
至是,闻秦孝公下令招贤,鞅遂去魏入秦,求见孝公之嬖臣景监。监与论国事,知其才能,言于孝公。公召见,问以治国之道。卫鞅历举羲、农、尧、舜为对,语未及终,孝公已睡去矣。明日,景监入见,孝公责之曰:“子之客,妄①,人耳!其言迂阔无用,子何为荐之?”景监退朝,谓卫鞅曰:“吾见先生于君,欲投君之好,庶几重子。奈何以迂阔无用之谈,读君之听耶?”鞅曰:“吾望君行帝道,君不悟也。愿更一见而说之。”景监曰:“君意不怿②,非五日之后,不可言也。”
过五日,景监复言于季公曰:“臣之客,语尚未尽,自请复见,愿君许之。”孝公复召鞅,鞅备陈夏禹画土定赋,及汤、武顺天应人之事。孝公曰:“客诚博闻强记,然古今事异,所言尚未适于用。”乃麾之使退。景监先候于门,见卫鞅从公宫出,迎而问曰:“今日之说何如?”鞅曰:“吾说君以王道,犹未当君意也。”景监愠曰:“人主得士而用,如弋人治缴③,旦暮望获禽耳。岂能舍目前之效,而远法帝王哉?先生休矣!”鞅曰:“吾向者未察君意,恐其志高,而吾之言卑,故且探之;今得之矣。若使我更得见君,不忧不人。”景监曰:“先生两进言,而两拂吾君,吾尚敢饶舌以干君之怒哉?”明日,景监入朝谢罪,不敢复言卫鞅。景监归舍,鞅问曰:“子曾为我复言于君否乎?”监曰:“未曾。”鞅曰:“惜乎!君徒下求贤之令,而怿:愉快。
妄:华而不实。
不能用才,鞅将去矣。”监曰:“先生何往?”鞅曰:“六王扰扰,岂无好贤之主胜于秦君者哉?即不然,岂天委曲进贤胜于吾子者哉?鞅将求之。”景监曰:“先生且从容,更待五日,吾当复言。
又过五日,景监入侍孝公,孝公方饮酒,忽见飞鸿过前,停杯而叹。景监进曰:“君目视飞鸿而叹何也?”孝公曰:“昔齐桓公有言:‘吾得仲父,犹飞鸿之有羽翼也。’寡人下令求贤,且数月矣,而无一奇才至者。譬如鸿雁,徒有冲天之志,而无羽翼之资,是以叹耳。景监答曰:“臣客卫鞅,自言有帝、王、伯三术。向者述帝王之事,君以为迂远难用,今更有‘伯术’欲献,愿君省须臾之暇,请毕其词。”孝公闻“伯术”二字,正中其怀,命景监即召卫鞅。鞅入,孝公问曰:“闻子有伯道,何不早赐教于寡入乎?”鞅对曰:“臣非不欲言也。但伯者之术,与帝王异。帝王之道,在顺民情,伯者之道,必逆民情。”孝公勃然按剑变色曰:“夫伯者之道,安在其必道人情哉!”鞅对曰:“夫琴瑟不调,必改弦而更张之。政不更张,不可为治。小民狃于目前之安,不顾百世之利,可与乐成,难于虑始。如仲父相齐,作内政而寄军令,制国为二十五乡,使四民各守其业,尽改齐国之旧。此岂小民之所乐从哉?及乎政成于内,敌服于外,君享其名,而民亦受其利,然后知仲父为天下才也。”孝公曰:“子诚有仲父之术,寡人敢不委国而听子!但不知其术安在?”卫鞅对曰:“夫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欲富国莫如力田,欲强兵莫如劝战。诱之以重赏,而后民知所趋;胁之以重罚,而后民知所畏。赏罚必信,政令必行,而国不富强者,未之有也。”孝公曰:“善哉!此术寡人能行之。”鞅对曰:“夫富强之术,不得其人不行;得其人而任之不专,不行;任之专而惑于人言,二三其意,又不行。”孝公又曰:“善。”卫鞅请退,孝公曰:“寡人正欲悉子之术,奈何遽退?”鞅对曰:“愿君熟思三日,主意已决,然后臣敢尽言。”鞅出朝,景监又咎之曰:“赖君再三称善,不乘此罄吐①其所怀,又欲君熟思三日,无乃为要君②耶?”鞅曰:“君意未坚,不如此恐中变耳。”
至明日,孝公使人来召卫鞅,鞅谢曰:“臣与君言之矣,非三日后不敢见也。”景监又劝令勿辞,鞅曰:“吾始与君约而遂自失信,异日何以取信于君哉?”景监乃服。至第三日,孝公使人以车来迎。卫鞅复人见,孝公赐坐,请教,其意甚切。鞅乃备述秦政所当更张③之事。彼此问答,一连三日三夜,孝公全无倦色。遂拜卫鞅为左庶长,赐第一区,黄金五百镒,谕群臣:“今后国政,悉听左庶长施行。有违抗者,与逆旨同!”群臣肃然。
