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高考 >> 教学反思原文 >> 正文

 

学生自主精神的启动——《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实录与评析

各有特色,有的抓住了关联词(投影演示);有的分为“情况”与“表现”两方面来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投影演示);还有的,一份(投影演示)老师一时不知该怎么介绍了,它用上了好多书上没有的词,我们还是请这位设计者向大家介绍吧,设计者是哪位?
  师:你是怎么设计的?
  生甲:我是写出了我读完这一段后的感受。
  师:哦,那么你这儿,怎么写个“速度极快”?
  生甲:因为文中多次写到船夫行船的“速度快”,比如文中写到“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
  师:有道理。那么,他这儿怎么写“轻快灵活”?你知道吗?
  生乙:因为文中写“在拥挤的地方,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在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穿过,还能做急转弯”。
  师:这个同学用了个“得心应手”,他为什么用这个词?大家来读读书,一起想想看。
  生丙:因为文中写一行船的速度很快,来往的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师:(向生甲)你同意吗?
  生甲:我同意,而且我觉得“操纵自如”就是“得心应手”的意思。
  师:真不错,我很欣赏你能把文中的语句化为了自己的理解!我们通过表格、讨论评议,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并具体地写出“船夫的技术特好”这个特点的。对于“小艇作用大”这个特点,他同样也观察得很细致,描绘得很精彩。请大家快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写得精彩?
(生快读、找)
  师:就请你来读最后的这一自然段。大家再看看,你认为哪些语句写得精彩?
  [虽然不一定照着文章的顺序去回答,但答不离“谱”,都谈此句如何的“精彩”,所言尽是挂在“彩线”上的一串珍珠。“这样更让学生有个“自由感”,有个“随心欲”,显得更为畅怀、洒脱。]
(一生读;大家找)
  师:谁来说说,你认为哪些语句写得精彩。
  生:“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一句写得精彩。
  师:精彩在哪儿呢?
  生:精彩在作者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威尼斯,显得很生动。
  师:这儿哪些词让你觉得作者用上了拟人的手法?
  生:“沉沉地入睡”。
  师:多么富有诗情意啊,而且点出了威尼斯之夜怎样的特点?
  生:静。
  师:你找的非常好,还有其他的语句吗?
  生:“小艇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声音。”写得精彩。
  师:这一句,又精彩在哪儿呢?
  生:精彩在它告诉我们,威尼斯小艇在夜里给人们带来欢乐。
  师:你理解得很好,有道理,但这一句中,还有更精彩的地方。你们发现了吗?
  生:我觉得这一句写出了夜里的许多的声音,但是显得很寂静。
  师:是啊,你们看,这半夜里传来的哗笑和告别的声音,却让我们感到这夜,更加的——
  生:宁静了。
  师:作者虽然写的是声音,但却显出这夜是静的,写得多精彩啊!还有其他的语句吗?
  生:“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一句精彩。
  师:这句精彩在哪儿?
  生:月影摇晃给人类的感觉。
  [老师相机穿插,或补充、或提示、或赞许、或指正,点点拨拨,来个“水涨船高”,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向更深层次拓展,可见学生自主,并不否定老师的主导。]
  师:轻轻的“摇晃”,让我们感到威尼斯城夜是怎样的一种美?(静的美)“摇晃”是动的,怎么让人有静的感觉?有没有发现在什么情况下,月亮影子才会在水面摇晃?(水面静时)说得好。上文中哪个词点出这时水面的静?(沉寂)我们读书时,不能只盯着一个词,而要联系上文,同时还得注意下文。现在我们来看看下文,你说水面这时为什么会沉寂下来?
  生:小艇停泊了,水面才静下来。
  师:文章在这一自然段中哪儿点出?
  生:“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一句点出。
[似乎是“顺手牵羊”,在评说语句“精彩”的同时,顺其自然,带出个学法指导;既小结出“联系上文”而又提出“水面这时为什么会沉寂下来?”让学生读下文去寻找答案。老师游刃其中,灵活指导学生、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
  师:正因为小艇停泊了,我们才看到—一
  生: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师:我们才注意到——
