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4单元备课建议
第一单元走进西部
1999年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因而编辑了这一组课文,阅读训练点是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重点在于表达的方法。
《草原》语言优美,运用了一些修辞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词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此外,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感悟人情美。
《白杨》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白杨》赞颂的是西部的建设者。可以在拓展阅读时让学生读读茅盾的《白杨礼赞》,同是托物言志,《白杨》象征着在新疆扎根、生长作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和后继者。《白杨礼赞》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战军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与意志。理解在不同的课文里事物象征的意义并不相同。
《丝绸之路》不仅要学习历史故事,西部除了优美的景物,更要关注的是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这是重点)。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记叙的是西部开发者克服一个个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奇迹——贯通烽火山隧道的经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只要把握住这么一个关键问题“建设者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克服?”就可以使文章脉络清晰了。
五上五下都安排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重点。
在四下中有渗透“把握内容的方法”把文章分成几部分,想想每部分讲了什么,然后连起来。
五下中没提出训练点
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让学生学会抓主要内容的方法,如:分段概括中心法;提问法;抓每自然段中心句。
这在后面的练习中有体现。
习作:写信(写信封)
四上中已经要求写信,如何写信封要由老师来落实,指导学生如何写邮政编码,收信人地址、姓名,寄信人地址,把信寄到朋友等对方手上。
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
一上“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让学生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
三上“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会童年的快乐
三下“童年快乐的同时也有困惑”
四上“成长的故事”学习如何立志、自律,如何与别人相处。
五下“永远的童年”描述了一个个珍贵而独特的童年感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目的是能珍视感受,保持童真,为六年级“难忘小学生活”作铺垫。
单元训练点:如何表达真情实感(P45页有直接写明)
本组四篇课文教学目标主线: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的。
《古诗词三首》这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学习课文时,既可以把三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各异,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又可重点学一首,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余两首。
窦桂梅上过《清平乐·村居》,有兴趣的老师可以搜索她的课堂实录。窦老师在课堂中注重该词意境的感悟,而不是一味地重内容是传授。如果只是追求字词句的理解,无疑是将词中最具价值的神韵剥离肢解,课堂也了无神采,索然无味。“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张炎《词源》)。与她一贯的风格相一致,她的课堂中融入了大量的古诗文。有学生所熟悉的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鹰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也有好多学生未曾接触过的诗词。带出来的拓展性质的诗文不是一次性呈现的,在很自然的情况下随机带出来,既可以整组带,也可以分散带,而且要和主打诗文互补,融合为一个扩大了的整体。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
能勾起成年读者回忆,但离学生远,曾引起讨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此文的重点不是骆驼,而是童年。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怀念童年?想念童年的生活?此外,还应思考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什么收获?
·表达方法,作者描写场面的特点上有所得。
·很有感情,要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的感情。(朗读、背诵的训练)
闫(yan)学老师的课《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师生在一起读老师自己写的一首诗《童年,我心灵的故乡》(我总是不断地怀想——/童年的骆驼队缓缓地走来/踏碎了一地温暖的冬阳……中下课。在课的前面,教师已经让学生很充分地体会了课文中蕴藏的“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的感情,从教学技巧看,这最后一笔是升华,是锦上添花。催醒了沉眠于学生心底对文学的热爱的种子。
《祖父的园子》也是成年人的回忆,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回忆童年快乐和浓浓的亲情。可以在教学前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看看《呼兰河传》。
《童年的发现》教师的着眼点不要放在发现本身,而应该放在发现的过程上,应该让学生知道“我”童年时为什么会有发现,是怎么发现的。
《儿童诗两首》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第10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按常规只要读一读,大体领会诗意即可。但两首儿童诗意境优美,文本的想象多元,特别适合模仿习作。第一首《我想》,作家高洪波以儿童的视角,抒写了儿童春天里的想象,表达了儿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第二首《童年的水墨画》,表达了儿童世界处处皆美景。教学时,可在课内完成《我想》的读、赏、创,《童年的水墨画》则放到课外,实现迁移学习。
二、课堂实施三步曲
第一步、宏观结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要有逻辑美
第二步、中观基地:过程落实植根语言,要有内容美
第三步、微观处理:具体展开灵活多样,要有形式美
第一步、宏观结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要有逻辑美
例一:《草原》教学结构
1、你印象中的草原是怎么样的?
