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教师 >> 教师知识测试 >> 音乐教师知识测试 >> 正文

 

业务考试测试复习题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核心内容解读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十要十不要”

 

 

 

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不要表里不一辱没形象;

要爱岗敬业廉洁自律,不要以教谋私收取钱物;

要团结协作谦恭诚信,不要离心离德嫉贤妒能;

要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不要浅薄浮躁弄虚作假;

要更新知识崇尚科学,不要因循守旧迷信邪教;

要理解赏识爱护学生,不要讽刺歧视体罚学生;

要注重素质综合评价,不要频繁考试列榜排名;

要精研教艺课堂求效,不要参与三乱有偿家教;

要尊重家长平等沟通,不要指责家长推卸责任;

要仪表端庄语言文明,不要奇装异服言行粗俗。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6.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

  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8.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1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四、《教师法》第七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第八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 

(八)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份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培养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丰富课外生活。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要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校园。要加强工读学校建设,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帮助。 

    要采取坚决措施,改革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方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九)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抓紧修订和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对中学生重点是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制定和推行行为规范,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时代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的主力军作用。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工作也要明确育人职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四、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十一)加强中学团组织建设,把中学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总体布局,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做团的工作。要办好中学生业余团校,配合学校党组织办好高中生业余党校,在确保质量、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做好在高中生中择优培养发展党员的工作。加强对中学学生会工作的指导,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十二)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把对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范畴。各级共青团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要参与同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工作。中小学校党组织和行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少先队开展活动,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少先队辅导员,把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师资培训体系。要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少先队小干部要实行民主选举,定期轮流任职。共青团组织和教育、民政等部门要密切协作,积极推进社区少工委建设,扩大少先队工作的覆盖面。

六、教育学、心理学基本概念

 1、 意义学习: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就是意义学习。儿童学习“球”一字,开始是符号的意义化,而后是符号表征的抽象化。前者学到赋予“球”一字的特定意义,指他所见到特定的球,后者超越最初学到的特定意义,抽象并扩大为概念,不再是它所见到的特定的“球”了。这样,他学到了“球”的概念,新知识获得了心理意义,这就是意义的学习。因此,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实质性联系和非人为性联系,这是意义学习的两个密切相关的指标。所谓实质性,指表达的词语虽不同,但却是等值的。如等边三角形,是“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有三条等边”,用词不同,其概念的关键特征未变。所谓非人为性,指有内在的联系讲的,不是任意的联想、联系,指“这些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适当部分”的关联。如等边三角形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三角形概念形成的联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这两点,也是有别于机械学习的。

 2、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奥苏伯尔(David Ausubel,1918年-)于1960年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 根据奥苏伯尔的解释,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少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上位观念,或原有观念不够清晰或巩固,则有必要设计一个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可能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者一段说明文字,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但是在概括和包容的水平上高于要学习的材料(因此属于下位学习),构建一个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梁。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在学生学习较陌生的新知识,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时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不熟悉的教材内容。

 使用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学习的迁移,对于需要解决问题的迁移测验项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果学习材料只要求机械记忆,则效果不明显。

先行组织者是指大量的间断信息——口头的、书面的或图解的——在接触新材料前呈现出来,以方便学习和理解。这种呈现不同于概述和总结,因为同其他的信息相比,它呈现在一个更为抽象的层面上——把“大图”设置在具体内容之前。由于该技巧需要明确的进入点,所以一般用于线性呈现(如:传统的课堂教育),在非线性探究式学习情景里(如:自由游戏模式)并不同样奏效。

  先行组织者有两种:说明式和比较式。它是根据已知信息理解新信息的一种教学技巧,该技巧的有效性向来很难确认,但它看来确有不少好处。先行组织者原则在以导入开始并以线性顺序呈现信息的学习情境中使用。如果听众略知或者布置与所教信息相类似的东西,那么说明式先行组织者就很有用;如果呈现新信息,则采用比较比较式先行组织者原则。