  生: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
  师:我们才注意到——
  生:古老的梁横在水上。
  师:你看,作者通过拟人写静,通过动态、声音反衬静,而这静则更突出了小艇与威尼斯城的关系——(密切),说明了小艇的——(作用大)。
  师:作者的描绘多精彩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欣赏威尼斯城月夜的静寂的美景吧!(放威尼斯城月夜录像。生读、体会。)
  三、总结课文,迁移训练点
  师:到了这时,人歇了,船停了,城市才进入梦乡了,可当第二天,曙光初露的时候,人醒了,船动了,城市又开始活跃了,多么奇特的异国风光,多么难忘的威尼斯小艇啊!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是怎样细致的观察并抓住小艇的三个特点进行精彩描绘的。下节课,我们要练习抓住特点,向威尼斯城的小朋友介绍我们昆明的石林,好吗?下课!
  总评:
  《威尼斯的小艇》在第一课时,将它分为三大块进行教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学、自悟、自会。当然这自主的精神并不是让他们在课上放任自流、毫无目的行动,而是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启动下形成的。
  一、内容分析中,借助“多媒体”启发
威尼斯,异国他乡的地理风貌,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完全有必要先对该水上城市的奇特风光,诸如河道、古建筑、梁、小艇、船夫等有个大体的感性认识。因此教者在教学之始,让学生通过录像“游览”一下威尼斯水城,从而激发出求知全文的冲动。看完录像老师提出“在众多的事物当中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的问题,学生对“众多的事物”有个鲜明的印象,就使他们自觉地从文章中去寻求答案。
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为课文提供信息,成为理解内容与激发情感的工具。当教者在讲到威尼斯城夜里宁静,再一次用了电教媒体,“让月夜的威尼斯人歇、艇停、城静的美丽夜色,呈现于学生眼前。两处用上录像,给学生提供了一“动”一“静”,强烈对比的生活信息,加深了小艇在威尼斯作用的体验,感情上会起着“呼应”的作用。
  二、自读自悟中,重视思维的启迪
  在引导学习“船夫技术特别好”的段落的教学中,老师有明确的“主体”和训练“意识”,腾出足足7分钟的时间,完全让学生自读编写提纲,老师能舍得在课堂上拿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这不能不说是个大胆的举措。当然这一段落,文字比较浅显,层次比较清楚。段的第一句先是总的说“驾驶技术特别好”,余下都说怎么个好的具体表现。每一“表现”又有一定的规律,大体先讲“情况”,再说船夫“怎么办”。这种结构线条清晰、明朗,内容比较单一,让学生自编提纲,容易做到,是难得的训练契机。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巡视,点拨指导,组织讨论,集中评议的办法。老师在“导”上下功夫,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和偏差之后,选取出能带共性问题的提纲卡片,通过“多媒体打映出来,让学生讨论评说“你看出他都懂了些什么?”。这一招很灵,无形中又成了一个“启动”点,说他读懂了,自然便由学生加以肯定;若说到还没读懂的内容,就引导再读书,寻找正确答案。课堂上同学们的思维被“启动”了起来,积极开动脑筋,参与评说。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挑出几张不同类型提纲的卡片,引导评说。通过比较,从“面”上铺开,使学生的思维拓展开去,最后选一名与众不同的设计者,由他来说为什么这样设计。老师所选择的卡片,大体都在读懂本段的意思上,有所独创,充分地展示了创造性思维。教师呈递进式地设置“启动点”,先完成大家都必须认识到的,再设计出多角度表现的提纲。这一启动,产生了发散性的思维,最后却以一“特殊性”的例子来个“升华”。
  三、朗读教学中,侧重情感的启动
在最后一段的教学中,教师注重情境的创设,课堂上立时呈现出威尼斯夜寂静的美的氛围。这里面,教师侧重对学生情感的启动。
  首先,启发学生在理解精彩语句的过程中,不断突出其“静”的美。这是在朗读教学中情感启动前的理解。接着便开始朗读教学,先让学生体会老师所范读的语句,这是学生情感启动前的酝酿。随后让学生去体会某生所朗读的语句的情感,因为情感的启动不是一激而就的,有个情感变化、逐渐深入形成的过程。在基本理解如何表现自己的情感的基础上,放手让他们有感情地小声试读。朗读的启动过程,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一层一层并非机械地进行,穿插着老师的讲解、范读,学生的有情感地跟读。老师把情感这根弦绷得紧紧的,不让他走样,无论是肯定表扬或批评指正,都是为了对情感的理解与启动。