2、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3、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
4、讨论:课文主要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例二:《童年的发现》,围绕“发现”开展教学:
1、初读课文,“发现什么?”
2、再读课文,“怎样发现?”
3、精读课文,感悟“发现”。
4、联系生活,向往“发现”。
第二步、中观基地:过程落实植根语言,要有内容美
例一:《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例二:《童年的发现》
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你从哪里看出?
(2)“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你从哪里看出?
(3)“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你从哪里看出?
第三步、微观处理:具体展开灵活多样,要有形式美
例一:《草原》语段: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例二:《童年的发现》语段: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
◇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兴、惊喜、新奇……)
◇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
第三组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包括两篇精读课文文言文《杨氏之子》和历史小故事《晏子使楚》,两篇略读课文是剧本《半截蜡烛》和相声《打电话》。在课文学习为主的前提下安排了一次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发现、积累、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还安排了五下教材中唯一的一次“展示台”,它是作为展示小综合的学习成果而安排的。
语文学科本身就涵盖了大量的语言方面的内容,但是将语言作为一个单独的专题来学习是这套教材编排中的第一次,可见编者对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这一语文素养的重视程度。
根据这组课文的编排特点,提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1、理解感悟语言
⑴文言的理解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首次接触到的文言文,古今异义、表达习惯不同是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也是学生阅读理解这篇课文,体会人物语言机智幽默的难点,但相对同类型文本来说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是打开文言文殿堂的敲门砖。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这些方法理解文言:
①阅读注释法(如对“甚、惠、诣、乃、曰、未”等词的理解);
②参考资料法(如阅读《词语手册》、查字典、翻阅工具书等帮助理解);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法(如“未设果”可以通过阅读上下文理解是“杨氏之子”为“孔君平”设果)。
案例1《杨氏之子》教学片断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⑴说说整句话的意思。“非常”是原文中哪个字的意思?你怎么知道的?【阅读注释的方法学生很有可能已经会用,在此处要明确要予以强调,这是最常用方法、最简单方法。】
⑵你还能用这个方法读懂哪些词句呢?
2、为设果,果有杨梅。
⑴谁为谁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此处,教学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
⑵你还能用这个方法读懂哪些词句呢?
3、读懂文言文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此处对查找资料、运用典故理解等方法只是稍作介绍】
理解语言是为了进一步体会语言,体会语言的艺术特点。如《杨氏之子》中那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是对“此是君家果”以否定的方式委婉的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怎么就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教学中,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再深入体会这句话机智幽默、得体恰当,体会语言的精妙。
案例2《杨氏之子》教学片断
1、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应答孔君平的话?(适当交流)
2、让我们来看看杨氏之子是怎么回答的?(幻灯出示: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生读。)
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哪些词语你不懂?(应声、未、闻、夫子)
⑵“未闻”是怎样的语气?“夫子”是怎样的称呼?
【从“未闻”“夫子”中体会遣词造句的恰当得体】
⑶孔君平听了会怎么想?
3、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发?(要尊重交流对象,用词要得体)
4、杨氏之子的回答言语很巧妙,反映很敏捷,体现了语言的艺术,那么你能将“严禁践踏草坪”这句提示语写得更温馨更富有情趣些吗?(幻灯出示提示语)
5、提示语交流。
6、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富有情趣的能打动你的心的提示语呢?可以记录在“小练笔”中,也可以自己写几则。
【此处很巧妙地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以致用,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尽在其中】
语言的学习光是有内化的过程是不够的,还要有模仿和运用。这个单元第一课就安排了这册教材中的唯一一个小综合“发现、积累、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目的就是在感受的同时模仿和运用。在案例2中,阅读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并行不悖,并且这两种学习活动要始终贯穿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
⑵经典语段的理解感悟
《晏子使楚》一课故事性强,用人物对话刻画人物形象是它的显著特点,主干就是三次对答。三次交锋中晏子的语言从逻辑上看是典型的三段论,“条件1……,条件2……,结论……”这样的表述方式是本课语言理解感悟的重点。
案例3《晏子使楚》教学片断
1、你是怎么理解“楚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句话的。
理解晏子三段论的逻辑推理方法:
访问狗国得钻狗洞,楚国开的是狗洞,那么____。
2、如果你是楚王,听了晏子的这段话会怎么想?
