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本试卷连同答题卡共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除作文外均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孱(càn)头 国粹(cuì) 桀(jié)骜 耸峙(zhì) B.开凿(zuò) 描摹(mó) 揣(chuǎi)测 梦魇(yǎn) C.禁锢(ɡù) 房檩(lǐn) 峪(yù)口 累(léi)赘 D.夔(kuí)门 青冢(zhǒnɡ) 款塞(sài) 攒(cuán)射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豁然开朗 浅尝则止 砥砺 蹩进 B. 涣发青春 磨炼意志 悖谬 膏腴 C. 毛骨耸然 殒身不恤 攀附 端倪 D. 积毁销骨 饱经忧患 冠冕 词藻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当然,我说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不仅仅是因为他筑了一条长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 B.“要是书店愿意的话,”他说:“我看倒可以连同批语一起印出去。过去有钦定书,现在来它一个官批集,也给后代看看,我们曾经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 C. 西方人似乎爱听杜鹃声,所以有“小杜鹃”歌。 D. 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了另一个天地,空间变得狭小了,江流变得狂暴了。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和亲就是 封建关系的一种方式。 ②有些青年不懂得当时政治的腐败,光在文章里 中国地大物博。 ③有的作品内容 写得不错,因为写得拖沓累赘,读起来就是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使人感到吃力、头疼。 A.改造 夸耀 当然 B.改善 夸奖 当然 C.改造 夸奖 确实 D.改善 夸耀 确实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人代会下午3时开幕,不到2时,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就站满了严阵以待的记者。 B.他愤愤地大谈社会如何腐败,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叶公好龙没有两样。 C.教练总是指责球员不敬业,是否也应该反躬自问,自己对工作是否认真负责了呢? D.他在哲学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老教授带领同学们对森林、河流、矿产等进行了全面的社会调查,使大家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 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目前一些学校成立的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别开 生面的教育手段。 D.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用生活取代教育,因为生活毕竟带有零散性,并且还含有消极的东西。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1)历史愈前进, , ,而读书也就愈不容易。 (2)社会主义文化以实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 的协调一致为目的。 ①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 ②书籍愈浩繁,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 ③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④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和《战国策》等。 B.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C.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阅读理解(52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14分) 雨的随想 汪国真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 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忤。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冷,让太阳一边凉快会儿也好。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的韵味。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下流淌出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较。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又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者有诗如雨,便觉得好奇。 (转摘自《语文读本》第一册) 9.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请用明白通俗的语言解释这句活(4分) 答: 。 10.第二自然段中,“弥漫”“浸润”“镌刻”“瓢泼”这四个词语,在这些语句中,哪两个词可以互换,哪些词不可置换?简言其理由(3分) 答: . 11.第四自然段中,“人们却多不以为忤”中的“忤”作何解释(2分) 答:( ) 12.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诗句。请补写出前两句(2分) 答: , 。 13.第六自然段中说“雨中的年轻”,而为什么不说 “雨中的年轻人”?请简要回答(3分) 答: 。 (二)(18分,每小题3分) 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翟人也。文帝践阼①,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时连蝗民饥, 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见之,皆莫敢言。毗 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也?”毗曰:“诚以为非也。”帝 曰:“吾不与卿共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之谋议之官,安得不与 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 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 无以食也。”帝遂徙其半。 明帝即位,进封颖乡侯,邑三百户。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主,制断时政,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与往来。