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生
本文是我在1990年写的一篇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论文。我写了多篇语文教学改革的论文,可惜多数遗失了。
我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语文教学,效果总是不理想。后来教坛上提出了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主张,再后又提出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张。这些,都给我很大的启发。八五年下年,我开始试着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后来,我又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革,形成了“质疑讨论式”课堂教学结构。由于我教学改革的成功,1990年我被吸收为内江市东兴区教学研究会(当时未分学科)的首批会员。再后的这些年,我又不断地对语文课堂结构进行改革,形成了现有的比较完整的“质疑讨论式”课堂教学结构。 “质疑讨论式”课堂教学结构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它的基本作法为:第一步, 教师先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指出课文学习的要求、重点,进行点滴性启发,有时还要传授必要的方法。第二步,学生分组自学讨论(每组四至六人)。学生借助工具书,理清文章脉胳,归纳课文中心,初步分析课文并在小组讨论。第三步,学生个人或小组代表简析课文,其他学生或小组代表纠正和补充。然后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以上几步,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为更深入的自学讨论打好了基础。第四步,学生进一步自学,找出疑难,发现问题,向教师提出来,写在黑板上;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来,教师要启发学生提出,经启发学生仍不能提出,教师要把它补充在黑板上。第五步,教师根据课文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选择,确定各组都必须讨论的问题。第六步,教师适当作一些指导。指导占时要少,要富于启发性。第七步,学生分组自学讨论。先讨论各组都必须讨论的问题,然后再选择讨论小组认为应该讨论的其他问题(包括小组新提出的问题),再后对课文进行总结归纳。教师要求学生在这一步里注意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应该怎样学习其写法。第八步,教师检 查自学讨论的情况。这一步起督促作用。采用这种方式:教师提问,学生个人或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学生或小组代表纠正和补充;必要时,教师还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提的问题,除了黑板上的各组都必须讨论的问题和课文的总结性问题,还要提少量黑板上的次要问题和黑板上没有的问题。提问不要太多,能起到督促作用就可以了。当学生都能自觉学习时,这一步自然消失。第九步,在教师主持下系统的分析课文。一般方法为:先由教师提出分析的要求,安排分析的步骤,然后在教师的主持下一步一步地分析。每一步骤的分析都由若干问题的分析组成。每一问题的分析又是这样进行的:先由一小组的同学提出本组通过讨论并认为有必要拿到全班来交流或商榷的问题,并发表本组及本人的意见,然后全班对此进行辩论。当教师认为这一问题的分析已经清楚,就马上安排下一问题的分析。这此分析的问题,范围涉及与课文有关的字词句和篇章方面的各种问题。在学生辩论时,教师要有参与意识,教师要经常以辩论者的身份加入到辩论的行列。第十步,进行有关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如找反义词,变换句式,缩写句子等。以上十步,并不是学习每篇文章的固定模式,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教学要求和课文内容的需要进行变通:有的步骤可以省去,有些步骤可以合并,有些步骤可以交换。在学生的自学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巡视辅导。启疑解惑,避免和纠正偏差,使自学讨论正常进行。每次自学讨论,教师还要规定时间,使学生有一定紧张感。在学生的分析辩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引导、合理安排。对学生的发言,要求积极,不拖拉;对学生发言的内容,要求简洁、严密、明确、有力。学生分析辩论结束后,教师要就分析辩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明确自学讨论和分析辩论些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进行。教师要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指导,使课堂既活跃,又井然有序。 也许有人要问:用“质疑讨论式”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上课,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学生有这个能力吗?他们能够通过自学讨论简析课文吗?他们能 够把课文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吗?他们能够通过自学讨论基本解决这些问题吗?他们能够对课文进行分析归纳吗?确实,一开始,学生没有这个能力,他们简析课文实际上是在讲课文大意,他们提的问题有的甚至很荒唐,他们讨论有时在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他们分析发言常常罗嗦和无说服力,他们归纳课文往往很空乏。但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和训练,你就会觉得学生长进很快。要不了几周,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潜力很大,他们完全能用“质疑讨论式”课堂教学结构形式上课。教师们常常说我们要用好课堂四十分钟,然而这四十分钟又是如何过去的呢?心理学家讲得很清楚:中学生喜欢幻想。教师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讲,学生在下面干什么呢?他们有时在听,有时却不在听——而在幻想。这种幻想不仅耽误了大量的时间,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不少教师为此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然而都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那你就无法“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他接着又指出:“离开了脑力劳动,就既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我用质疑讨论式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上课,在我的指导和激励下,学生们积极钻研课文;认真听取他人的发言,他们都处于自觉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确实,一个人即使满肚子的墨水,如果不会灵活运用,也没有什么作用;相反,一个人如果头脑聪明,他就会思想,会办事,其益无穷。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现在不少人初中毕业后自学能力很差,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学校时教师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能力,使他们以后逐渐能够独立的学习。这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特别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长期进行这样的创造性的学习就会使学生头脑越来越灵活,人变得越来越聪明。这对他们小时的学习和长大以后的工作无疑有着积极的和重要的影响。由于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引导,有探索,有理论,有实践,而又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这符合认识的规律,特别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就能独立的学习。 教坛上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深深地体会到这种提法很好。我们往往低估学生,认为学生年龄小,视野窄,能力有限,我们总是担心他们这个地方弄不懂,那个要求达不到,于是一昧讲授;既使是实行改革的教师,也总是顾虑重重,不敢放手让学生干,不敢真正地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因而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质疑讨论式的课堂教学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其一、上课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其二、学生掌握了教学的主动权,他们真正成了教学的主人。这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主要环节都是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进行的,教学的个任务特别是重要任务也主要是在学生的积极努力下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中起指导和主持的作用,教学的主要工作和具体工作则由学生去完成,学生成了教学的决定性因素。质疑讨论式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教师呢,是不是无关紧要呢?不是的。教师在教学中负责主持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学习。教师是学生通往教学目标的指路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航人。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就会成为瞎摸乱闯。因此,质疑讨论式课堂教学结构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人,共同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质疑讨论讨论式的课堂教学结构这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搞好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教学的主人。学生这种主人翁的地位使学生对教学充满了责任感,这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从大量的讲解中解脱出来,可以专心搞好自己的指导工作。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刘延生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浅谈“质疑讨论式”的课堂教学结构详细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