卫鞅于是定变法之令,将条款呈上孝公,商议停当。未及张挂,恐民不信,不即奉行。乃取三丈之木,立于咸阳市之南门,使吏守之,今曰:“有能徒此木于北门者,予以十金。”
百姓观者甚众,皆中怀疑怪,莫测其意,无敢徒者。鞅曰:“民莫肯徒,岂嫌金少耶?”复改令,添至五十金。众人愈疑。
有一人独出曰:“秦法素无重赏,今忽有此令,必有计议。纵要君:与君主讲条件。
罄吐:尽吐,说荆
不能得五十金,亦岂无薄赏!”遂荷其木,竟至北门立之。百姓从而观者如堵。吏奔告卫鞅,鞅召其人至,奖之曰:“尔真良民也,能从吾令!”随取五十金与之,曰:“吾终不失信于尔民矣。”市人互相传说,旨言左庶长令出必行,预相诫谕。
次日,将新令颁布,市人聚观,无不吐舌。此周显王十年事也。只见新令上云:一、定都:秦地最胜,无如咸阳,被山带河,金城千里。今当迁都咸阳,永定王业。一、建县:凡境内村填,悉并为县。每县设令丞各一人,督行新法;不职者,轻重议罪。一、辟土:凡郊外旷土,非车马必由之途及田间阡陌,责令附近居民开垦成田。
俟成熟之后,计步为亩,照常输租。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步过六尺为欺,没田入官。一、定赋:凡赋税悉照亩起科,不用井田什一之制。凡田皆属于宫,百姓不得私尺寸。一、本富:男耕女织,粟帛多者,谓之良民,免其一家之役;惰而贫者,没为官家奴仆。弃灰于道,以惰农论;工商则重征之。
民有二男,即令分异,各出丁钱;不分异者,一人出两课。一、劝战:官爵以军功为叙,能斩一敌首,即赏爵一级;退一步者即斩。功多者受上爵,车服任其华美不禁;无功者虽富室,止许布褐乘犊。宗室以军功多寡为亲疏,战而无功,削其属籍,比于庶民。凡有私下争斗者,不论曲直,并皆处斩。一、禁奸:五家为保,十家相连,互相觉察,一家有过,九家间举;不举者,十家连坐,俱腰斩。能首奸①者,与克敌同赏。告一奸,得爵一级;私匿罪人者,与罪人同。客舍宿人,务取文凭辨验,无验者不许容留。凡民一人有罪,并其室家没官。一、重令:政令既出,不问贵贱,一体遵行;有不遵者,戮以徇。
新令既出,百姓议论纷纷,或言不便,或言便。鞅悉令拘至府中,责之曰:“汝曹闻令,但当奉而行之。言不便者,梗令②之民也;言便者,亦媚令之民也。此皆非良民!”悉籍其姓名,徒于边境为戍卒。大夫甘龙、杜挚私议新法,斥为庶人。于是道路以目相视,不敢有言。卫鞅乃大发徒卒,筑宫阙于咸阳城中,择日迁都。太子驷不愿迁,且言变法之非。
卫鞅怒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不可加刑;若赦之,则又非法。”乃言于孝公,坐其罪于师傅。将太傅公子虔劓鼻,太师公孙贾鲸面③。百姓相谓曰:“太子违令,且不免刑其师傅,况他人乎?”鞅知人心已定,择日迁都。雍州大姓徒居咸阳者,凡数千家。分秦国为三十一县,开垦田亩,增税至百余万。卫鞅常亲至渭水阅囚,一日诛杀七百余人,渭水为之尽赤,哭声遍野,百姓夜卧,梦中皆战④。于是道不拾遗国无盗贼,仓廪充足,勇于公战,而不敢私斗。秦国富强,天下莫比。于是兴师伐楚,取商于之地,武关之外,拓地六百余里。周显王遣使册命秦为方伯,于是诸侯毕贺。
是时,三晋惟魏称王,有吞并韩、赵之意,闻卫鞅用于秦国,叹曰:“悔不听公叔痤之言也!”时卜子夏、田子方、魏成、李克等俱卒,乃捐厚币,招来四方豪杰。邹人孟轲字子舆,乃子思门下高弟。子思姓孔名伋,孔子嫡孙。孟轲得圣贤之传于子思,有济世安民之志。闻魏惠王好士,自邹至魏。
惠王郊迎,礼为上宾,问以利国之道。孟轲曰:“臣游于圣门,但知有仁义,不知有利。”惠王迂其言,不用,轲遂适齐。潜渊有诗云:仁义非同功利谋,纷争谁肯用儒流?