3、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感受到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话言辞缜密有条理,善于辞令,机智果敢)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三次对答的教学从扶到放,在此处先教一个学习的方法】
5、文中还有什么地方也能让你有这样的感受?用同样的方法阅读另两个小故事。
6、按三段论形式出现三句话寻找特点:
访问狗国得钻狗洞,楚国开的是狗洞,那么____。
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我最不中用,所以被派来访问楚国,因为楚国是____。
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到了楚国却做了强盗,因为____。
7、从这三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在归纳中发现语言特点,在三句话整体读中体会晏子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2、文体互换中运用语言
剧本有它独特的情境,独特的表达方式,如一个场景之前只有简单的环境描述,人物对话是常态下最自然的口语,说话之前也只有简单的神态、动作提示(即旁白)。主观上的心理活动、作者态度等阅读空间都由读者自己去填补。相声的语言基本是以口语为主,说唱做演结合,风格幽默,浅显易懂。如《半截蜡烛》中我们应先让学生体会剧本特点,例如:
案例4《半截蜡烛》教学片断
观看二战影像资料中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看了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机智的回答、巧妙的语言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有时还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甚至决定战争的结局,这篇课文就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但是这篇课文与以前所学的课文有很多不同,快速浏览超出不同点。
⑴交流不同点,引出剧本的概念。
㈠强调关注时间、地点、人物的介绍,小括号、中括号内的语言与以前课文的区别。尤其是中括号与中括号之间表示一个场景。
㈡强调表演时与阅读时不一样,这些不同点是不用读的,人物名字也是不用读的。
⑵教师表演朗读第一个场景。
⑶学学老师的方法、运用说话的语调表演朗读第一个场景。
3、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为了更好地比较体裁差别,可以在学完剧本后模仿剧本的写法进行创作。比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人物对话较多,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是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就可以将它改写成剧本演一演。反之,也可以将剧本《半截蜡烛》改写成一般叙事文体、小故事等。
在单元习作中还需注意到的是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而定,感情要真实。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篇范例,对发言稿的格式做适当的讲解,其次为学生创设发言的具体情境。
第四单元他们让我感动
第四组的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包括《再见了,亲人》和《桥》这两篇精读课文,《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这两篇略读课文和一次“口语交际·习作”和一次“回顾·拓展”。
这组课文中那些令人感动的情感、品质,都是建立在对崇高理想和事业的不断追求中的,这种感动相对以往那些课文中的那些感动在人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上更为自觉更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1、体会思想感情
《金色的鱼钩》中的长征,《再见了,亲人》中的抗美援朝战争,《桥》中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的光辉形象,《梦想的力量》中赚钱筹款的经历,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思想感情上也容易产生多元冲突。所以,在这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就有必要注意
①如何缩短学生认识与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上的差距。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
案例5《再见了,亲人》教学片断
1、“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文中的“雪”指什么?“炭”指什么?(空着肚子拼了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送来打糕)
2、文中大娘是怎样“雪中送炭”的?(幻灯出示“雪中送炭”相关语句,研读“带、顶、冒、穿、送”)
3、大娘送去的仅仅是打糕吗?(送去了……送去了……送去了……),此时战士们心中是多么……(多么……多么……多么……)
【从“雪中送炭”中悟情】
4、有感情地读句子。
5、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之间还会发生哪些“雪中送炭”的事?
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形是“雪中送炭”?
