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
没有同学提出不同的见解? 生甲:我觉得这说明榕树非常绿。 生乙:这句话说明了榕树的生命力旺盛,也就是“茂盛”。 师:你的理解更准确。刚刚那位同学说了榕树的叶子绿,请你告诉大家,你从哪一句看出来的?(板书:绿) 生:我从这句话看出来的:“那翠绿的毅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让我觉得那绿的颜色像绿宝石似的,还像一汪绿的水,似乎要滴下来似的。 师:你描述得真美。其他同学如果也读懂了这句话,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甲:我觉得绿色代表生命力,所以这株榕树“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乙:这株榕树让人觉得它绿得发亮,就好像有无数的小精灵在上面跳跃着,使每一片树叶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师:听了你们的描述,我觉得你们确实读懂了这句话。这一句话写得多好啊!把叶子都给写活了。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师:大家觉得她读得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那就让我们像她那样有感情地朗读一遍。(生齐读) 师:看着这株榕树,作者不禁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生甲:作者说“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从这句话我看出了作者对榕树的赞美之情。 生已:“南国”指我国的南方,这株榕树生长在我国的南方,作者不仅赞美了榕树,还赞美了南国。 师:你说得真好!作者赞美了这美丽的地方,美丽的大自然!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句话? 生:带着热爱、赞美之情读。(生读) 师:对,速度慢一些,感情是发自心底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对于写榕树的这部分,同学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生:第9自然段“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我不懂,为什么“我”听见鸟扑翅的声音,却看不见鸟的影儿? 师:他不明白的地方也许正是你明白的,谁来给他解释一下? 生甲:“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并不就是鸟在扑翅,这是作者想象到的。因为他听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所以他想象到了这里有许多鸟。 生乙;我还有一种解释,第1自然段写了他们已经吃过晚饭,天快黑了,鸟儿要休息了,所以作者见不着一只鸟。 生丙:我再给她补充一点,因为树叶很茂密,把鸟窝都遮住了,所以“我”不知道鸟在哪里。 生丁:风吹来,就把树叶吹动了,就有声音,所以作者误认为是鸟在扑翅。 生戊:我再补充一点,我觉得他说得不对。作者听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他肯定会想“鸟的天堂”鸟应该特别多,他就幻想到有鸟在扑翅膀。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他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道理,你们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谁还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大家帮助吗?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讨论有实效,有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生: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为什么不用“靠近”? 师:他读书真仔细,这个问题提得好。是啊,作者为什么不用“靠近”用“逼近”呢? 生:因为作者乘坐的船离榕树越来越近了。 师:老师给大家提示一下,可以从作者所处的位置和树的特点去想。 生:我知道了,因为作者坐在小船上,位置比较低,而树根高,而且这株榕树又大又茂盛,所以作者用“逼近”。 师:对,船离树近了,更近了,人会有什么感觉? 生:会觉得这株榕树像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 师:非常好。“逼近”正体现出了榕树那逼人的气势,而“靠近”就不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没有了。 师:在写榕树的这个部分中,你们觉得哪一段写得最好? 生:(齐答)第8自然段。 师:大家愿意把这一段读好吗? 生:(大声齐答)愿意! 师:先请大家自己放声读一读。 (生自由放声朗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师:她读得怎么样? 生:她读得好,读出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谁还愿意读?(生齐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想读,那好,我们一起来吧。 (生有感情地齐读第8自然段) 师:(小结)在这个部分,作者通过榕树的枝、干、根、叶写了榕树大和茂盛的特点,写出了榕树那静静的样子,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方法描写? 生:(齐答)静态描写。 [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句段的理解,品析、认识了大榕树奇特、美丽的特点,从而使重点训练项目得到了渗透,初步感知什么是静态描写。] 