冗从仆射毕轨表言:“尚书仆射王思精勤旧吏,忠亮计略不如辛毗,毗宜代思。”帝以访放、资,放、资对曰:“陛下用思者,诚欲取其效力,不贵虚名也。毗实亮直,然性刚而专,圣虑所当深察也。”遂不用,出为卫尉。 帝方修殿舍,百姓劳役,毗上疏曰:“窃闻诸葛亮讲武治兵,而孙权市马辽东,量其意指,似欲相左右,备豫不虞。古之善政,而今者宫室大兴,加连年谷麦不收。唯陛下为社稷计。”帝报曰:“二虏未灭而治宫室,直谏者立名之时也。夫王者之都,当及民劳兼办,使后世无所复增,是萧何为汉规摹之略也。今卿为魏重臣,亦宜解其大归。” 青龙二年,诸葛亮率众出渭南。乃以毗为大将军军师,使持节;六军皆肃,准毗节度,莫敢犯违。亮卒,复还为卫尉。薨,谥曰肃侯。 《三国志·辛毗传》(有删节) [注] ①践阼:即位。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迁移 B.毗随而引其裾:拉,扯 C.帝以访放、资:拜访 D.谥曰肃侯:大臣死后朝廷赐给名号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6.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 B. 毗实亮直 令将军与臣有卻 庄则入为寿 C. D. 1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辛毗“刚亮公直”的一组是 ①毗曰:“诚以为非也” ②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 ③毗实亮直,然性刚而专 ④明帝即位,进封颖乡侯,邑三百户 ⑤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与往来 ⑥六军皆肃, 准毗节度,莫敢犯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进谏方式上,辛毗“引裾”而谏,与邹忌之讽齐王有所不同。 B.刘放、孙资基本同意毕轨的意见,让辛毗取代王思担任尚书仆射,所以及时上奏明帝,可是明帝“不用”。 C.辛毗以形势严峻、谷物不收为由,劝阻明帝大兴宫室,但是明帝认为现在建宫室符合萧何之略,责备辛毗不识大体。 D.辛毗在担任大将军军师期间,调度指挥,全军整肃,充分显示了他的治兵才能,可惜未得重用。 19.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连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 翻译: (三)(20分) 请客 王力 中国人是最喜欢请客的一个民族。从抢付车费,抢会钞①,以至于大宴客,没有一件事不足以表示中国是一个礼让之邦。我的钱就是你的钱,你的钱也就是我的钱,大家不分彼此;你可以吃我的,用我的,因为咱们是一家人。这种情形,西洋人觉得很奇怪。请恕我浅陋,我没有见过西洋人抢付过车费,或抢会过钞。我们在欧洲做学生的时代,因为穷,大家也主张“西化”,饭馆里吃饭,各自付各自的钱,相约不抢着会钞。西洋人宴客是有的,但是极不轻易有一次,最普通的只是来一个茶会,并不像中国人这样常常请朋友吃饭。这些事情,都显得中国人比西洋人更慷慨更会应酬。 其实,中国人这种应酬是利用人们喜欢占便宜的心理。不花钱可以白坐车,白吃饭, 白看戏,等等,受惠的人应该是高兴的。一高兴,再高兴,三高兴,高兴的次数越多,被请的人对于请客的人就越有好印象。如果被请的人比我的地位高,他可以“有求必应”,助我升官发财;如果被请的人比我的地位低,他也可以到处吹嘘,逢人说项,增加我的声誉,间接地于我有益。中国人向来主张“受人钱财,与人消灾”的,不花钱而可以白坐车,白吃饭,白看戏,也就等于受人钱财,若不与人消灾,就该为人造福。由此看来,请客乃是一种“小往大来”的政策,请客的钱不是白花的。知道了这一个道理,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对于亲弟兄计较锱铢,甚至对于结发夫妻不肯“共产”的人,为请客而挥霍千金,毫无吝色;又明白为什么家无儋石②,对泣牛衣③的人偏有请客的闲钱。原来大多数人的请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慷慨,而是权谋! 青蚨④在荷包里飞出去是令人心痛的,而“小往大来”的远景却是诱惑人的,在这极端矛盾的心情之下,可就苦了那些一毛不拔的悭吝者。当在抢付车费,抢会钞,或抢买戏票的时候,为了面子关系,不好意思不“抢”,为了荷包关系,却又不敢坚持要“抢”,结果是得收手时且收手,面子顾全了,荷包仍旧不空。最糟糕的是遇着了同道的人,你一抢他就放松,结果虽是“求仁得仁”,却变了哑子吃黄连,心里有说不出的苦。不过,, 悭吝的人也未尝不请客;有时候,他们请客的次数要比普通人更多,因为吝者必贪,贪者毕竟抵不住那“小往大来”的远景的诱惑。于是他们想拿最低的代价去博取最大的利益;每次请客吃饭,东西拣最便宜的吃,分量越少越好,最好是使客人容易饱,容易腻,而主人所费又不多。甚至连请几天,昨晚剩的菜今天还可以吃,虽然让客人吃别人的余唾颇为不恭,然而请客毕竟是请客,余唾吃了之后,仍旧不怕他不说一声“谢谢”。这是手段之中有手段,权谋之外有权谋! 话又说回来了,请客真的是一种好风气吗?真的能联络感情吗?我曾经亲耳听见抢会了钞的人背面骂那让步不坚持要抢的人,说他小气,说他卑鄙。我又曾经亲耳听见吃了人家的酒饭的人一出大门就批评主人:五溜鱼只有半边,清炖鸡只有半只,烟臭如莸⑤,酒淡如水,厨子烹调无术,主人招待不周!可见中国既有了抢付钱的习俗,不抢付钱竟像是私德有亏,友谊有损;又有了滥请客的风尚,不请客的固然被认为不善交际,请客如果请得不痛快,那钱也只等于白花。勿谓郇厨既扰⑥,即尽衔恩;须防金碗虽倾,终难饱德。老饕未餍,微禄半销!“小往大来”的请客哲学真是害人不浅! 被请的人有时候也很苦:明知受人钱财就得与人消灾,但是又没有拒绝的勇气,于是计划“还席”或“回客”。受了人家的好处,再奉还若干好处给人家,这样就算两相抵消,不再负报答的责任。其实这样设想是自寻烦恼。最干脆的办法是既不请人,也不怕被人请。如果有人抢着代我付车费或会钞,我就一声不响地,让我的青蚨“回龙”。如果有人请我吃大菜我就两肩承一口,去吃了就走,不耐烦道一声谢,更不理会什么是一饭之恩。假使人人如此,中国可以归真返璞,社会上可以少了许多虚伪的行为,而政府也不再需要提倡俭约和禁止宴会了。 1943年10月3日 (转摘自《语文读本》第一册) [注] ①会钞:旧时在饭店付帐。②家无儋石:形容家里存粮不多。③对泣牛衣:比喻 夫妻共守贫困。④青蚨:这里指钱。⑤烟臭如莸:烟草的味道像臭草一样。⑥郇厨既扰:旧时受人招待时所说的客气话。 20.请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说明中国人好请客应酬的真正原因(4分) 答: 21.本文语言幽默讽刺,试举一例简要分析(3分) 答: 2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两个词语(4分) (1)逢人说项: (2)求仁得仁: 23.把下面几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勿谓郇厨既扰,即尽衔恩;须防金碗虽倾,终难饱德。老饕未餍,微禄半销! 翻译: 24.这篇文章是作者在40年代写的,今天看来有何现实意义?今天请客之风盛行,还有一个作者当时没有指出的一个原因,那是什么?(5分) 答: 三、积累与表达(22分) 25.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16分,每小题2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 , 。(《荷塘月色》) (2)真的猛士, , 。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 (《记念刘和珍君》) (3)暮寝而思之,曰:“ , ;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4)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 ,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5)假舟楫者, , 。 , 。(《劝学》) (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 , ? 。 (《过秦论》) (7)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 ,放浪形骸之外。 (《兰亭集序》) (8)悟已往之不谏, 。 ,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9)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 。(陶潜《挽歌》) 26. 把下面句子画线部分改为由三个分句组成的双重否定式排比句。(4分) 阅读教学需要朗读。朗读,方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时,要调动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观其文,口出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形成目观、口出、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 答: 四、写作(60分) 27.作文题目:《冬日》 提示:①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以外的文体均可,700字以上。
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 高一语文试卷答题卡 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2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二、阅读理解(52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14分) 9.(4分) 答: 10.(3分) 答: 11.(2分) 答:( ) 12.(2分) 答: , 。 13.(3分) 答: 。 (二)(18分,每小题3分) 题 号 14 15 16 17 18 答 案
19.翻译: (三)(20分) 20.(4分) 答: 21.(3分) 答: 22.(4分) (1)逢人说项: (2)求仁得仁: 23.(4分) 翻译: 24.(5分) 答: 三、积累与表达(22分) 25.(16分,每小题2分。) (1)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 , 。(《荷塘月色》) (2)真的猛士, , 。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 (《记念刘和珍君》) (3)暮寝而思之,曰:“ , ;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4)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 ,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5)假舟楫者, , 。 , 。(《劝学》) (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 , ? 。 (《过秦论》) (7)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 ,放浪形骸之外。 (《兰亭集序》) (8)悟已往之不谏, 。 ,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9)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 。(陶潜《挽歌》) 26. (4分) 答: 四、写作(60分) 27.作文题目:《冬日》(作文写在试卷上)
--------------------------------------------------------------------------------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注:试卷上第24题分值应为5分。算分以此答案和答题卡为准)
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2分) 1. B 开凿(záo)2.D 则(辄);涣(焕);耸(悚)。3.A (参见课文) 4. D(参见课文) 5.C 6.D 7.A 8. D(纪传体)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14分) 9.心情好的时候,看见天下雨心情也是好的;心情不好的时候,即使天气晴好也不能使心情愉悦。言之成理即可。(4分) 10.“弥漫”与“浸润”可以互换,其他不可。因为“情调”和“氛围”都可以同“弥漫”与“浸润”任何一个词搭配。而“镌刻”“瓢泼”这两个词只能分别同“记忆”和“灾难”相搭配。(3分) 11.“忤”作违逆、抵触、不顺解(2分) 1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2分) 13.“雨中的年轻人”仅仅指人,而“雨中的年轻”不仅包括了人,还包括了淡蓝色的小伞,米黄色的风衣等综合效果,这样就“耐读”多了。(3分) (二)(18分,每小题3分) 14.C(“访”在这里应该是咨询和征求意见) 15. D 16. B 17.C 18.B 19. 当时连年蝗灾,百姓饥饿,各部门都以为不可以这样做,可是文帝决心很大(主意非常坚决)。 (三)(20分) 20.原来大多数人的请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慷慨,而是权谋!(4分) 21.如:“这些事情,都显得中国人比西洋人更慷慨更会应酬。”这里的慷慨就带有讽刺意味。因为这种慷慨不是真正的慷慨,而是一种“小往大来”的权谋。言之成理即可。(3分) 22.(1)替别人说好话。(2)指如愿以偿。(4分) 23.不要说客套话说过了,那么别人都会心怀感激;要防止请了客,最终难以使人感恩戴德。贪食者还未满足,微薄的薪水就花了一半!(4分) 24.现实意义略。言之成理即可。原因是公款吃喝。第一问给3分,第二问给2分。(5分) 三、积累与表达(22分) 25.(1)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4)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5)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或取之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8)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9)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每小题2分。错漏一个字即扣1分,扣完为止。(18分)
26. 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 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4分) 四、写作(60分) 27.评分从42分入手,上下浮动。缺题目扣2分。错别字3个扣1分,不重复扣分。字数不足、标点不清楚、文面不整洁酌情扣分。注重语言和情感的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