3、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

学习兴趣大体上可以分为直接学习兴趣与间接学习兴趣两种。前者是由所学材料或学习活动──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起的。后者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引起的。间接学习兴趣具有明显的自觉性。当一个人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或与自己的关系时,学习兴趣就随之产生。例如,为了集体的利益,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或任务,因而支配自己去坚持学习。或者为了得到父母、教师的赞赏,同学、朋友的尊重,在考试中得到好分数,在竞赛中取得胜利等等,也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4、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支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说明了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乐意学什么,学习努力的程度。或者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定向和维持学习行为的心理过程。

  学习动机的作用主要有:

(1).学习动机能够激发起适当的学习行为。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自觉主动地进行各种学习活动。

 (2).学习动机能够为学习行为定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各种学习活动,使学习活动指向特定的学习目标。

 (3).学习动机能够维持学习行为。学习动机促使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达到之前保持学习活动的强度,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学习动机的水平越高,学生的努力程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

5.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在布鲁纳1956年提出“认知策咯”以后出现的。但时至今日,学习策略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总的来说,有以下五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梅耶(Mager)提出来的,他认为学习策略是“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是“学习者有目的的影响自我信息加工的活动”。

第二种观点是杜菲(Duffy) 提出来的,他认为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第三种观点是凯尔提出来的,他认为学习策略是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学习条件。

第四种观点是认为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

第五种观点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对学习的调控方式。

分析上面的定义我们发现,学习策略是活动、规则、过程、方法或技能、调控方式,基于此,本文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在元认知系统的监控下,根据特定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及主客观条伴的变化,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调控整个学习活动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既是内隐的规划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和步骤。

6、 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加涅认为概念学习是学习运用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

  教育心理学中“概念学习”:就是要理解某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概念形成:学习者可以对同类事物的各种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它们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从而发现这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概念同化:学习者也可以利用原有概念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7.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8. 人的发展:主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蕴含的潜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解放并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这是一种包含着量和质、内容和结构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以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

9. 价值观 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

  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个人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是不易改变的。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由于人员的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这种价值冲突的结果,总的趋势是前者逐步让位于后者。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社会改革的前提,又是社会改革的必然结果。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七、《齐齐哈尔市中小学提高教育质量行动计划》 

 

 

 

《齐齐哈尔市行动计划》

(一)扎实开展立德树人行动

 

1、明确育人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把德育工作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要务。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遵循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突出德育工作的熏陶力、感染力、教育力。

2、丰富德育工作内涵。在中小学深入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注重体验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探索德育工作有效途径。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统一。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法,选择宜于学生接受的载体和方式,挖掘各种资源,开展特色教育活动,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4、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利用德育基地及学校内部的活动场所、设施,组织学生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加强规章制度、教师队伍、活动阵地、网络建设,开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构建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能力,建立书香校园,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构建文明、健康、平安、人文、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扎实开展课程改革行动

5、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落实国家、地方、校本课程计划,注重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将职业教育内容引入到初中教育教学中,在初中学校开设职业指导课。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细化教研常规指导。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以学科为单位,制定普通中小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使教学秩序更加规范;制定普通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不同学段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开展“教材研究”主题活动,及时解决一线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加强初、高中复习教学的研究指导。强化学科教研,注重薄弱学科建设,初中阶段,加强史地生等学科教学指导,解决好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小学阶段,开展数学、语文分科教学实验,逐步扩大实验范围。

7、创新教研活动方式。利用齐齐哈尔教研网,推广小学数学BBS论坛经验,逐步开通普通中小学所有学科网上教研论坛,实行网上互动式教研。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年,即:教研员确立一所基点校,做一次专题讲座或报告;组织一次案例式活动;推广一项教学经验或研究成果;开展一次网上教研活动。建立教研员工作多元评价制度,提高研培质量。以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部为试点,将高考成绩与教研员年终业务考核挂钩,逐步建立各级各类教研工作考核新办法。

8、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在中小学选择7所学校,开展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中小学科学探索学习研究》项目实验;选择21所学校开展国家教育部《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建立国家教育部《友善用脑》课题研究基地。扶持指导我市三项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即《齐齐哈尔市一中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素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背景下探索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的行动研究》。鼓励、扶持教师针对教学中生成的细、小、实问题开展研究。及时宣传、推广优秀成果。