师:(板书:静态)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心中涌动的对榕树的热爱、赞美之情。 师:看着这株美丽奇特的大榕树,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作者听了有什么感受? 生甲:他会觉得很奇怪。鸟的天堂里怎么会一只鸟也没有? 生乙:他会觉得名不副实。 生丙:他会感到一丝遗憾。 师:大家说得很好,可是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后他有什么感受? 生:他感到一点留恋。 师:“留恋”是这一课的新词,什么是“留恋”? 生:“留恋”就是舍不得离开。 师:作者的感受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生:因为第一次作者没有见到一只鸟,而第二次他却见到了许多鸟。 师:为什么两次看到的情景如此不同? 生:因为作者第一次去是傍晚,那时鸟儿都休息了。而第二次作者是早晨去的,鸟儿都出来活动了。 师:你说得对。所以作者说?(指板书) 生:(齐答)昨天眼睛骗了我。 师:这个问题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生:(齐答)明白了。 师:我们来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鸟的。课文哪几处具体写了鸟?(板书:鸟) 生:课文第12、13自然段具体写了鸟。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这两个自然段,同学们看看你最喜欢写鸟的哪句话。(指名读) 师:你喜欢写鸟的哪个句子? 生:我喜欢“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句话。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生:“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可见鸟儿飞得很快,我们只能听见它们的声音,看见它们的影子掠过,我觉得这里写得非常美。 师:(板书:到处鸟声,到处鸟影)说明这儿的鸟怎么样? 生:(生答)多。 师:(板书:多)还有谁说说你喜欢哪一句? 生:我喜欢“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说明各种颜色的鸟到处都有,很多我没见过的。 生:我补充一点,昆明冬天的时候会来很多海鸥,飞起来时就像拉起了一张巨大的白色的网;而这些鸟各种颜色都有,那飞起来就像拉起了一张彩色的巨网。 师:你说得真好!那景色又美又壮观。 (板书:叫 飞 扑)从这几个写鸟的动作的词来看,你们觉得鸟儿怎么样? 生甲:鸟儿在这里生活得非常幸福。 生乙:鸟儿们很自由。 生丙:它们很快乐。 师:(板书:快乐)和榕树比较,作者对鸟儿采取了什么方法描写? 生:(齐答)动态描写。 师:(板书:动态)作者抓住鸟儿活泼好动的特点,主要从声音、位置的变化和动作等方面进行动态描写。 (播放录像:群鸟在大榕树上纷飞欢闹) [借助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播放群鸟在大榕树上活动的录像,真实地再现了众鸟纷飞欢闹的壮观景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觉得这儿鸟非常多,而且颜色很鲜艳。 生乙:鸟儿飞起来的景象真壮观。 生丙:鸟儿叫声悦耳,非常可爱。那只小画眉鸟真像个顽皮的孩子。 生丁:鸟儿生活得很快乐,我也想变成一只鸟在那儿生活了。 师:用一句话说,你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 生甲:这个地方十分美好。 生乙:这个地方真是鸟儿幸福生活的乐园。 师:你说得真棒。这就是第二个“鸟的天堂”的含义。那为什么第一个打引号? 生:第一个打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那株茂盛的大榕树。 师:对,第一个“鸟的天堂”特指那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茂盛的大榕树,打上引号起强调作用。 [学生开头提出的三个问题,在教师指导启发下,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至此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师:(出示文字投影片)看来同学们和作者一样深深地爱上了这里,让我们带着肯定和赞美的感情读读最后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把这句话放在课文结尾有什么作用吗? 生甲:总结全文。 生乙:点题。 生丙:点明中心。 师:(指板书中三个问题)现在这几个问题同学们都懂了吗? 生:(点头)弄懂了。 师:那好,我想请开始提出这几个问题的同学自己来回答。 (生答) 师:对课文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没有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体会到作者在课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我体会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师: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生:作者抓住榕树静止不动的特点进行了静态描写,抓住鸟儿活泼好动的特点进行了动态描写。 师:对,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突出了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反思原文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林海》教学实录与评析 |
下一篇文章: 《三只白鹤》说课小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