 
  三、执教教师简介                            返回本页页首 
  
  林文锋,1977年9月生。1996年毕业于福州师范学校。爱好文学、水粉和唱歌,曾获福建省第二届小学阅读教学观摩一等奖,福州市小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论文评比优胜奖。1999年10月在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获一等奖。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反思原文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学生自主精神的启动——《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芙 蕖
    六 国 论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故乡》网络教学原创教案(金传富)
    《致橡树》教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
    天山景物记
    芙 蕖
    林黛玉进贾府
    与朱元思书
    《孟子》二章
    《可爱的草塘》课堂纪实
    《灰雀》教学实录与评析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过   秦   论》  讲  析
    《丑小鸭》教学设计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备课…
    《电脑「管家」》教学设计
    《艰苦的岁月》(看图学文)教学建议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
    《渡船》一课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古风》的思想内容及教学建议
    五人墓碑记
    石 钟 山 记
    《林海》教学实录与评析
    《开国大典》教学札记
    《白杨》教学札记
    《苦柚》教案
    “理解词句、领悟中心”与鲜明对照、…
    《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
    《吃墨水》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实录与评析
    《古诗两首》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定要争气》“说学法”指导与设计
    口技教法一例
    师说
    突出训练意识  注重激发情感——《灰…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建议
    《三只白鹤》说课小议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与评析
    《长城》说课指导
    《观潮》教学实录与评析
    五年制第九册《开国大典》说课一席谈
    《捞铁牛》教学实录与评析
    《五彩池》教学实录与评析
    《伟大的友谊》教学实录与评析
    《莺》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与评析
    病梅馆记
    六国论
    《六国论》教学后记
    六国论
    《六国论》精讲导读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第一教时授课教…
    《季氏将伐颛臾》讲课大纲
    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时钟
    劝学
    问说
    汉堡港的变奏
    草地夜行
    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问说
    雨中登泰山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节选)
    张衡传
    屈原列传
    [般涉调] 哨  遍
    荆轲刺秦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群英会蒋干中计
    师说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实录与评析
    语言的演变
    威尼斯
    娘子关前
    文学和出汗
    杂文四则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我国古代的车马
    愉快的作文課(教学实录)
    童诗教学
    《登高》课堂实录(特级教师韩军)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改造我们的学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强调有序  注重自得——《捞铁牛》教…
    着力读书训练  着眼思维发展——《爬…
    扎实训练  着眼发展——《五彩池》教…
    自主·自悟·自得—— 《圆明园的毁灭…
    导得有方  学得主动  读得深入—— 《…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色彩鲜明  引人入胜—— 《林海》教学…
    一堂成功的整分式教学—— 《伟大的友…
    合作学习  自主探索——《我的伯父鲁…
    精心设计好开头和结尾(记叙文)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
    师说
    凡事要三思而行
    短文两篇
    饭钱
    小山羊

    学会比较、善于比较——在比较中认识…
    义理、考据和辞章
    荔枝(第二课时)
    改造我们的学习
    皇帝的新装
    作家要铸炼语言
    母  亲
    风景谈
    《孟子》两章
    五  蠹
    《论语》两章
    梅花岭记
    察  今
    训俭示康
    荔枝(第二课时)
    别了,司徒雷登
    恰 到 好 处
    庖丁解牛
    装在套子里的人
    守  财  奴
    祝  福
    雄  关  赋
    内蒙访古
    纳谏与止谤
    为了忘却的记念
    明湖居听书

    树枝发芽
    《梦溪笔谈》两则
    《论语》二章
    拿来主义
    项 链
    拿来主义
    冰心《纸船——寄母亲》
    新 诗 鉴 赏

    一个好树种泡桐
    景泰蓝的制作
    讲讲实事求是
    沁园春·长沙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
    拿  来  主  义
    火      刑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记 念 刘 和 珍 君
    我的空中楼阁
    难  老  泉
    长  江  三  峡
    一碗阳春面
    小小的船
    高考文言文试题述评
    反对党八股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林黛玉进贾府
    雷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改造我们的学习
    过秦论
    个人和集体
    大堰河——我的保姆
    项  链
    雨中登泰山
    夏时制
    信陵君窃符救赵
    蒲公英的种子
    翠鸟
    坐井观天
    拿来主义
    古代诗歌鉴赏
    《出塞》
    一个老教师的死
    《芙蓉楼送辛渐》
    古人的习俗
    六国论
    南州六月荔枝丹
    苹果树下
    〈指南录〉后序备课资料
    残存的手
    春天的故事
    我要这样
    花样滑冰
    一道古文阅读题
    《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
    小学品德《春天的故事》教学反思
    一道古文阅读题教学
    古代英雄石像
    神女峰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