9、加快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坚持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深化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的招生方式和将全市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全部配额到校的招生制度。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学业和综合素质评定办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扎实开展人才强教行动

13、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度。保证中小学校教学需求,按编配齐配好中小学教师。规范教师招聘录用工作,积极探索优秀教师引进机制。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严把“入口关”。强化教师考核工作,完善内部分配机制,进一步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激发和保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逐步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14、深化校长培训工作。采取校本研修、校际交流、集中培训、学习考察、远程培训、委托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开展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开展“百名专家型校长”评选活动,在全市树立一批管理理念先进、业务素质较高的专家型、学者型校长。

15、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开展“百千万”活动。“百名校长进课堂”,引导校长更加深入、关注课堂,切实提高校长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能力。“千名骨干教师传帮带”,骨干教师承担青年教师的帮带任务,与青年教师结对子,使教师间的学习日常化、具体化。从骨干教师中评选“百名学科教学名师”,组建我市学科教学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指导研究工作。“万名教师岗位大练兵”,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专业能力。在农村教师培养上,采取“订单式培训”、“送教下乡”、“农村教师进名校”等项措施,达到对口支援、双向提高的目的。

16、开展校本研修示范校创建活动。落实《齐齐哈尔市中小学校本研修示范校考核评选方案》的要求,建立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每年的11月为校本研修成果汇报展示月,以县区、学校为单位,开展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展示活动。全市召开校本研修总结表彰会,推广先进经验。

17、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市、县(区)、校三级班主任培养培训机制。形式上采用集中学习讨论、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实地考察和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内容上注重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常规管理、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相关法律法规等,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开展“百名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提高班主任队伍建设水平。

18、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贯彻《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意见》,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以市“十大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为引领,开展“百名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广大教职工献身于教育事业。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师测试音乐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业务考试测试复习题,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师公开招聘测试题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和综合的部分资…
    中学音乐教师业务考试试题专业基础知…
    音乐学科(初高中)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
    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招聘体育教师考试试卷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复习提纲
    记《我爱家乡的山和水》一课教学
    <新课程小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复习…
    校长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小学 音乐教师公开招聘测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题
    教育学小抄版(含答案)
    天心区小学教师招聘语文试题(部分)
    哈尔滨市音乐教师测试题
    学钢琴什么叫“错误顽固症”?怎样克…
    初学者选用哪些钢琴教材作为入门比较…
    实施科学有效策略,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招聘小学数学教师考试参考样题
    美术知识及课标测试题
    课堂教学小课题行动研究计划表
    年组 学科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计划
    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课标专业知识…
    课标专业知识试卷
    数学问题汇集
    师德“十要十不要”
    我的听课情结
    课堂教学督评报告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我的课堂在“现代”与“传统”中游走
    音乐教师专业测试
    记集体备课改革的一次尝试
    《品德与生活》课程给我的启示
    记新学期听课感受
    和教师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之路
    你的相貌该由谁负责
    记新学期听课感受
    记新学期听课收获
    下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学校工作计划
    音乐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研究学生学习需要 增长课堂实践智慧
    云南招聘小学语文教师考试参考样题
    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教育体制发展
    大讨论活动阶段实施情况
    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
    小学音乐教师公开招聘测试题
    芙蓉区音乐考试试题
    小学音乐教师公开招聘测试题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中学音乐教学法试题三及答案
    浙江省中学音乐教学法试题
    中、小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 小学品德与…
    中学音乐教学法多选题
    高中学音乐教学法试题及答案
    中学音乐教学法试题
    小学音乐教学法试题
    中学 音乐教学法试题
    铃木音乐教学法
    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参考样题
    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
    中小学音乐教师如何说课
    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网:小学音乐教…
    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中学音乐教学法试题
    中学音乐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招聘小学英语教师考试参考样题
    招聘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参考样题
    招聘小学美术教师考试参考样题
    招聘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考试参考样题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内容
    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试题(数学)
    小学英语教师招聘试题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
    小学英语招聘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考试试题2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考试练习题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知识能力考试题与答…
    小学英语教师业务考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测试卷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题
    小学音乐教师公开招聘测试题
    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技术试题及答案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