子舆空挟图王术,历尽诸侯话不投。
却说秦相国卫鞅闻庞涓之死,言于孝公曰:“秦、魏比邻之国,秦之有魏,犹人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其势不两存明矣。魏今大破①于齐,诸侯叛之,可乘此时伐魏,魏不能支,必然东徒。然后秦据河山之固,东乡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孝公以为然。使卫鞅为大将,公子少官副之,帅兵五万伐魏。师出咸阳,望东进发,警报已至西河。守臣朱仓告急文书,一日三发。惠王大集群臣,问御秦之计。公子。。.n进曰:“鞅昔日在魏时,与臣相善,臣尝举荐于大王,大王不听。今日臣愿领兵前往,先与讲和。如若不许,然后固守城池,请救③韩、赵。”群臣皆赞其策。惠王即拜公子。。.n为大将,亦率兵五万,来救西河,进屯吴城。那乡:向。
破:败。
吴城是吴起守西河时所筑,以拒秦者,坚固可守。公子。。.n正欲修书,遣人往秦寨通问卫鞅,欲其罢兵。守城将士报道:“今有秦相国差人下书,见在城外。”公子。。.n命缒城而上,发书看之。书曰:鞅始与公子相得甚欢,不异骨肉。今各事其主,为两国之将,何忍治兵,自相鱼肉?鄙意欲与公子相约,各去兵车,释甲胃,以衣冠之会,相见于玉泉山,乐饮而罢。免使两国肝脑涂地;使千秋而下,称吾两人之交情,同于管鲍。公子如肯俯从,幸示其期!
公子。。.n读毕大喜曰:“吾意正欲如此。”遂厚待使者,答以书曰:相国不忘夙昔之好,举齐桓故事,以衣裳易兵车,安秦、魏之民,明管、鲍之谊,此。。.n志也。三日之内,惟相国示期,敢不听命。
卫鞅得了回书,喜曰:“吾计成矣!”复使人入城订定日期,言:“秦兵前营已撤,打发先回,只等会过元帅,便拔寨都起。”复以旱藕、麝香遗之曰:“此二物秦地所产,旱藕益人,麝香辟邪,聊志旧情,永以为好。”公子。。.n谓卫鞅爱己,益信其无他,答书谢之。卫鞅假传军令,使前营尽撤,公子少官率领先行。却暗暗吩咐,一路只说射猎充食,在狐岐山、白雀山等处,四散埋伏。期定是日午末未初,齐到玉泉山下。
只听山下放炮为号,便一齐杀入,将来人尽数拿住,不许走漏一人。
至期,侵晨,卫鞅先使人报入城中,言:“相国先往玉泉山伺候,随行不满三百人。”公子。。.n十分相信,亦以?车载酒食,并乐工一部①,乘车赴会,人数与卫鞅相当。卫鞅在山下相迎。公子。。.n见人从既少,且无军器,坦然不疑。相见之间,各叙昔日交情,并及今日通和之意。魏国从人,无不欢喜。两边俱有酒席,公子。。.n是地主,先替卫鞅把盏。三献三酬,奏乐三次。卫鞅使军吏席上报时,即命撤了魏国筵席,另用本国酒馔。两个侍酒的,都是秦国有名的勇士,一个唤做乌获,力举千钧。一个唤做任鄙,手格虎豹。卫鞅才举初杯相劝,以目视左右,便去山顶上放起一声号炮,山下亦放炮相应,声震陵谷。公子。。.n大惊曰:“此炮何来?相国莫非见欺否?”卫鞅笑曰:“暂欺一次,尚容告罪!”公子。。.n心慌,便欲奔逃。却被乌获紧紧帮住,转动不得。任鄙指挥左右拿人。公子少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卫鞅吩咐将公子。。.n上了囚车,先递回秦国报捷。却将所获随行人众,解其束缚,赐酒压惊,仍用原来车仗,教他:“只说主帅赴会回来。赚开城门,另有重赏;如若不从,即时斩首!”那一行从人,都是小辈,谁不怕死,尽皆依允。却教乌获假作公子。。.n坐于车中,任鄙作护送使臣,单车随后。城上认得是自家人从,即时开门。那两员勇将,一齐发作,将城门一拳一脚,打个粉碎,关阖不得;军士上前者,都被打倒。背后卫鞅亲率大军,飞也似赶来。