6、小结“雪中送炭”的含义。
【将“雪中送炭”中所悟到的情迁移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
仔细研读大娘为志愿军战士“送打糕”的细节,在拓展运用中深入挖掘、深入理解“雪中送炭”的内涵是在别人急需时给予帮助,在师生以文本为中介的对话中塑造形象、激发情感,学生自然能体会到志愿军战士对大娘的感激之情和大娘对志愿军战士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㈡补充背景资料
①如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展示图片、阅读背景资料等。《金色的鱼钩》就可以提供长征的文字、图片,观看过草地视频,帮助学生阅读理解。
②利用情感的生发点体会崇高精神、革命传统,像《再见了,亲人》中“雪中送炭”、“失去唯一的亲人”、“舍身救老王”等情节,《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嚼草根和吃鱼骨头的细节描写,《桥》中老汉的“推”的动作等。
案例6《桥》的教学片断
1、抓住“推”字设置情感冲突:
⑴找找描写老汉动作的词语:老汉从刚开始恶狠狠的“揪”到最后危难关头又“吼”又“推”,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到最后危难关头又“推”老汉先走,为什么?
⑵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是多么矛盾,多么令人费解啊!请同学们读最后4个自然段,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⑶谈谈感受(结局太出人意料了,父爱太伟大了,老汉实在太了不起了等等)
⑷将这些感受都读出来吧!自己练读。
2、抓住“关系”设置情感冲突:
如果这个小伙子不是老汉的儿子,他还会“揪”,还会“推”吗?
全文虽没用一个字来抒情议论,但经过两次情感冲突,学生不但深刻地体会了老汉在生死危急关头所展现出来的“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伟岸形象,在脑海中更刻下了慈爱的父亲的形象。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人教版新教材中安排过很多以关爱、感动为主题的学习单元,那么这次的“他们让我感动”和以往的这类主题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作为第三学段的教材,我们要以怎样的眼光去看这类课文呢?面对第三学段的孩子,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去教学这类课文呢?我以为,光是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已远远不够了,更要考虑的是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将这种感受传递给读者的,也就是在这里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如何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再见了,亲人》在表达方式上很有特点,前三个自然段都是以满含恳求意愿的语气开头,中间是送别的情景和对往昔的追忆,最后都是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结尾,叙事抒情相互交织,情感强烈语言感人。《金色的鱼钩》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尤其是老班长嚼草根和吃鱼骨头的细节描写更让我们唏嘘不已。《桥》中设置了悬念,在故事结尾才让读者知晓“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是父与子,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案例7《桥》教学片断
1、读课文14到23自然段,再将文中的“老汉”换成“父亲”、“小伙子”换成“儿子”读一读,给你什么感受?
2、齐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课文这样的结尾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设置悬念的艺术效果,不求使用,但必须要能领悟这种表达技巧所造成的效果】
3、确实,这样的结尾出人意料,又震撼人心,更震撼人心的是老汉的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共产党员形象。设置悬念往往能冲击读者的心灵,发人深思,是一种很有效的表达技巧。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最终还是为模仿与运用。
⑴模仿
《再见了,亲人》一课从头到尾都是以志愿军战士的视角来叙事,以志愿军战士的口吻来抒情,通过研读,学生明白“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是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相互的情感。这就为学生阅读留下了驰骋拓展的空间,可以模仿、运用文中前三个段落的表达方式,以大娘、小金花、大嫂等朝鲜人民的视角来叙志愿军战士的事,以朝鲜人民的口吻来抒对志愿军战士的情,实现语言训练的迁移、内华和运用。
⑵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注意了表达方法的学习,就可以在“交流平台”中对这组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进行提炼:“有的课文把思想感情含在事情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之中;有的课文在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发感情。”“口语交际·习作四”中的习作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不但要与口语交际紧密结合,也要强调思想感情的表达方法。
实际教学中,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会产生这样一对矛盾:如果按照教材中的要求允许写听到、看到的令人感动的事,要么出现抄袭的嫌疑,要么就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如果限定写经历过的令自己感动的事,学生又觉得无事可以,或者觉得事小写不具体。针对这个矛盾,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①鉴于学生生活阅历所限,在习作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尽量在生活小事中寻找感动人的细节,在平淡中见真情。
②可以在《金色的鱼钩》一文的教学中提醒学生关注细节,学写细节,并布置观察任务:留意周围感动人的小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