城中军民乱窜,卫鞅纵军士乱杀一阵,遂占了吴城。朱仓闻知主帅被虏。度西河难守,弃城而遁。卫鞅长驱而入,直逼安邑。惠王大惧,使大夫龙贾往秦军行成。卫鞅曰:“魏王不能用吾,吾故出仕秦国。蒙秦王尊为卿相,食禄万钟,今以兵权交付,若不灭魏,有负重托。”龙贾曰:“吾闻‘良鸟恋旧林,良臣怀故主。’魏王虽不能用足下,然父母之邦,足下安得无情?”卫鞅沉思半晌,谓龙贾曰:“若要我班师,除非将河西之地,尽割于秦方可。”龙贾只得应诺,回奏惠王。惠王从之,即令龙贾奉河西地图,献于秦军买和。卫鞅接图受地,奏凯而归。公子。。.n遂降于秦。魏惠王以安邑地近于秦,难守,遂迁都大梁去讫。自此称为梁国。
秦孝公嘉卫鞅之功,封为列侯,以前所取魏地商于等十五邑,为鞅食邑,号为商君。后世称为商鞅为此也。鞅谢恩归第,谓家臣曰:“吾以卫之支庶,挟策归秦,为秦更治,立致富强。今又得魏地七百里,封邑十五城,大丈夫得志,可谓极矣。”宾客齐声称贺。内有一士厉声而前曰:“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尔等居商君门下,岂可进谄而陷主乎?”众人视之,乃上客赵良也。鞅曰:“先生谓众人之谄,试言吾之治秦,与五羖大夫孰贤?”良曰:“五羖大夫之相穆公也,三置晋君,并国二十,使其主为西戎伯主。及其自奉,暑不张盖,劳不坐乘,死之日,百姓悲哭,如丧考妣。今君相秦八载,法令虽行,刑戮太惨,民见威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
太子恨君刑其师傅,怨入骨髓,民间父兄子弟,久含怨心。一旦秦君晏贺,君之危若朝露,尚可贪商於之富贵,而自夸大丈夫乎?君何不荐贤人以自代?辞禄去位,退耕于野,尚可望自全也。”商君默然不乐。
后五月,秦孝公得疾而薨。群臣奉太子驷即位,是为惠文公。商鞅自负先朝旧臣,出入傲慢。公子虎初被商鞅劓鼻,积恨未报。至是,与公孙贾同奏于惠文公曰:“臣闻‘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重者身危。’商鞅立法治秦,秦邦虽治,然妇人童稚,皆言商君之法,莫言秦国之法。今又封邑十五,位尊权重,后必谋叛。”惠文公曰:“吾恨此贼久矣!但以先王之臣,反形未彰,故姑容旦夕。”乃遣使者收商鞅相印,退归商於。鞅辞朝,具驾出城,仪仗队伍,犹比诸侯。百官饯送,朝署为空。公子虔公孙贾密告惠文公,言:“商君不知悔咎,僭拟王者仪制,如归商於,必然谋叛。”甘龙、杜挚证成其事。
惠文公大怒,即令公孙贾引武士三千,追赶商鞅,枭首回报。
公孙贾领命出朝。当时百姓连街倒巷,皆怨商君。一闻公孙贾引兵追赶,攘臂相从者,何止数千余人。
商鞅车驾出城,已百余里,忽闻后面喊声大振,使人探听,回报:“朝廷发兵追赶。”商鞅大惊,知是新王见责,恐不免祸,急卸衣冠下车,扮作卒隶逃亡。走至函关,天色将昏,往旅店投宿。店主索照身之帖,鞅辞无有。店主曰:“商君之法,不许收留无帖之人,犯者并斩!吾不敢留。”商鞅叹曰:“吾设此法,乃自害其身也。”乃冒夜前行,混出关门,径奔魏国。魏惠王恨商鞅诱虏公子。。.n,割其河西之地,于是欲囚商鞅以献秦。鞅复逃回商於,谋起兵攻秦,被公孙贾追至缚归。惠文公历数其罪,吩咐将鞅押出市曹,五牛分尸。百姓争啖其肉,须臾而荆于是尽灭其族。可怜商鞅变立新法,使秦国富强,今日受车裂之祸,岂非过刻之报乎?此周显王三十一年事也。髯翁有诗云:商於封邑未经年,五路分尸亦可怜!
惨刻从来凶报至,劝君熟读《省刑》篇。
自商鞅之死,百姓歌舞于道,如释重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